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2-03-05 09:11陈秀锋曲大义魏金丽邴其春杨金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工程专业

陈秀锋 曲大义 魏金丽 邴其春 杨金顺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52)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数量越来越多,专业认证也日趋重要,国内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专业认证有助于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中,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产出导向(目标导向)”的教育取向;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比主要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教师讲得精彩),“产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更看重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和综合效果。“以学生中心”教育理念的核心目标是有效评估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因此在设置认证标准中所有的指标项时都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产出和能力达成两个方面。

早在19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在学术界崛起,它强调天赋人性,要求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学习动机和人格特征,特别强调人的内在意识和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性,认为人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自身的存在价值。这些观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奠定了基础。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观念与行动》指出:当今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自此,“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日益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1 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存在问题

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建筑设计入门、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该课程着重探讨对现有道路交通设施,如何科学地采取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各种治理措施来提高其交通效益和交通安全,学会应用系统工程、交通工程学的观点分析现代交通管控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最佳协调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之间的关系,关注交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弱势群体的交通安全,制定高效、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单点、干线、区域管控方案。然而,传统教学中注重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主体,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课题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收信息流,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对知识的追求缺乏积极性,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课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课堂上听课纪律良好,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时也会有积极的反馈,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前缺少预习,课时缺少参与,课后缺乏反馈。这样不仅是拖后教学进度,也对学生整体的学习创造力具有消极作用。

(2)共享资源利用率低。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知道网上的精品课程资源,也鲜有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其主要的原因有:课程组对资源平台建设前期的重视度不够,后期的推广和管理不到位等。

(3)课程评价不够完善。对于工程类专业而言,培养学生熟练应用交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交通工程实际,并依据所学专业知识及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课程已经开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终结性评价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评价的转变,课程评价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目前考核环节往往关注了教学过程评价,却还没有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深、缺乏应用能力。

2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

2.1 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专业教学的主体和执行者,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并共同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课程教学目标是团队存在的基础,决定着课程建设的基调和方向,引导团队成员教学思想和行为。在本校交通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入校考查通过,专业建设步入教学改革深化和课程内涵建设的背景下,课程教学过程中初步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很强的创新型教学团队,课程团队在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多年来专业校企合作基础,努力提高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教师总人数为10人,专任教师8人,企业兼职导师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人,占总数的5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占总数的60%。团队中成员有多年参与本课程教学的经验,基本涵盖了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所需的各个专业领域,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中教学经验丰富。课程教学队伍在年龄、知识结构合理,职称上形成了合理梯队结构。

(2)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专兼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建设机制。并善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能结合校企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2.2 多维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混合式教学本质上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的要从单纯知识传授人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根据课程教学中的现存问题总结及其学科特点分析,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将传统课堂和共享教学资源进行深度融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模式见图1。

图1:多维混合教学模式

课程以超星智慧树作为共享教学资源平台,平台的多种线上功能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教学创新教学结构,扩展传统教学维度,有效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线上教学空间发布课程相关学习资料,包括微课视频录制,课程PPT,教学大纲,案例图片等;线上组建班级及课程学习小组,针对小组进行精细化教学设计,实现课题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线下教学是线上教学成果的强化和补充,积极开展课程重点与难点内容的讨论中,培养和加强学习者的批判思维、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把被动的知识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思考和认知。

2.3 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效果评价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成果评价,其核心是反馈而不是评判,是学习过程的跟踪与教学反哺。本课程评价体系包含5个模块。(1)出勤与课堂表现 10%;(2)课程作业 10%;(3)分组讨论 20%;(4)项目设计10%;(5)教学考试50%。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强化了过程的形成性考核,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 结语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看重学习的实际效果和综合效果,通过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和多维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质量,增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更深入的评价过程教学效果,并能够反馈促进教学过程的改进和提高,有效的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工程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子午工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