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对 民办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启示

2022-03-07 11:47林子民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

文章编号:1673-9973(2022)01-0121-05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形成了极为宝贵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这些理念和实践具有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理論学习不深入、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不充足、专业技能学习不及时、融入学生群体不顺畅、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融合等薄弱点。针对这些问题,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实践,将一切工作的初衷紧紧围绕着学生这个群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j.cnki.sxsx.2022.01.023

Enlightenment of “Adhering to the People- centered” Innovative Concept and

Major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N Zi-min

(Jinshan Colleg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During his work in Fujia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formed extremely valuable innovative ideas and major practices. These ideas and practices are forward-looking, pioneering and strategic. Among them,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lack of in-depth theoretical learning, the insufficient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dynamics, the untimely learning of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unsmooth integration into the student group, the unstable tea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nselors, and the non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etween counselor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all work should be closely focused on the group of students,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Key words: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team;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在厦门勾勒了经济特区建设的改革发展蓝图;在宁德提出了摆脱贫困思路与方案;在福州打造了“福州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餐桌污染治理和食品放心工程;重抓生态环境保护等,总体上体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系列采访实录为我们展现了总书记在这一段时期工作的点点滴滴和优良工作风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时至今日对各行各业在履行职能并发挥功效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样宏阔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迈入新征程并承担着新使命。笔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形成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为视角,分析该理念与实践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既包括辅导员队伍,也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这两个群体的职能和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随着国家、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逐渐显现出了存在的薄弱点和发展困境,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值得深思和研究。2022年2月第36卷第1期林子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对民办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启示Feb., 2022Vol.36 , No.1

改革实践2022年2月第36卷第1期林子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对民办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启示Feb., 2022Vol.36 , No.1

改革实践

(一)理论学习不深入

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不够深入的现象。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严峻。首先,这一现象与辅导员所承担的复杂而又琐碎的管理工作有关。辅导员除了要承担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承担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依靠辅导员这一群体来具体完成,因此,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接触比其他教育群体要更加紧密。近年来,虽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学历、素养等得到了提升,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辅导员队伍与之前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思想动态相比,当前更加要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和所持有的“三观”。因此,辅导员队伍原本主要承担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如今职能上出现了异化。辅导员很难在忙碌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再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其次,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并且工作量大,在提升学历、科研平台方面不具有优势。同时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大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存在部分教师理论学习深入困难的现象。

(二)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不充足

互联网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其正面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不良文化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在大学生中的传播速度极快,并且影响范围广泛。大学生因欠缺社会阅历和是非辨认能力,对社会中的某些不良现象会深信不疑,持有负面的心理态度。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极大的挑战。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配比缺口大,无法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随时随地的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依靠教学的过程,上完课后与学生的接触很少,更不能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专业技能学习不及时

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被忽视,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人才输送上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辅导员非思想政治专业比例偏高,很多具有专业背景的辅导员经过几年的辅导员工作后其专业技能下降,之前在本、硕期间所学习的专业失去用武之地。加之很多辅导员自己所学的专业与直接管理的学生的专业不一致,无法给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学习方法和技能。而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缺乏对教学对象的专业的具体了解,导致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背景严重脱离,无法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产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出现抬头率不高的现象。

(四)融入学生群体不顺畅

当前的社交软件很多,给大学生的管理带来了便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和传统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教育相比,利用社交软件接触学生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变少了,对学生的了解也不深入了。通过虚拟空间的交流明显不如师生面对面接触所形成的信任感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融入学生群体出现了一定的障碍。与学生的面对面接触和交流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融入学生群体,得到学生进一步的信任。

(五)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是民办高校的一大特点。民办高校的工作人员虽然工作相对稳定,甚至有些民办高校的工薪待遇很好,但是并非体制内的员工。这种工作性质受到了在我国长期形成的“铁饭碗”固化理念的负面影响。部分辅导员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公务员或者公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是通过考博士提高学历后离职再进入公立高校。

(六)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融合

思想政治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都应当是围绕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展开的,管理与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这两支队伍在发挥各自的功能时表现出了工作中心界限太清的特点。政治辅导员更多的成为管理者角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被弱化或者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多地压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肩上。目前显现出来的问题是工作内容和评价机制完全不一样,没有资源共享、协同合作、合力育人等。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两支队伍融合的组织领导和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推进工作相互兼任,通过一系列的融合提升合力育人的实效[1]。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秉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践。对于学生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践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重要的教育内容,必须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对于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又是在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必须秉持并且落实的重要原则,围绕着学生,一切从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服务好学生群体。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性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发展的具体情况紧密相关。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事项,受到该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内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目前,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育人才的重要宗旨始终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必须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重要标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在管理与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深层次认识并身体力行。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践在教书育人中的必要性

