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学科竞赛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2-03-04 21:20雷晶晶
科技风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培养方式第二课堂

关键词:学科竞赛;第二课堂;培养方式

激发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要求。在校大学生发表学科竞赛是对其自身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全面提高的一种有力途径,学生在完成竞赛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能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学科内各课程的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因此,通过学科竞赛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的方式,得到了国内许多高校的关注。

1学科竞赛简介

1.1基本要求

本校的学科竞赛每学年组织一次,主办部门为教务处,参赛者针对所有在校生,参赛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指导教师。参赛者与指导教师商定与本专业相关的选题,题目自拟。作品要求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格式规范、创意新颖,能够对学科基础理论或前沿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与分析。现实意义突出,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1.2竞赛目的与流程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不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无法有效提升,这也是当下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遇到的显著问题。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学科竞赛的主办目的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培养,且培养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多角度出发,促进学科竞赛的开展,近年我校多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学校对立项团队给予场地和经费支持,同时要求立项团队中必须有在校生参与,学生在项目执行中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我校的市级与校级产学研项目,明确规定学生参加人数的下限,大力促进产教融合,探索个性化培养模式。

学科竞赛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宣传动员阶段、作品撰写阶段、作品评选阶段和大赛表彰阶段。具体的竞赛流程如下图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45%的受访者认为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8%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为了有助于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只有6%学生为了获取奖学金加分,24%的受访者认为参加学科竞赛有助于将来就业。可见,在学生中参加学科竞赛竞赛已经是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历年来,我校学生对参加学科竞赛主动性强,在各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探索学科竞赛对我校学生的影响,笔者在我校各大学生社团中投放问卷100份,总结学生的参赛目的如下表所示。

1.3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关联性

首先,学科竞赛的主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部分,二是创新部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学生参赛的全程需要深入地分析创意背景,查找创意资料,灵活的处理专业知识,找出作品与已有事物的不同点,这是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其次,学科竞赛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应用到各种基本技能,比如软件和工具的使用,零件的加工,程序的编写,可以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生成创新技能。最后,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强于教师,但缺乏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学科竞赛,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互补,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

2大赛的促进意义

2.1大赛对理论教学的促进

对我校参赛学生而言,其参赛作品主要源于实际应用问题和试验研究,涉及的专业方向包括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财经、体育、外文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教师以学科竞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辅导,运用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多媒体网络技术、实验操作等,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启发。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途径之一,通过参加大赛,学生对专业知识更加深入了解,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学风建设。通过学科竞赛可以大大提高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敏锐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对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2.2大赛对实践教学的促进

对于一些传统课程的实践考核,一般是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并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即可。而学科竞赛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形成“多层次、多模块、校企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科竞赛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研活动,它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定的竞赛主题内容,在固定时间段,同学们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或者个人来完成比赛。学生需要通过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把各科专业课知识综合运用才能够完成比赛。学生需要寻找学科竞赛和专业课程的衔接点,并要综合运用专业课知识,比如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嵌入式技术等,以实现创新作品的设计、控制为目标,梳理大学期间所学相关专业知识,选择性运用相关课程。参赛作品一般结合教师的指导后,会形成一个特定的项目背景,涉及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夯实能力,专业知识的检索能力,未知领域的探索能力。

2.3大赛对管理制度的改革

首先,健全院级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摸索并健全院级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完善院级学科竞赛的制度平台,创建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创新型实践教学系。其次,建立基于学科竞赛的学科竞赛选题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多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全国先进成图大赛”“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等学科竞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总结参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从学科竞赛中确定作品选题的工作体系。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过程中产生的创新点、解决的技术问题等以学科竞赛的规范形式整理出来。最后,通过大赛的实施,形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同时初步形成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4大赛对科研创新能力的促进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前沿技术、产品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相对于前沿技术来说,教材上的理论及实践内容较为陈旧,如何实时把握最新动态,向学生传递科技前沿是非常紧迫的教学任务。通过学科竞赛的方式,相关任课教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相关前沿知识、去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这样能使学生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让学生有置身于现代科技行业之感。通过作品说明书的撰写和绘制设计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自信心,激发其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层面,可以通过增加场地建设、设备投入、教师激励等机制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创意;而作为教师层面,则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如:引入课程设计、学年创新设计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科竞赛是教师指导学生自我提升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指导学生的同时,通过同行、评委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教师也将对自己的指导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和完善,从而在过程中锻炼,在过程中成长。

3鼓励竞赛的优化措施

3.1基础层面

首先,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竞赛作品的层次,学院层面应优化学生选拔途径,从班级、社团两个方向积极宣传,鼓励优秀学生参赛;其次,学科竞赛也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比赛,实验室层面应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训场地,比如创客空间或安排专业实验室的课余時间;最后,教师在对学科竞赛辅导的课程方面应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指导学生技术交流和实际操作的经验分享。

3.2管理措施层面

第一,为支持学生参赛,学校层面开设相关选修课程,鼓励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奖励可以抵消相应学分;第二,出台指导教师奖励政策,提升教师指导热情,建立以责、权、利相结合的奖优罚劣制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赛;第三,出台学生发展激励政策,对特别优秀的获奖学生可以给予竞赛奖学金奖励,颁发竞赛标兵证书。

结语

实践表明,参加学科竞赛对在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规范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科竞赛的意义。因此,高校对学科竞赛的组织中,应主动结合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贴切本校学生的知识架构,合理布置竞赛题目,营造竞赛相关基础设施,出台促进政策,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雷晶晶(1990— ),湖北武汉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优化、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培养方式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