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觅春

2022-03-08 14:26熙梦
新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塘坝春色老张

熙梦

初春的山野是褐色的、赤裸的、空旷的,尚难觅到春的信息。品茶读书,寻章摘句。蓦然,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跃然眼前:“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有魔力,搅乱的我心境,似无形的手,推我去觅春。

进山的路弯弯曲曲,盘旋而上,又盘旋而下,过了一道岭,仍有大山伫立在眼前,山山岭岭岭岭山山,仿佛永无尽头。山道已经是水泥铺过的了,通往山乡的各个行政村,不时有“班车”摇摇晃晃地吐出一串青烟,还吐出一个个携着大包小包的乘客。眺望远方,满眼风光。看鸟飞蝶舞,赏花红草绿。只觉得心旷神怡,乐趣盎然。无限的春色不能复制,或许地域不同,或许时有迟早,家乡的春色别开生面,好一派醉人的景象。

到乡下转一转,是我每年都要做的一件事。今年,哥儿几个又一次相约,一同走进漫山沁雪的“梨花沟”。绿色覆盖田野,树绿、草绿、蔬菜绿,是一幅以绿色为主基调,一叢丛菜花黄点缀其中,洋溢着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大片、大片的油菜绿油油的,簇拥在一起,编制成了一块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铺向天际。

“梨花沟”名副其实。从大路向两侧眺望,沟里沟外无处不是如雪似玉的梨花。我们漫步入沟,发现这里的梨树完全是野生的,左一棵右一株,大的大,小的小,无规无则。看它的长势,或粗壮高大,或玲珑乖巧,根本看不到人为的修枝打杈。其中那百年高龄的老梨树,已有十二三米高,树干一人难以合抱。虬干苍枝,更显沧桑风骨。春风荡来,新芽吐翠,真有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

老张大叔中午电话就打了过来,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我们说,最早要晚7点。因为一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景色令我们陶醉。我们走一走停一停,黄昏时分才到了老张大叔家的门前。洗涮一下,便围上了餐桌,野味山菜,二斤自酿的“烧刀子”,喝得我们脸红耳热。老张大叔,是出了名的“小能人儿”。村里上上下下哪有事都少不了他,大事小情村干部们都要找他商量一番,我们到此,他也承包了,老早就把我们的起居、饮食安排得妥妥当当。

第二天,我们去另一处山沟。小路蜿蜒伸延。在一座小塘坝前,我们坐下来歇歇脚,那塘坝就像一个观景台,眼前水面不大,鸭鹅徜徉,郁郁葱葱的山花倒影在水中。这时一挂马车走来,叮当的铃声,啃青的牛儿,放牛的娃子,路边的老人,摇尾的小狗,合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美景图。周末的孩童,不放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机会,在长辈手把手的指教下,快速奔跑,快速放线,把各式各样的风筝放飞到碧霄。轻扯线儿,静观风筝在蓝天白云间遨游。我猜少年的理想也随之高飞,可能他们心藏大志,要探索星辰大海。池塘周边,分散有三四个垂钓人,手持长长的钓竿,凝神屏气地注视水面,他们在乎的是亲近山水,愿为持竿叟。

我们再向沟里走去,两辆解放大卡车背对背,正在给准备唱大戏的搭台子。阵阵少不下的老张大叔也在场。大叔熟悉这里的沟沟岔岔,热爱着生他养他的地方,能如数家珍地道出哪一沟有什么特点,哪个屯儿人家姓什么的多。叫他“小能人”,他还是“活档案”“活地图”,十里八村的没有他不知道的。

此时的群山层峦叠嶂,蓝天如洗,白云如棉,即使轻轻地呼吸这山里清新的空气,也使人大长精神。走马观花一圈,收获颇多。今古多咏春,我以为,春天的田野,处处是美景,步步有乐趣。我劝朋友们,忙里偷闲,迈开双腿,走进大自然。张开双臂,拥抱春天。当你身临其境,乐趣会环绕你,喜悦定会倍增。

猜你喜欢
塘坝春色老张
春色
春色
感谢老张
江淮分水岭地区塘坝系统空间格局及效应分析
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能力估算及其演变特征
老张的猪会听锣
一“团”春色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水库、塘坝、窖池数量
浅谈江淮分水岭两侧易旱地区塘坝水资源调节作用与合理利用
《三台令·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