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过低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2022-03-08 01:49卢锦煜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压阀滑阀注油

卢锦煜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热电部,上海 200540)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热电部汽机联合装置的4号汽轮机组,自2016年大修后投用以来,运行工况一直比较稳定。2021年12月对该汽轮机组消缺检修后,在对主蒸汽管道暖管前,进行辅助油泵及调速系统的相关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4号汽轮机组调节汽阀调试时,高压油泵送电,当高、低压油泵分别运行时,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均为0.05 MPa,而汽轮机运行规程规定汽轮机正常运行时,轴承润滑油压应在0.08~0.15 MPa,实际润滑油压明显偏低。因此,针对引起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偏低的影响因素进行逐项分析和排查,经过对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各辅助设备及润滑油管道的多次检查,同时结合该汽轮机组的检修项目概况,最终找到了引起润滑油压低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润滑油过压阀进行解体检修,解决了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过低的故障,保证了汽轮机的正常启动。

1 设备概述

1.1 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过压阀也称低压过压阀,主要由滑阀、压缩弹簧、调节螺钉等组成,通常安装在冷油器的出口管道上,其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转动调节螺钉可以改变压缩弹簧的预紧力,从而改变泄油口的开度以达到整定润滑油压的目的。整定完毕后将螺母锁紧,防止调节螺钉在运行过程中松动。

图1 润滑油过压阀结构示意

润滑油过压阀的工作原理为:润滑油从滑阀的下部进入时,会对滑阀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此作用力与压缩弹簧作用在滑阀上部竖直向下的作用力相平衡。当润滑油压升高时,滑阀向上移动,泄油口的开度变大,经此泄油口至油箱的回油量增加,从而引起润滑油压下降,直至恢复正常水平,反之亦然。

1.2 设备的基本安装要求

润滑油过压阀的安装应满足以下几点:(1)装配完成后,紧定螺钉需铆接牢固;(2)弹簧经调整后,用螺母紧固调节螺钉;(3)滑阀在套筒中能够上下灵活运动;(4)装配完成后,外壳应涂红丹底漆。

2 润滑油系统概述、故障分析与处理

2.1 润滑油系统与故障概述

2021年11月23 日至12月1日期间,4号汽轮机组进行了消缺性检修。检修结束后,按照生产管理部门的调度要求,做好汽轮机组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并计划于次日正常启动该机组。12月2日,4号汽轮机组进行调节汽阀调试,高压油泵送电,高、低压油泵分别运行时,调速油压正常,但该机组轴承润滑油压均为0.05 MPa(机组正常启动时的润滑油压为0.08~0.15 MPa),不符合机组启动要求。因此,经工艺和设备专业管理人员共同商议后,决定待机组停役后对润滑油系统进行全面性检查。

该机组的供油系统主要由主油泵、高压油泵(型号150Y-150A,容量90 m3/h,出口压力1.3 MPa)、低压油泵(型号100Y-60A,容量90 m3/h,出口压力0.48 Pa)、直流油泵(即事故油泵,容量90 m3/h,出口压力0.48 Pa)、注油器、油过滤器、油冷却器、油箱和润滑油过压阀等组成。其中,主油泵除供给调节保安系统中各部套的用油外,大部分供给注油器。此外,主油泵还供给7个油动机运动时所需的油量,且7个油动机的回油排入主油泵的进口。当机组甩负荷或紧急停机时,可使注油器的工况基本维持不变。

汽轮机启动前,可开启低压油泵及事故油泵,用于机组盘车时供油。然后开启高压油泵,停用低压油泵,检查调速(EH)油压是否为1.13 MPa,检查轴承润滑油压是否维持在0.08~0.15 MPa。汽轮机启动后,当主油泵的出口油压建立后(汽轮机的转速达到2 800 r/min以上),主油泵开始供油,高压油泵停止供油。当轴承润滑油压低于0.05 MPa时,低压油泵便自动投入运行。为了防止交流电源中断时润滑油系统引发事故,当轴承润滑油压低于0.04 MPa时,直流油泵便自动投入运行。为了避免因EH油压过低而引起意外事故,当主油泵出口油压下降到0.9 MPa时,高压油泵便自动投入运行。同时为了防火安全起见,在汽轮机检修结束后,高压油管道应做1.57 MPa的压力试验,防止其漏油而引起火灾事故。

