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声为矛,化沉默为盾

2022-03-07 06:32康恒毅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条理性实际行动麻木

康恒毅

面对喧嚣纷扰的世界,沉默或许是最好的防御;而当一片死寂再次来临,发声才是打破沉寂的最好方法。以发声为矛,化沉默为盾,是个人乃至国家进步的力量。

以发声为矛,要认清事实的真相,传递正确的声音。黑暗、混乱的民国时期,面对看不到希望的生活,民众逐渐变得麻木,民族意识渐渐隐退而变成得过且过的沉默。面对如此场景,鲁迅先生成了刺破沉默的先行者,他在《呐喊》的序言中写下了著名的“铁屋之辩”,发出了打破死寂麻木的“铁屋”、争取光明之未来的号召,勇于为民族、为国家发出正确的声音。艾德蒙·伯克曾说:“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当错误的言论充斥整个社会,沉默不言就是对其的纵容;敢于发声,传递正确的观点就是对其最好的打击。2020年的春天,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某某药可以防新冠”的谣言满天飞,正是卫健委多次发声辟谣,才避免了因此而导致的混乱。敢于发声,才能带领人们走出错误的沉默。

化沉默为盾,需要在无理诽谤中不与之争,转而用默默的实际行动予以回击。“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林语堂如是说。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一直有污蔑中国的论断,但中国不屑也没有与之展开长篇大论的辩解,而是用默默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我们的蓬勃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沉默相比于无力的诽谤、曲解,是一副坚实的盾牌,不屑回击,却在自己周围树立起坚固的防御。

沉默并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对邪恶的屈服。沉默是不为世事所扰,是一种“不与之争”的人生态度。麻木不是沉默的代言词,沉默展现的是不把精力浪费在无益的争辩上,转而用实际行动给予最有力的反击。

正如《荀子》中所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知也。”沉默与发声各有利弊,哪一方都无法独当一面。在当下,我们要握紧发声的长矛,守住沉默的坚盾,方能挺身屹立于时代潮流之中。

【作者系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二12班学生,指导老师:李琳莉】

点评

“发声”与“沉默”的确是一对矛盾,处理好这一矛盾,就是防卫与进攻的有力武器,是“个人乃至国家进步的力量”。拟题简洁明白,观点明确,充满了思辨色彩。文章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论证,并采用总分结构,体现了较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并且内容充實。引证法的运用尤好,具有打动人心的说服力。

猜你喜欢
条理性实际行动麻木
写文章要有条理
表演
浮生一记
手脚麻木看哪科
无题(2)
大学数学课堂:老师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可是练过的
三“三”两“两”通“航天”
手脚麻木多是疾病征兆
学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