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相成》教学课例及反思

2022-03-07 06:36
江苏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欧阳询红笔笔画

仇 莉

【设计意图】

《奇正相成》一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法练习与指导(实验)》五年级下册第10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奇正相成的基本结构规律。欧体最大的特点是险绝、劲挺、巧妙,要让学生看到这一点,才能明白欧体字到底好在哪里,才可能表现出来。同时欧阳询又是如何做到奇正相成的呢?原来整体性是把字写险绝、写巧妙的关键。所以“奇”“正”“整”三者缺一不可。方法上,我们利用好红笔,自评、互评、红笔改,画辅助线,提高读帖能力;技术上,在希沃白板中演示课件,可实时投屏学生作业,更加便捷有效。师生运用笔工具圈点画辅助线帮助理解,能更好地解决本课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奇正相成的基本结构规律。

过程与方法:掌握例字中的笔画和结构两方面奇正相成的结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提高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主题讲解汉字结构规律中的奇正相成。(1)笔画之间的奇正相成关系。(2)部件之间的奇正相成的关系。

【教学难点】

围绕奇正相成规律分析、思考例字中的笔画和结构关系:(1)有斜有正。(2)局部生奇。(3)斜中取正。(4)中轴变化和整体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希沃白板5、PPT、欧阳询生平介绍、作业纸、红笔、演示教具和示范工具等。

学生准备:兼毫毛笔、墨汁、小碗碟、毛毡、红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写字之前先静坐一会儿,就像东汉大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说道“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出示图1)

意思是:当你写字的时候,先静坐一会儿,让心安静下来,如同对待你面前有一个最尊敬的人,注意力凝练而集中,这样的状态去写字是不会把字写不好的。那你准备好了吗?

(图1)

二、欣赏导入

师:我们先来欣赏这幅图(出示图2),你觉得哪只小狗看起来更有趣?为什么?(头歪着看起来很调皮)

(图2)

师:那同是两个“瑞”字,你觉得哪个更有趣呢?第一个,它像小狗一样歪着头,而第二个平正无奇,所以古人批评写字写得呆头呆脑,叫状如算子,就好像算盘珠子叠在一起很整齐。由此可见,书法它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用心去感受。

师:上面这个“瑞”字就是大书法家欧阳询写的,它巧妙在哪里?

师补充:你看,整个山往右下倾倒,呈现出一种奇绝的姿态,奇就是“险”。他在平静里面把紧张和冲突做到极致。但是右下部的而和左侧的王字旁却平正端庄,将倾斜的山稳稳托住,奇正相辅相成,这样的字才有艺术性(出示图3)。仇老师一下子想到了这样场景,是不是很险绝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奇正相成。(揭示课题)

三、探究表现

(一)初学——“深”

(图3)

师:那怎么做到奇正相成,刚刚我们已经学到了一招叫局部生奇(出示板书:局部生奇)那还有什么好方法呢?我们再来研究他写的“深”字,先来看左侧的三点水“奇”在哪里?“正”在哪里?(出示板书:奇、正)

师补充:对了,左侧三点水第一点偏右了,高明的是第二和第三点在一条垂直线上把斜上去的重心拽了回来,你看这三点就构成了奇正相成的关系。(适时出现辅助线)

师:再看右侧部件为什么奇?秃宝盖偏右了,然后怎么做到正的呢?接下来两点向左,下面的横再继续偏左,构成了中心轴的连线偏左。那这种方法我们叫有斜有正。(板书:有斜有正)

师:这个字让我想到这样一个画面(出示图4),它像一个舞者,跳出了令人惊叹的舞姿但仍保持身体平衡。我们要发挥想象力,把字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感受到更多。

(图4)

师:先看老师来写一个“深”字(图5),请你也来试一试。

(图5)

生写,师巡视指导。

教师示范。

评价一:(手机拍照投屏展示)对比2张学生作业,都注意到了奇正关系,哪张更舒服?第二张问题在哪?这张为了奇会过分歪斜,那怎么把握这个度呢?老师教给大家一个绝招(PPT出示整体色块),你看到了什么?这就是整,我们要看到字的整体性,怎么发现整?你看它们笔画的起收在一条斜线上,构成了整体连线,上下都有联系。在这个整体关系内表现奇正关系会更和谐(出示板书:整)。请同学再写这个“深”字,写好后用红笔圈出有进步的字(图6)。

