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2022-03-02 16:07徐红才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信息技术语文

徐红才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红城镇徐家磨小学,甘肃 永登)

在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现代教学工具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是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工作。本文从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出发,探究、总结实践策略,即在课前预习中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指导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阅读能力,在课后评价中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优化。

当前,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探究实践策略。

一、在课前预习中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可以获得充足的自主学习机会,而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前预习环节,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微课、慕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主题鲜明、短小精悍、应用灵活等特点,在预习阶段十分适用。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学生设计明确的预习任务,指导自学过程,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的预习指导中,教师录制了介绍小兴安岭四季美景的短视频,吸引学生在观看视频后阅读文章,感受文字表达的妙处;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结构,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描述小兴安岭的不同景色,为课堂阅读打下基础。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效利用微课资源,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调动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课堂指导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动力的主要方式,所以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良好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由此可见,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对学习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然后总结出一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并对传统的教学课堂进行适当的转变,打造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选取恰当的阅读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根据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文章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展开阅读,这样既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又可以为学生的独立阅读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材中的资源,指导学生掌握精读、泛读、比较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研究性阅读等方法,并结合文章进行训练。例如,在《观潮》一课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呈现学生的阅读过程,并点拨文本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进行思考和理解。在这样的课堂文本阅读中,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发现阅读重点,学习阅读方法,并消化、吸收、转化、输出知识,积累阅读经验,提升文本阅读效果。

三、在课后评价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各个学科的广泛应用,大数据分析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创新思路。相较于传统教学实践主要依靠主观经验推进,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大数据分析能够反馈学习状况,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对大数据的认识和利用,为教学改进提供条件。

在课后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形成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教与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教学改进方案。例如,在《爬山虎的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平台给出的资源,对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次数、学生提问的次数与教学成绩成正相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教学问题进行优化和创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前、课堂、课后引导学生学习,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做好课前预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