汽轮机正常运行时,主油泵出口油压为1.13 MPa。高压油经出口止回阀后,分成两路:第一路接入调节保安系统,第二路供给注油器。注油器采用二级并联型式,注油器Ⅰ出口油压为0.049 MPa,供主油泵进油;注油器Ⅱ出口油压为0.20 MPa,经过滤器、冷油器对机组各道轴承产生润滑作用。当轴承润滑油压大于0.15 MPa时,低压过压阀就会自动开启,将多余的油溢回油箱,使润滑油压维持在0.08~0.15 MPa。

2.2 故障分析与处理

针对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过低的故障,对照该机组的供油系统图,根据企业的标准事故排查流程,逐项展开了下列排查工作。

(1)检查润滑油系统进、回油管道,无漏点,检查主油箱、前轴承箱,油位均正常;

(2)检查油过滤器运行情况,滤网前后压差大小正常,开启滤网旁路门,轴承润滑油压仍偏低;

(3)检查冷油器运行情况,水侧和油侧压力均正常,三组冷油器分别进行验漏,均无漏点,冷油器出油温度为35~45℃,换热效果良好;

(4)检查高压油泵、低压油泵、事故油泵出口逆止门是否严密,油泵运行时的出口压力和电流均显示正常;

(5)解体检查润滑油注油器Ⅱ及其出口逆止门,逆止门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

(6)在上述排查步骤确认准确无误后,最终选择解体检查低压过压阀。

按照预设好的排查步骤进行检查,对低压过压阀进行解体检修。解体过程中发现套筒与滑阀的配合间隙不均匀,滑阀左侧的圆周间隙比右侧的圆周间隙大5 mm,如图2所示。

图2 套筒与滑阀配合间隙

除此之外,图纸上规定套筒底部与油窗(即泄油口)的间隙为2 mm,实际上套筒底面与阀壳之间的间隙为8.5 mm,间隙明显过大,如图3所示。

图3 套筒与阀壳的配合间隙

进一步将调节螺钉、压缩弹簧、弹簧座和紧定螺钉完全解体,发现紧定螺钉(M5×12 mm)存在局部磨损的现象,判断其存在疲劳失效的可能。当滑阀在套筒内上下运动时,由于紧定螺钉发生疲劳失效,导致套筒随滑阀上下运动时产生侧向偏移,从而引起套筒卡涩,并使得套筒底面与阀壳之间的间隙变大,最终造成轴承润滑油压过低。

经过检查与分析,确认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过低的根本原因为润滑油过压阀失效。通过更换新的备件(含套筒、滑阀、紧定螺钉等零部件),保证润滑油过压阀发挥其功能。

3 故障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备品更换完成后,启动高、低压油泵并试转,轴承润滑油压为0.094 MPa,油压正常,汽轮机得以顺利启动。

在本次故障处理过程中,采用了一套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过低的标准排查流程:①若油压和油位同时下降,应重点检查油管路是否漏油、事故放油门是否误开启、冷油器是否泄漏等因素;②若油压下降、油位正常,则应重点检查主油泵、高压油泵、低压油泵、事故油泵、注油器、润滑油过压阀是否工作异常,油过滤器滤网是否堵塞等因素。

在汽轮机正常启动前,通过对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过低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系统自查能力。今后汽轮机的消缺检修项目中应补充润滑油过压阀解体检查,且该阀门的检修工作应作为机组的常态检修项目之一。

4 结语

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过低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通过对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各辅助设备及润滑油管道的多次检查,同时结合该汽轮机组的检修项目概况,最终找到了引起润滑油压低的根本原因。润滑油过压阀中的滑阀在套筒内上下运动时,由于紧定螺钉发生疲劳失效,导致套筒随滑阀上下运动时产生侧向偏移,从而引起套筒卡涩,套筒底面与阀壳之间的间隙增大,润滑油油箱的回油量增加,最终造成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过低。通过对润滑油过压阀进行解体检修并更换备品备件,解决了汽轮机轴承润滑油压过低的故障,保证了汽轮机的正常启动。

猜你喜欢
压阀滑阀注油
MKVI-T155-SIPⅢ型汉森气缸油注油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基于泄压阀失效的泄压系统分析与优化
飞机舱门泄压阀机构磨损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
分层注水恒流堵塞器内流场数值模拟及性能研究
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控气缸注油器注油量测量方法
水击泄压系统失效分析及保护措施
一种滑阀式水力振荡器滑阀分析与优化
Alpha ACC电子注油系统在”育鲲“轮上的应用
新型便携成套高压设备无线电动注油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动车组用防滑阀常见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