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剪裁 有的放矢

2022-03-07 06:18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论据含义中华文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信,本义为“真心诚意”,由此字可以联想到“信件”“短信”,还可以联想到“真实”“自信”“信仰”等。

由“信”字,还可以联想到以下句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信义著于四海。”——〔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围绕“信”字,你能联想到什么?请围绕你联想到的内容进行写作。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原文在线

(题目未加思索,没有体现作文的主要观点。)

“信”字在新华字典中有多种解释,如诚信、信念、信任、信仰、信心等。其中,信心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品质,文化自信则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品质。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开头先是运用发散思维解释了“信”的多重含义,之后立论自信对于个人与国家的意义,分开来看,都可取。但“解释”与“立论”之间欠缺逻辑关系。)

梁思成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这一道理论据很好地证明了要拥有文化自信,必先了解本国文化。但用在这里不合适。)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放眼望去:从丽江古城到颐和园;从逛花灯、闹元宵到尝月饼、赏明月;从《滕王阁序》到《蜀道难》……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太多的宝藏,当我们去了解它、体会它,我们才会意识到:中华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依旧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我们不必羡慕西洋文化,因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本段缺少分论点。虽然事实论据类别丰富,但稍显杂乱,在列举的过程中也缺少对民族文化丰富深厚、辉煌灿烂、具有时代光芒等特性的阐释,故在论证观点时说服力不强。)

为了借电影《阿凡达》的热度提高影响力,张家界的“南天一柱”被改名为“哈利路亚山”,此举引发强烈的反响。张家界本来就很美,又何需以此来提高人气?虽最后迫于舆论压力,他们放弃了这个计划,但究其原因,还是缺乏文化自信。(此事例是论证文化自信重要性的好例子,然而放在这里,反而使作文的论证思路不清晰。如果用在开头,既可引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又可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李子柒圈粉无数,被《人民日报》、共青团夸赞“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她在视频中展现的从容自信的态度,是对中华民族的自信。我们坚定了文化自信,就能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事实论据只有一个,略显单薄。)

走过魏晋,看名士的潇洒,聆听那些散落在时空中的遥远绝响;细看今朝,感受现代社会的喜与悲,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思考传承的真谛。当下,中华儿女自担当起传承的使命,发乎本心与热爱,兼顾历史之沉淀与时代之新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气象。(本段的论述重点是当下中华儿女要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应该去掉无关因素,详述如何传承。)

经济能使一个民族壮大,军事能使一个民族强大,唯有文化能使一个民族伟大。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更需要夯实文化根基,坚定文化自信。

升格建议

1.应围绕中心论题,分别阐释分论点,逐层论述论点。

2.应对论据进行剪裁,使论述的思路更加顺畅,丢弃冗余、缺乏说服力的论据,代之以新鲜充实、论证力强的论据。

3.提升使用論据的目的性与精准度,合理地安排论据,使之更好地证明论点,为论证服务。

文题中的“信”具有多种含义,可以指具体的信件、短信,也可以指抽象的自信、信仰等。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含义进行写作,也可以将几种含义进行有机的组合。

材料中给出了三句关于“信”的名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信”,意为“真实”;“亲之信之”的“信”,意为“信任”;“信义著于四海”的“信”,意为“信用”。同学们可以对这些“信”的含义进行深入的阐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化蝶之作

腹有文明气自华

◎胡思涵

早年有闻:为借电影《阿凡达》的热度提高影响力,张家界的“南天一柱”被改名为“哈利路亚山”,此举引起强烈的反响。张家界本来就很美,何必借此来提高人气?最后迫于舆论压力,这个计划没有被实施。但为何会做出此举,究其根本还是由于缺乏文化自信。

习近平主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民族之魂,想要民族生生不息,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放眼中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多少宝贵的文化遗产!唐诗宋词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成为中国人的心灵密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弦,感染了多少离人的心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激励着多少有识之士矢志不移地追求理想,激发了多少人的爱国热忱。诸子百家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成为我们的底色,铸就国人的气魄;“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彰显我们的智慧,增强我们的韧性。中华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在今天仍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中华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足够的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并且,我们有众多有识之士在坚持、诠释着文化自信。《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从不同角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与传承,打破了大众对传统文化古板、深奥的刻板印象。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有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作为学生,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梁思成曾说:“一个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多一份了解,就会多一份自信。我们虽然还在准备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但写好汉字,学好语文,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

经济能使一个民族壮大,军事能使一个民族强大,而文化能使一个民族伟大。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更需要夯实文化根基,坚定文化自信。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指导老师:孙倩】

升格总结

升格后的作文,主题显豁,论据充实,论证有章法。

本文开头以一则旧闻引发思考,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此为立论;然后阐释了我们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还有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接着顺势提出,我辈应当多了解自己的文化,以提升文化自信;最后重申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强化主题。

本文读来如行云流水,丰沛充实,语言规范且具有个性。

猜你喜欢
论据含义中华文化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