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的沙尘暴

2022-03-08 01:27骥伏枥
科学24小时 2022年3期
关键词:沙尘沙尘暴风暴

骥伏枥

“沙尘暴来了,我们又要吃土了!”

“我以为自己睡到了黄昏。”

“一早醒来,隔着窗帘都能看见窗外变了颜色。”

2021年3月15日,一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地区。多年不见的沙尘暴再次侵袭,惹得大家纷纷在网上调侃。经过多年的治理,沙尘暴似乎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为何时隔多年又卷土重来了呢?为了更好地防灾减灾,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沙尘暴这种自然现象。

多年前,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无论是上班下班,还是出行游玩,北方人都要随身携带两种简单实用的物品:口罩和太阳镜。因为每到这个时候,沙尘暴总是如期而来,横扫我国北方地区,难怪有人说它是春天的“天敌”。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沙尘天气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然偶有发生。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它和扬尘、浮尘存在一定的区别,虽然都是强风把地面大量的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造成的,但扬尘或浮尘天气的水平能见度在1至10千米之间,而沙尘暴天气的水平能见度则小于1千米,它所带来的危害最为严重。

沙尘暴现象古已有之,古籍文献主要以“大风霾”“风霾”“沙霾”“尘霾”等称之。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里记载:“风而雨土为霾。”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对“霾”的解释为:“风雨土也。”这里所说的“霾”其实就是沙尘暴,与现在常讲的“雾霾”有所不同。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因:充足的沙尘来源;二是外因:大风过境时提供的强大动力。由此可见,沙尘暴不仅是一种地域特征明显的环境灾害,而且是一种时间特征突出的气象灾害。

在时间上,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每年的2—5月,这段时间发生的次数占到全年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其中又以3—4月最为频繁,几乎占全年总数的一半。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风速较大,雨季未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裸露的沙土变得松散,易于扬沙起尘。

在空间上,从全球范围来看,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内陆沙漠地区,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亚等。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所以,沙尘暴主要集中于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如新疆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其次便是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陕甘宁地区以及东北地区。2021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沙尘暴主要起源于蒙古国。受蒙古气旋和冷高压影响,蒙古国首先出现了大范围沙尘暴天气,之后蒙古气旋东移南下,给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风灾本来就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但沙尘暴更加难以对付。在同样的风速下,因风中席卷着大量沙尘,能量更大,破坏力更强。在城市中,沙尘暴会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破坏建筑物及公用设施,并可能对行人造成威胁;在乡村,沙尘暴携带的大量沙粒会掩埋农田、草场以及各种道路,破坏生态环境。除此之外,悬浮在空气中的各种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以及花粉颗粒,随着沙尘大面积扩散,一旦进入我们的口、鼻、眼中,就有可能诱发多种炎症,特别是呼吸道疾病。

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沙尘暴灾害是发生在美国的“黑风暴”事件。1934年5月12日,一场规模空前的风暴袭击了美国,狂风从西海岸一直吹到东海岸,持续了三天三夜,形成了一条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高3.2千米的灰黄色尘土带,空气中的含沙量高达40吨/立方千米,横扫美国三分之二的大地,刮走了3亿多吨土壤。大风过处,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溪流干涸,牲畜死亡,破坏力极大,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个恐怖的名字 “黑风暴”。后经调查,形成这起“黑风暴”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滥垦滥伐。自18世纪以来,大批移民来到美国西部平原,破坏了原有植被,结果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的3次“黑风暴”。

我国也曾遭遇过沙尘暴的严重破坏。1993年5月5日,一场威力巨大的风暴从新疆西部出发,到达甘肃金昌。不幸的是,在风暴经过的路上,堆放着34万吨粉尘状的工业尾矿。顷刻间,天空就暗了下来,在持续31分钟的时间里,风暴所经之处暗如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后经统计,在当日下午短短的4个小时里,它就穿越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造成85人死亡、264人受伤、31人失踪,几十万头牲畜死亡和丢失,几十万公顷的农田、果林和塑料大棚受灾,供电线路、公路和铁路等设施损毁严重,影响范围达到110万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6亿元人民币。

面对沙尘暴的严重威胁,很多国家都在想方设法进行治理。俄罗斯已多年未曾出现过沙尘暴,这应该归功于该国大面积的森林覆盖。有数据显示,俄罗斯的全国森林覆盖率达50%,其中首都莫斯科为39%,位居全球各国前列。仅莫斯科市内就有森林公园11个,其他大大小小的公园和林地600多个。正是由于遍布全国的茂密的森林植被,才有效阻挡了沙尘暴的肆虐和蔓延。

在1934年的“黑风暴”事件之后,为了减少沙尘暴的发生,美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在每次强风到来之前,提前预测强风的行进路径,然后在其经过的地区对裸露的耕地进行喷灌,以切断沙尘源。此外,还采取了退耕还林、休牧返林等措施。

沙塵暴席卷了澳大利亚的居民区。

莫斯科高尔基公园

2009年9月,一场沙尘暴席卷了澳大利亚海滨城市悉尼,数千吨铺天盖地的黄沙涌入了这座大洋洲人口最稠密的城市。由于澳大利亚的土壤大多为红色,袭击悉尼的沙尘暴将城市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整个城市变得如同在火星上一般。澳大利亚的牧场众多,为了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该国政府要求科学计算牧场的载畜量,使得牧场的承受力和牛、羊等畜群的搭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地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对防治沙尘暴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仅把希望寄托于防护林是不够的,因为树木的高度有限,只能阻挡靠近地表的沙尘,而无法应对几百米至几千米高空的沙尘气流。因此,在努力提高植被覆盖率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减少原生地表环境的人为破坏,减少沙尘的产生,遏制土地沙漠化,防止沙尘发源地的扩大。几十年来,我国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等多项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使得荒漠化治理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已经大大降低了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图片来源:国家林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首先,要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关好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

其次,要尽量减少室外活动,特别是呼吸道疾病患者更要做好个人防护,如必须外出,要戴好口罩、眼镜、纱巾等,勤洗手脸,并用清水清理口鼻。

最后,骑车、开车都要减速慢行,远离树木、广告牌以及其他有倒伏危险的建筑物。

猜你喜欢
沙尘沙尘暴风暴
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沙尘暴来袭
脑风暴大挑战
泽西风暴
头脑风暴
2015A/W暗黑风暴来袭!
冬日沙尘
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