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的初中作业优化设计与评价探究

2022-03-02 20:44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乐东中学
新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双减趣味性布置

◎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乐东中学 卢 燕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延伸和重要补充, 可以巩固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并将学科基础知识延伸到生活场域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一直以来作业的育人功能一直不受重视,教师陈旧的理念和不规范的作业布置让作业成师生共同的负担,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教师批改更是头疼。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中小学作业布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作业形式单一机械。随着几次课改,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我们研究各种教法、学法尝试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却很少去真正思考过作业如何布置。长期以来我们的作业布置形式单一枯燥,以书面作业居多,作业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少关注学生听、说、读、写技能训练。这样的作业设计缺乏趣味性和有效性,学生很难通过作业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这些都是学生最缺也是目前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2.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目前作业布置缺乏个性化和层次化设计,“一刀切”做法比较普遍。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研究和对作业进行顶层设计,导致成绩好的学生感觉作业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学困生又觉得作业太难,望而生畏。学生对作业失去了兴趣,而作业也失去了它的育人功能。

3.作业布置盲目随意。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的量和质上都比较“随意”,公开课上经常听到教师叫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预习什么、怎么预习却不作具体要求;也有老师经常将课后练习或是同步练习当成作业布置给学生,对学生手边的这些资料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这些练习都有着统一的标准答案,有些学生直接将答案抄到作业本上,老师批改也省心省时,师生皆大欢喜。另外,基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热衷于刷题,追求“做题做到熟练”,所以常布置大量的作业,加重了学生负担。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不但耗时耗力,而且也在逐步消磨学生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4.作业评价关注结果。作业的评价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传统作业倾向于从对与错、完成时间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本无法顾及到完成作业的全过程,忽视全面科学的评价及其激励教育功能。另外,传统的作业评价常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结果,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之间的真实情感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二、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和团队成员决定开展关于作业设计的研究,从作业质量、作业数量、作业评价、作业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真正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减负增效,让“双减”落地有声。以下是课题组的一些收效显著的设计尝试。

1.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意识。长期以来,作业一直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的一部分但却未受到该有的重视,老师们也没有养成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意识。2020年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以及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其中提出了十项举措,涵盖了作业的方方面面。这无疑为一线老师进行作业管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但同时这也是对老师的巨大挑战,老师们要从观念上发生改变,树立正确的理念,把作业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重新考量,改变以往作业设计与布置盲目随意的状况,基于学段特征、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学生能力和育人环境等作出统筹思考,教研组、备课组甚至要跨学科进行作业编制研究,精选、改编、创编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

2.紧扣教学目标,丰富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把作业看做是巩固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布置作业追求“练得越多越熟练”,常忽略它的趣味性。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笔者认为只有提高了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才能实现课标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追求,笔者进行了多样性的尝试,试图走出单一机械的重复练习作业,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了解作业的价值和意义,并从内心产生一种需求,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例如,在教学新课标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2“This is my sister”时,基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能用目标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笔者的作业设计如下:

作业一:制作一个家谱family tree,介绍你的家庭成员。

这属于跨学科作业,作业设计紧扣教学目标,趣味性强又能复习所学单词和句型。学生设计自己的family tree帮助别人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作业二:拍一个用英语介绍你的家庭成员的小视频。参考句型:This /That is my…,These/ Those are my…,He/she is my…,They are my….录制要求:语音语调清晰流畅,声音响亮,表情自然大方。

该作业设计立足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目标,将课本知识运用“生活化”,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信心,激发学生热爱、关心家人的情感。

作业三:以My family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内容包括:介绍家庭成员的年龄、职业、爱好……可以适当发挥。要求:语言正确,表达流畅,书写美观,词数不少于60。

这属于写作训练。写作是一种最高级的交际技能。通过写作可以巩固、深化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本课的作业从画、说、写三方面体现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学生可以任选两个自己认为比较有趣的又有能力完成的作业自主完成。每一种设计都紧扣教学目标,学生在其中都能轻松愉快地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3.尊重个体差异,体现作业的个性化和层次化。本着“遵循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原则,我们对学生和作业进行分层管理,我们将学生分成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不同的等级,当然分层时要注意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鼓励学生准确定位自己、挑战自我、追求自我提升。在作业问题上,我们划分作业梯度,设计层次不同的弹性作业,包括基础性作业(ABC三类学生必做)、提高性作业(AB类学生必做,C类学生选做)和拓展性作业(A类学生必做,B类学生选做)三种,这样每个等级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作业,每一个孩子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4.考虑作业时长,优化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经常会听到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作业太多,要熬夜到11点多或是12点才能把作业写完,考试之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不但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第二天的听课效果,而且违背了中央关于五项管理规定中的睡眠管理和作业管理。基于此,笔者认为只有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才能杜绝这样的事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例如,新目标英语每单元B部分都有一篇文章,教材这样的安排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以读促写的能力。为了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巩固,有些教师在课后布置作业时,经常让学生回家背诵课文或是默写课文,以达到强化巩固的效果。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阅读技巧或是写作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因此笔者认为布置思维导图式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把文章复述出来,或者让学生将文本材料进行缩写,既能巩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篇章结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又增强了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注重创新发展,拓展作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传统的课外作业形式单一,大部分是抄生词、记短语、读对话、背课文等。这样的作业缺乏针对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笔者认为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需求。在课外作业中,除了基础型的练习,更需要开放性和创造性的作业设计,开放性作业能让学生运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资料的整合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多种形式的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流畅性。例如,在教学新课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基于此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愿意去实践,笔者布置了一份实践性作业,即制作一份水果奶昔(口味任选)或是做一道美食献给父母,之后请用英语描述制作食物的过程,并用视频或是图文的方式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形式,学生乐于参与,勤于动手。通过对制作过程的介绍,从而习得语言,达到“在做中学”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增长其生活常识,并学会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感恩他人。

三、关于作业评价

作业在于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内容,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这样才会使作业布置更有效。教师可以在每一次的作业批改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也能通过批改查缺补漏,解决问题。但是作业时间、形式都发生变革的同时,作业的评价也将随之改变。传统的唯分数论也将被多元化评价所代替。教师可以通过多元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1.普通书写作业,教师不仅评价正确率,还要评价书写、用时等,也可以用“A、B、C”等级加评语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评语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激励性评语如“well done,your handwriting is wonderful”等;劝诫性评语如“if you can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handwriting,you can get more points.(如果你能够注意你的书写那么你的得分会更高)”,直示性评语如“what are you wanted to do?(注意题目要求你做什么?)”;启发性评语如“Do you get all the points?(你的要点齐全了吗?)”等。精准的评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2.实践体验性作业,学生通过演讲、表演课本剧、展示实践成果等方式汇报,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可以对表演和汇报给予即时的评价和建议,这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体现作业的趣味性,又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教师可以根据作业不同的类型或功能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如粗批、精批、面批、师生共批、学生自批和学生互批,让作业评价更多样、灵活和有趣。

猜你喜欢
双减趣味性布置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