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

2022-03-02 20:44海南省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冯义夫
新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新能源课程体系

◎ 海南省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冯义夫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交通领域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全球汽车市场当前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得益于各国政府强力推动和产业界不断努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良好发展趋势,成为稳定汽车消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近些年全国各中职院校纷纷开设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校开设新专业必须持谨慎和负责任的态度,唯有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和论证,制定出符合市场对于人才规格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付诸实施,如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有可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笔者以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阐述该校在制定与实施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做法、心得、感悟以及反思。

一、方案制定

1.市场调研。我校于2018年就开始筹建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众所周知,创建一个新专业初期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为此,该专业筹备组多次深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一线实地考察,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当前发展状态和趋势,掌握新能源汽车企业岗位需求状况等第一手重要资料。我们主要面向三种类型的单位作了市场调研。一是面向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从中了解到海南新能源汽车行业近期发展规划、海南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维修企业现状等;二是面向新能源汽车销售与售后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着重了解他们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三是面向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中高职院校,通过座谈交流从中获取他们开办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和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有益经验。

2.岗位分析。我们将调研的重点放在上述第二类单位,即新能源汽车销售与售后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为此前往海南奥创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儋州源兴汽车销售贸易有限公司、儋州文旅公交巴士服务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单位深入调研,获取了企业最真实的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据此进行岗位分析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构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3.培养定位。培养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职业教育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宗旨,我们在市场调研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及学校所在城市儋州市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特点,形成如下人才培养定位:面向海南儋州及周边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科学人文素质、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掌握一定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维护保养及维修的实践技能,能胜任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员、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管理员、新能源汽车维修质检员以及充电桩安装与维护员等岗位的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4.课程体系。毋庸置疑,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践课)三种类型的课程组成。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层次即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综合素质、专业课程需要(公共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等因素,确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公共课程。通过岗位分析确定专业课程,核心岗位对应核心专业课程,一般岗位对应一般专业课程,据此确定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有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检修、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一般专业课程有汽车电子控制原理与技术运用、汽车空调检修、混合动力汽车检修等;专业拓展课程有新能源汽车保险、焊工技术实训、汽车营销、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社会实践课程有素质教育课、军训、专业认知与入学教育、实习前教育、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专业基础课要为专业课程服务,由此确定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有汽车文化及赏析、电工基础、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等。

5.方案形成。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规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合理安排学时、强化实践环节、严格毕业要求等方面内容,最终形成具备科学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方案实施

方案初稿形成后,我们组织召开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聘请了众多来自海南和儋州本地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以及海南有开办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职业院校的资深教师,对我校设置的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讨论交流。会上,专家们重点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汇总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初稿进行了具体修改,最终形成我校第一版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最先应用到我校2019级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方案实施两年以来,专业教师反映课程的设置比较合理,学生反映课程的学习难易度比较适中,各专业课的考试成绩还比较理想。然而,这只是校内教学的检验,最关键的环节即企业实践还未完成,有待今后学生到企业实习后由企业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作出评价。

三、方案修订

目前,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的需求较低。因此,为了解决当前就业难和未来技术更新迭代之间的矛盾,中职院校需要在传统燃油汽车课程和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比重上做好权衡。我们在第二版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了传统燃油汽车的课程,以解决当前就业难的困境。此外,鉴于燃料电池技术是否能成为未来清洁能源汽车的终极方向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所以方案中只是将有关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课程列为选修课,而非核心专业课程。第二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成后,在我校2020级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实施。

四、感悟与反思

2018年,我们成功申报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这一省级课题。课题研究三年多以来,除了人才培养方案这一重要成果以外,企业调研报告、论文发表等成果既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水平,又为其他兄弟院校开设该类专业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该课题研究尽管取得了预期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局限与困惑。

困惑一: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已应用于我校2019级和2020级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上,但实施的时间尚短,2019级的学生也才进入企业实习,因此还无法验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和人才培养的效果。

困惑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路线以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为主,据此我们的核心课程就建立在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电”的基础之上。但是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目前众多企业对于从事纯电动汽车检修的人才需求较低,可以预见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将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因此,为了拓宽近几届学生的就业门路,那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传统燃油汽车相关课程的门数与课时,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平衡当前就业难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一大难题。

困惑三: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思路上,不管是以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专业教师为主还是以电工电子类的专业教师为主来培养建设都各有利弊,难以取舍。

针对以上种种困惑,课题组成员深有感触。我们认为,课题结题仅仅是课题研究的一个开端或者说是完成了一个很小的阶段,还远未达到结束研究的阶段。今后,课题组还需继续深入研究,力争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新能源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