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HSE管理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2022-03-09 09:23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管理

翁 博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一、引言

企业HSE管理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在HSE管理当中,H代表“健康”,S代表“安全”,E代表“环境”,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企业在健康、安全的环境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这一管理模式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企业界的高度重视[1]。通过更加合理的HSE管理,能够进一步推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逐渐完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安全发展和绿色环境提供重要保障。尽管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逐步实行HSE管理,但由于这一管理模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很难对其实现有效的监管,并且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着诸多的漏洞、盲点等,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而言,仍然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因此,为了在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开展企业HSE管理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探析研究。

二、数字化转型对现代企业发展的意义

市场经济建设的持续更新,使市场内企业在发展中的内部/外部环境、驱动因素、风险管理需求等不断发生变化,早期管理工作中的定期抽检、现场勘查、人员管理工作模式等已无法满足产业的高质量与高标准发展要求,为了实现对此项工作的优化,需要将数字化技术作为支撑,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以此种方式,促进企业HSE监管工作的全面优化与创新,助力企业在经济市场内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根据人力资源监管单位反馈的数据可知,我国在2019年的数字经济发展已实现了36.8亿元的市场规模,占我国GDP比重的四成左右,环比增长了约1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不仅代表了产业经济的变革对于产业发展的显著促进与优化作用,同时也代表了数字化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正呈现一种高速发展趋势[3]。深入挖掘统计数据可知,在国内排名前1000家企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工作,并制定了专项转型发展方案,将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作为企业社会发展的中心战略。由此可见,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在经济市场内的持续化发展而言,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笔者在进一步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时发现,部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会受到市场发展环境、产业经济格局动荡的综合因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或抑制企业转型。但无论任何因素的影响,企业都需要将此项工作作为其发展的核心工作,只有落实此项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HSE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个行业领域中的企业领导层对HSE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且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定特色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出台与HSE管理相关的制度后,针对企业内部各个层级的管理机构进行了创新,并明确了在各个层级上的职责以及队伍配置[4]。企业整体从上至下形成了属地化的管理格局。同时,在实现HSE管理与HSE监管的双屏障预警机制下,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防线。除此之外,在管理过程中,还实现了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各个层级都在更加积极地探索符合HSE管理要求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采用具备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履职尽责。一方面,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促进了体系审核、转向监督的专业化程度提升。另一方面,在这样双重预防的建设思路下,实现了对HSE履职能力的全面评估,对于企业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尽管目前企业在HSE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更多的企业仍然在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辅助HSE管理的进行,并且数字化管理模式也没有形成,缺少了技术上的创新以及顶层内容设计,造成HSE管理在不同企业中的应用成效参差不齐。同时,目前很多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在数量上无法满足HSE管理全过程的要求[5]。仅仅依靠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很难实现全方位、作业活动全过程的管理目标。在部分企业中,还存在管理职责交叉重叠、流程缺失等问题。尤其在当前数字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信息孤岛问题的存在,造成企业内部各个业务数据处于独立分布的状态,无法实现跨部门和跨专业的统一管理,极大地妨碍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对企业HSE管理数字化的转型十分不利。

四、企业HSE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

1.基于数字化转型框架开展HSE管理模式顶层设计

为了解决现代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在优化此项工作时,根据企业在市场中的规模,基于数字化转型框架,完善企业HSE管理模式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架构如下图1所示。

图1 HSE监管模式顶层设计

按照上述图1所示的架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HSE监管模式顶层结构展开设计。在此项工作中,应将“所有市场事件都可以实现及时感知/预知”“所有行业发展风险都可以及时给予规避”“PDCA循环”作为建设理念。在此现代化理念的引导下,企业应将其内部人才培养、现代化生产技术开发、内部工作模式的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作为全局性工作,对顶层设计中的细部工作目标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落实不同阶段中的保障措施,尝试将现代社会发展环境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5G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与相关工作进行对接,通过此种方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2.依托数字化转型成果协同推进HSE管理能力建设

在上述设计内容的基础上,企业可根据市场内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果,对HSE管理能力进行开发。基于HSE成果支撑下的第一项管理能力为社会发展风险感知能力,要求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在工作中,根据其主营项目的建设方向、市场发展需求,按照市场调研、产生生产、产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专业,对企业HSE风险感知方案进行设计,对应的方案应围绕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重点建设与作业区域、固定资产管理等内容设计。在生产经营产品时,可在生产作业区域内安装并部署高性能传感器、测量仪器、探测装置等边缘性设备,以此种方式,做好对企业社会发展与生产经营过程的风险监督。在此基础上,在监控管理终端连通通信协议,设定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及时获取企业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关键HSE数据,以增加对风险感知的时效性。

基于HSE成果支撑下的第二项管理能力为企业风险智能监测能力。为了提升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持续化竞争能力,应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主动推进市场前沿技术,包括数字识别技术、云成像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辅助现代化高性能智能设备的使用,及时进行现场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分析。此过程如下图2所示。

图2 基于现代化技术的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处理

按照图2所示的流程,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以此种方式,实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工作人员、作业设备、生产环境中不安全行为或存在威胁因素的状态进行提取,保证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基于HSE成果支撑下的第三方管理能力为市场预警能力。在开发此项能力时,可借助专家知识库,根据企业在市场内的规模,建立一个规范化的风险库,将所有可以用于描述风险的数据导入数据库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设备失效数据库,做好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与生产运营设备的安全管理,根据作业风险等级,划分不同的安全生产区域,根据生产行为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将云计算技术作为支撑,实现对风险的精准预测与超前化预警。

3.构建多层级HSE管理平台,实现分类分级联动联控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企业内多层级HSE监管平台,利用平台的监督管理功能,对企业进行分级联动管理。其中HSE管理平台架构如下图3所示。

图3 多层级HSE管理平台架构

按照上述图3所示的结构,对企业进行联动管理。基于总体层面,可采用制定统一数据标准的方式,进行企业远程端重大风险的识别,基于局部层面,可以在企业生产、组织经营过程中,将所有核心数据以量化的方式接入平台,保证价值性数据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通,实现对管理价值的深度挖掘。同时,应在此平台中增设一个数据融合共享应用程序,保证跨部门之间的协同监管,实现管理工作的协同开展。此外,可以通过集成数据的方式,采集生产中主链信息,将信息与企业所属子单位进行对接,保证管理工作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化,进一步实现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优化。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当前企业HSE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进行了全面探究。通过研究得出,以数字化手段和数字化技术构建企业的HSE管理,能够充分发挥这一管理理念的优势,并有力地提升企业管理能力、防范和控制企业未来发展中的风险。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