运用生活化策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2-03-02 16:07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情境

费 敏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甘肃 兰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学习积极性更为高涨,乐于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笔者结合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现状,提出具体有效的小学生活化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完善小学数学教育。

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将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来,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枯燥与乏味的认知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现能力、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引入生活元素,实现教学生活化,以期通过这一方式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但在现实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刻意地追求生活原型,力求让学生看到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但实际上通过联系生活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对生活元素进行一定的“改装”,让其与数学知识达到高度凝练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会创设生活情境,但教学内容究竟是否需要情境的创设?而且生活情境的创设是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合?教师面面俱到创设的生活情境可能会造成学生被表面丰富多彩、热闹的现象所吸引,而忽略了对数学知识的探求与创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被生活化,而需要看它是否适合。有教师将创设数学生活化情境成了形式化,未能体现这一知识是否真正为学生所用,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有的教师在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时,思路比较狭窄,导致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生活化不够深刻。也有教师将生活化的元素引入课堂中,仅仅是用口头描述或者简单的图片呈现,使学生难以调动学习主动性,兴趣也得不到激发。

二、打造有效数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能力,引入现代教学理念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科学、合理地将生活化元素引入课堂中,提前对生活素材进行选取。而生活素材的选择,需要与学生的认知相符,同时要恰当且有效。例如,教学两步计算法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买东西这一过程的应用来让学生了解数学内容。这一方式用多了,学生也就不感兴趣了。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并对其进行改编。数学课堂中,在教师的精心选取和处理下,使其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佳素材。教师的教学形式提倡的是多元形式,单一的图片、口述等方法,缺乏趣味性、新颖性,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也调动不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通过将生活化的素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来创设一些小活动、角色扮演、小游戏等,引领学生在生活化的实例中,不断进行模拟训练,同时发挥教学的情境作用,对一些道具和情境都要做到合理地准备与设置,从而激活学生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实现自主学习。

(二)明确角色,激发学习自主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模式下,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基本认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探索能力,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联想自己购物的实际情境,同时也要设立购物超市,创设一个真实情境,并提出超市里打八折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动自身思维进行分析与探究,最终学会百分数应用题的计算。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引领学生通过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操作来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观察、自我分析与自我创新。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也逐渐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检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生活元素设置多种多样的练习,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研,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等做精准制定,与其他教师共同进行交流、研讨,选择最合适的生活教学素材,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从集思广益中不断获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