(图6)

评价二:(手机拍照投屏展示)进步大的作业。所以整体意识非常重要,它会让我们把字写得更有趣味性。

(二)衍生——“意”“瑞”

师:接下来我们看这个“意”字,老师想请同学上来摆一摆奇正相成的关系(生在黑板上摆一摆,先观察字形),请摆的同学说说“奇”在哪?“正”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图7)

(图7)

师出示“意”的例字进行比对,立字头重心左移,日和心的重心偏右,达到新的平衡。其实最难摆的是哪里?(心字底)笔画比较散。有什么好办法?对了,如果能找出整的关系,就容易多了。哪里有整?请同学来找一找。笔画部件之间联系会在一条斜线上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块面(生在希沃白板五屏幕上画出整体连线)解决这三个点,最后一点是不是好办了?但是我们能随便摆这个点吗?(师移动点的位置)不能,感觉就不对了,所以最后一点的位置非常关键,是欧阳询的字巧妙的地方,可见他的字的结构有非常严谨和理性的思考。那怎么摆好它?有整的关系吗?(再请生在希沃白板五屏幕上画出联系线)我们要学会想象,主动去找这个整的关系,因为整体性是把字写好的关键。

(图8)

师:会摆了吗?老师已经写好了“意”的上半部分,请你带着这种整体意识,完成一个“心”字。

生写,师巡视指导。(手机拍照投屏展示作业)师在希沃白板五屏幕上画出这张作业“心”字的整的关系。

师:这位同学写得这么好。这又让我想到了这样的画面,杂技营造出险峻的体势,又不失一种整体精微的平衡。这就是我们学到的第三个法宝斜中取正。(出示图9板书:斜中取正)

(图9)

师:我们要有想象力,哪里还有整?立字头,带着整体意识,自己来写一下“意”字,认真写字之前,花同等的时间认真看,研究它的结构,然后才可能把它写得有趣。

同桌互评,用红笔圈注。

师:那这个“端”字你会写好了吗?请你先用红笔画出它的整体连线,和老师比一比,有老师发现得多吗?看老师来写一写“瑞”字,你也来试试看。

写完请小组评一评,选出最佳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图10、图11)

(图10)

(图11)

多元评价:谁来评一评你喜欢的作品?谁来讲讲自己的作品,你学到了什么?

师评:老师看了同学们的作品好激动啊!你们写得非常用心,今天的本领都掌握了,所以字看起来很有趣,也很有作品意识。如果我们用认真写一张作业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生活,那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好!写书法就成了陪伴我们最好的礼物。

(三)迁移——字如其人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小游戏,谁能很快地找出奇正相成的字吗?这三个很明显,但是其他的不明显不代表没有。要把欧字写好就要发现他巧妙、有趣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不断增长眼力。生活中奇正相成的场景很多,课后也请同学们去找一找。

师:学了欧字,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课前,我们了解了一下欧阳询的生平,谁来说说?

师补充:他遭遇坎坷,但是非常勤奋努力,有自己独立思考精神,并用自己的才华出奇制胜。那这种性格便体现在了他的书法中。所以我们要了解他的字奇正相成背后的原因,因为书法的进步不仅是要在字上下功夫,更要读懂人的性格和精神,你的笔底才有出处,字才有修养。

四、拓展提升——智永《真草千字文》

师:最后我们再来感受另外一种字体,智永真草千字文。他们是同学,因为老师都是王羲之,但是他们都各有自己的面貌。那智永写的《真草千字文》里有没有奇正相成的字呢,请同学来找一找。

学生在屏幕上圈出奇正相成的字。

师:(出示具体的字)也有。由此可见奇正相成是所有字体的法则,想要把字写得生动,我们就要注意字的奇正相成,特别要关注中轴的变化和匀整的关系。你会变了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上下组合,就可以像“深”和“瑞”一样,有斜有正或局部生奇,如果是单独上下结构,可以像“意”字一样,中轴调换,斜中取正。课后可以试一试变一些字,写出奇正相成的关系,看看谁能把字的奇正相成关系变得更合理?如果还能像老师一样写成作品,送给家人和朋友就更好了。

