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商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2022-03-03 08:52陈海英
关键词:情商课文同学

陈海英

(漳平市实验小学 福建龙岩 364400)

一、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情商之花绽放的源泉

孩子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与老师们相处在一起,不论课内还是课外。老师首先要与孩子们平等相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这可能是我们老师能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能否在教育上取得一定成绩的重要原因。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如果老师永远有一颗童心,永远保持与孩子一样的心态,捕捉并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似乎不是学生,而是伙伴、朋友;老师似乎不是老师,而是头头,是大朋友;这样孩子就乐于与老师相伴相随了,不知不觉中知识的教学就融汇在丰富的娱乐中了。课堂上如果老师总把头抬得高高的,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与学生持有距离,不论老师怎么组织课堂,勉强地矜持,口干舌燥地面面俱到,孩子们的表现,学到的东西总不能如愿以偿,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老师如果能放下身架,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学习中,把情感教育寓于其中,开发他们的情商,在关键时刻、关键处加以点拨,效果会极佳。

中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如此,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耍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他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低年级识字时,把能拆为两个部件的汉字全部拆开,写在漂亮的卡纸上,还把卡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或有趣、或可爱、或呆萌……然后把生字的部件贴在黑板上,和孩子们一起找。孩子们看到这些富有童趣的小纸片,纷纷积极参与。找到后再让孩子把这个字的读音大声读给大家听。猜谜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玩的一种游戏。上课时我把一些生字编成有趣的谜语让孩子们猜,孩子们在边想边猜中把生字记得又快又牢,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编能力,经常一下课,孩子们就围着我,让我猜他们自己编的谜语。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因此,我还会和孩子们一起学编顺口溜,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自己也编出了许多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如:舌甘甜,木羊样,关耳郑,鱼羊鲜……下课时,我常常听到孩子们边做游戏边背课堂上我们一起编的顺口溜。这种老师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学的方法,不但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化为有趣,还大大激起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提高了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又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中的“听故事,讲故事”这一环节时,我走到上台讲故事同学的位置上坐下,并对孩子们说:“我现在也是你们中的一员,我就坐在这听这位同学讲故事。”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个个都喜笑颜开,同时也缓解了那个上台讲故事孩子的紧张情绪。平常比较腼腆的孩子看到这回老师只是坐在下面当听众,也纷纷举手想上台讲故事。你瞧,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正是情商之花绽放的源泉吗?

二、教师情商的高低是情商之花绽放的保证

语文教师情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高情商的语文教师能创造性地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能有效地传递认知信息和交流情感信息,而且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展示,语文教师的情商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我们在课堂上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孩子,如有的学生生性腼腆,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如蚊子叫,有的胆小怕事,上课从不敢举手,还有的即使你点到他了,他站起来后也是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对于这样的情况,情商高的语文老师会对症下药,且药到病除。对回答问题小声的孩子,老师会说:“孩子,你的回答完全正确,要是声音能大一些,就非常好。老师相信你能行,来,把你的答案再说一次。”第二次这孩子的声音果真响亮起来了。对胆小怕事的孩子,老师会先找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孩子回答完后,老师会对他说:“你看,你回答得多好呀,同学们,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接着老师又说:“孩子,老师多希望能常常看到你高高举起的小手。”对那种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孩子,那就得抓准时机,下猛药才能达到效果。总之一句话,这些孩子经过老师这样一次次的激励,他们会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而同样的情况,低情商的老师可能会这样说;“坐下,坐下,声音这么小,谁听得到,以后老师不请你回答了。”抑或是说:“怎么回事?一句话也不会说吗?烦死人。”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这些腼腆的孩子将会越来越不敢发言,越来越自卑。再如课堂上有些平时表现好的孩子突然坐不住了。情商高的老师是这样想的:咦,怎么回事?是我的教学设计有问题吗?还是我今天的状态不好,影响了孩子们?更有高情商的老师会这样说:“咦,奇怪,今天你的屁股长刺啦?”一句有艺术的话把孩子们都逗笑了,孩子们也在笑声中受到了教育。而情商低的老师就会粗暴地批评孩子:你怎么不听课,到底怎么回事?站起来……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对这两种不同的做法我们非常清楚后果。情商高的老师能让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也能不断地反省自己,还能寓教于乐,从而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听过两位老师上指导朗读这一环节的不同处理方法,效果也完全不一样。一位老师是这样指导的,老师先范读一遍,再讲解哪些词读重些,哪些词读轻些,哪个地方读快点,哪个地方读慢点,也说明了这样读的原因。接着让孩子们练读,然后请孩子起来展示读。每个孩子读完,老师总说这读不够那读不好,极少有夸奖的语言,结果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小,指导朗读的效果收效甚微。而另一位老师前面的教学方法几乎是一样的,老师先范读一遍,再讲解哪些词读重些,哪些词读轻些,哪个地方读快点,哪个地方读慢点,同样也说明了这样读的原因,接着让孩子们练读,然后请孩子起来展示读。可这位老师只要听到孩子哪个地方读得略微好些,他马上就竖起大拇指夸他。就这样,边指名读边夸,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激发了,朗读激情出现了,老师想要的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可见,在高情商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学习效果会越来越好。若有这样的老师,何愁孩子不爱上语文,不爱上学习呢?