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践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与专业知识的传授相比,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为艰难。笔者认为,教不难,育才难。2021年4月24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上发布了题目为《90后硕士村主任,上任两年沦为阶下囚》的典型案例[3]。叶荣榕,90后的硕士研究生、村委会主任,一个“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才”,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主任本应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践,却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因此,我们应当坚持通过在专业课程中注入思想政治的元素和价值目标,在大学生中培育思想政治意识,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践,以此实现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人才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单纯是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两个群体的任务,也是所有的专业课教师的任务。这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发展需求。

其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践一方面可以促进加强和完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能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正面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育人过程中具有不容小视的作用。高等院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灵魂铸造的地方。“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教育不是单纯教的问题,还有育的问题。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意思是:上面做示范,下面来模仿。“育,养子使作善也”,意思是:培养后代,让他多做好事。笔者认为,教授学生本领容易,育人心灵却很难。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教授本领、育人心灵时自己是否具备“教”与“育”的本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先要强化自身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实践。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成为普遍共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相关改革和探索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现出了紧迫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要保证数量的达标,还要对队伍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一)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其实就是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的困境的基础之上高度重视这一群体,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适用到这一群体,使他们产生职业自豪感、获得感、安全感、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的困境具有可解决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的困境包括师资配备在数量和结构上的不合理、薪酬待遇上的不满足、晋升机会不太多、职能融合上的不协调等方面的困境,容易导致疲惫感和怠倦感。特别是在辅导员群体中体现较为明显。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二条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兼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部分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除了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之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任务。例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基本上需要依靠辅导员来完成。加之目前00后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和特性,加大了日常管理的难度。心理承受能力不高的学生所占比例日益增加,自杀、自残或者出现精神问题的大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这些现象给辅導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加大了辅导员的疲惫感和怠倦感。部分辅导员反映患有手机幻听症,抱怨平时管理学生时不敢批评只能说好话,每一项工作如履薄冰,出现经常高度紧张、晚上失眠等现象。工作压力大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中也较为明显。一方面因为师资配备的原因,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要投入在课堂上,无暇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大部分教师因为没有理论研究和成果无法晋升职称。

笔者认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目前存在的上述困境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从近年来国家相关要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例如,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性质、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训、管理与考核等内容进行了规定。根据第六条的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4]。这项规定明确了辅导员配备的比例,为民办高校明确了辅导员与学生比例是否超标的标准。中共中央中宣部、教育部等2008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建议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5]。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要求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为每个教研室(组)配足师资。本科院校按在校本硕博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加强以教研室(组)为单位开展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6]。仅从师生比的配备而言,从《意见》到《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高度重视。2020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20]10号),就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重要举措,具体包括:明确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完善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切实保障高校教师待遇、优化完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全力支持青年教师成长、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等[7]。

上述规定体现了国家对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适用到这一群体,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导。

(二)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育人理念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当对学生群体的动态充分调研。辅导员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了解和掌握必须及时,不能存在“不出现状况就万事太平”的心理;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中产生的思想疑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有高度敏感性,不能有为了“上完课而上课”的心理;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必须将思想政治价值理念融入整个专业知识教育的全过程,不能“只专注专业知识的教授”。

其次,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作为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主要途径是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注入各门课程中去,以此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可以作为重要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教育当中,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另一方面,可以推进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融合,也可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融合。

最后,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服务好和教育好学生的指导思想。2021年3月,埃塞俄比亚繁荣党公共与国际关系部长比基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道:“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关键。”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建立在充分了解人民关切的基础之上,这种政治理念值得发展中国家政党学习借鉴[8]。在高校,首要任务就是教育人,学生是一切工作的核心。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一切从学生的关切角度出发,充分融入学生群体,提高服务和教育质量,避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脱离学生影响教育效果。

四、结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理念早在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已经形成并实践。这一创新理念与重大实践是民办高校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保障,是培育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必须不断秉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此加强和完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卓明,姜土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3): 16-18.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张琰. 90后硕士村主任,上任两年沦为阶下囚[EB/OL].(2021-04-21)[2021-11-15].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网,https://www.ccdi.gov.cn/yaowen/202104/t20210425_240826.html.

[4]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 2017-09-29)[2021-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 2008-09-25)[2021-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0809/t20080925_80380.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EB/OL]. ( 2018-04-26)[2021-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4/26/content_5286036.htm.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 ( 2021-01-08)[2021-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2101/t20210108_509152.html.

[8]周卓斌. “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百名外国政党政要看中共)[EB/OL]. ( 2021-03-30)[2021-11-15].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21/03-30/9443449.shtml.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稿日期:2021-12-10

基金项目:2020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JAS20525)

作者简介:林子民(1987-),男,福建东山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