作业纸设计(图12):

(图12)

【教学反思】

学习书法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个问题始终引导我思考如何设计一节书法课。书法是艺术,艺术与人的心灵、感知相关,所以我围绕四个“心”来谈一谈。

1.静心。静心上好书法课,这是我对书法课程的一个思考。我从几个常规来实现:第一,写字之前先静坐一会儿,让心安静下来。蔡邕的笔论就告诉我们这一点,以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写好字?沉迷神采如对至尊,是收敛、恭敬,但是又放松的一个状态,放松的专注才能发现美。第二,静心听音乐完成作品。第三,静心听别人的分享,在这节《奇正相成》的课中,我都有思考。

2.走心。写字要走心,要像认识一个人一样去体会他的情感,他哪里打动你,试着在手上表现出来,才能“纵横有可象者”。也就是说,字的背后是有生命的,要用心去体会。在字的造型和姿态上要追求生命、活的感觉,不要把字当成要克服的对象,要挑战的对象,或者要征服、控制的对象。那艺术的学习首先是全身心地感受,再学观察方法,最后学技术。所以《奇正相成》这节课,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和生活中的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激发学习的乐趣。通过知觉体验,把书法课变得更生活化。

3.用心。欧体最大的特点是险绝、劲挺、巧妙,要让学生看到这一点,才能明白欧体字到底美在哪里,才可能表现出来。例字教学让学生先大胆尝试,再对比探讨,发现问题在哪?因为艺术的核心最重要的是启发。逐步引导学生发现笔画之间的奇正相成关系,部件之间的奇正相成的关系,掌握奇正相成的基本结构规律。同时欧阳询又是如何做到奇正相成的呢?原来整体性是把字写险绝、写巧妙的关键,能让奇正关系变得更合理。所以“奇”“正”“整”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对欧阳询的字只看到险绝的一面是不够的,因为险绝是一个结果,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它如何成为险绝。所以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欧阳询的生平。欧阳询在成长道路上,早期生活是不幸的,父亲在南朝时候做官,因谋反被杀,连坐之罪祸及欧阳询本人。但是万幸的是欧阳询因为藏起来而保全了性命,有一个宰相跟他父亲的关系很好,就收养了欧阳询,给了他全面教育。后来做官,因为长得太丑而被嘲笑,但欧阳询才华过人,他会用更苛刻的语言反击,出奇制胜。所以性格有不容人的一面,但是通常情况下含蓄不惹事。这种性格就体现在他的书法中。一是棱角强硬,结体上是一种纵长的紧收态势,所有的出钩又是含蓄的,非常有节制,有分寸。精神的高大和尊严不容侵犯都体现在字里面。字如其人,如的不是人的长相,如的是人的精神和性格。因此要取得书法的进步,不能仅仅在表面的间架结构、笔画姿态这样技法性的功夫上有所用心,更重要的是用心在内质上下功夫,让自己在精神上强大起来,让自己在人格尊严上有一种非常强大自我护佑。现在再来看所谓险也不是危险意思,是指不寻常。绝是别人不具备的罕见的见地。欧阳询就是具备了这两个特点,所以他学王羲之,但是成了欧阳询。所以只有读懂书家的性格和精神,我们笔底才有出处,字才有修养。

4.耐心。学习的目的要能举一反三,并指向生活。虽然这是张作业,但其实就是作品。我们看到的那些经典的法帖,不就是王羲之们的日常吗?所以每一次都要慎重练习,尽力把它写好。写作业要有作品意识,要投入心智、情感,哪怕技术不好,看上去要是安静的带给人触动和感受。如果我们能用认真写一张书法作业的态度来对待生活,那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好,让写书法成为陪伴我们的最好人生礼物。

猜你喜欢
欧阳询红笔笔画
老师手中的那支红笔
自己填血型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咔嚓,拍照喽
唐欧阳询《用笔论》
找不同
30
添笔画等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