三、适应时代要求,挖掘教材,是情商之花绽放的升华

1.让情商不再是简单的“情商”

当今,政府提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环境整治。为响应这一重大号召,我们周边现在也正如火如荼进行污水治理、拆除猪圈……可见党和政府是下了大力气。那么我们老师的任务之一就要对孩子们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方面的教育。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在公共场所也有类似“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宣传标语,有垃圾箱,有警示牌等,可人们却总视而不见。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时,课前我先抓拍了一些与上面这些内容有关的不良现象及躬身捡垃圾的环卫工人工作的真实DV,学完课文后我先让孩子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接着出示事先准备好的DV让孩子们看,最后再让孩子们说说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样,就把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而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爱护环境的效果。教学六年级的《只有一个地球》时,学完课文后让孩子们交流: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们一定很有感想吧,你们想对地球母亲、对人类说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课堂马上沸腾起来了,大家纷纷畅所欲言,交流的内容大多来自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经历。纵观下来,这时的情商在生活中就不再是简单的“情商”了。

2.让情商成为内在动力

程颢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现在是“诚信”当头的社会,我们是老师,有立孩子们诚信之“志”之责。横纵分析,有些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总会想方设法诱惑他人,取得他人的信任。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的我,在教学《我不能失信》时,从“信”字入手,让孩子明白宋庆龄是个守信的孩子。再反过来问,如果宋庆龄失信了会怎样,让学生畅所欲言,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否有失信或守信的经历。让学生从交流中知道守信的重要,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并应用于生活实际,从小培养“人人信我,我信人人”的意识,长大后这将成为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内在动力。

3.让情商之花绽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既然孩子们爱玩,为什么不让他们好好玩呢?玩不但可以益智,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让孩子在玩中绽放情商之花。《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法国科学家郎之万鼓励孩子从小要爱动手、勤动手;列文虎克在“玩”中发明了放大镜,继而又发明了显微镜,最后竟发现了微生物;居里夫人在“玩”中发现了“镭元素”……一个个生动的事例都在鼓励孩子们积极玩、大胆玩,在玩中会有发现、会有发明、会有创新。特别是六年级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目的就是要孩子们明白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大胆追根求源,敢于面对问题,不断地解决它,才能发现真理。敢于面对生活,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多方面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就会有所得,就会有所创造,就会取得成功。

四、语文课堂的延伸是情商之花绽放的延续

学之于书用之于生活,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该在生活中延伸,这样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如教学完《吃水不挖井人》这篇课文后,孩子们懂得了做人要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点,课后我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对父母说几句感谢的话或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事后,我碰到家长对我说:“老师,我家孩子变了,变得懂事了,懂得感谢我了。”还有的说:“老师,我家孩子长大了,会帮我做家务了。”听到这些,我倍感欣慰。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课堂教学是人文性的体现,而课外延伸就是工具性的体现,工具性的一面就是应用。我在教《搭石》这篇课文时,文中有这么两句话,“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开始话题: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就拿每周的“四项评比”来说,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前的最后一项议程是颁布上周的流动红旗,如果我们班常常能领到流动红旗,里别的班级的同学都会为之倾慕不已,反之,会在不经意间触伤情怀,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连续拿不到流动红旗的班级,可能会被别班的同学当话柄子,会说:××班级的同学怎么不好,怎么乱,润物细无声般的就造成班风不良,学风不正,甚至各项工作连老师也蒙受一层灰。班上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努力了就是得不到,久而久之,孩子心里觉得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这“搭石”“搭”与“不搭”又有何妨?心理的情绪就来了——随它的便吧,反正都拿不到。内心的厌烦、无所谓、听之任之等不良情绪如影随形,最后可能影响了一代人,甚至更多。

再有,《为人民服务》一文教完后,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当今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事例。当有一位孩子说“看到有人摔倒要过去把他扶起来”时,另一位孩子马上接话题说:“你就不怕被碰瓷?”这时班级肯定少不了一阵躁动。两位孩子的情商都很值得肯定,我先肯定前一位孩子,“现在的社会就是需要你这样‘哪里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的活雷锋,你的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经典再现,老师为你点赞!”话锋一转,“另一位同学也很优秀,能结合当代信息技术(抖音、微视频等)观察社会现象,老师也为你点赞!”“但是,同学们,你们都来说该不该去帮助他人?”当然这是高年级的一篇文章,孩子们大都选择了前一位同学的做法,也有选择后一位同学的,这时抓住机会再说理,生活中谨言慎行,这就让孩子们的情商之花在生活中得以延续、绽放开了。

根据小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对新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个人观点的现实特点,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商,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只要教师有心,充分挖掘教材,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相信学生的情商能不断地得到培养和提升。

猜你喜欢
情商课文同学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低情商的6个原因
背课文的小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背课文
二则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