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映初心
——记郑煤集团超化煤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国利

2022-03-11 10:10王海丽
当代矿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餐执纪职工

□王海丽

杨国利(前排中)率领导班子前往廉政文化中心参观学习

他是监督执纪的“铁面包公”、抗疫一线的守护者、复工复产的助力者、职工心中的贴心大哥。忠诚干净务实是他的政治品格;实干创新担当是他的工作作风;矿井风清气正、干部担当作为、职工幸福感强是他的工作目标。他凭着纪检人的责任和使命,在纪检监察战线上默默耕耘,一干就是整整六个年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本色。他先后多次被郑煤集团公司评为“郑煤集团先进工作者”。他就是超化煤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国利同志。

监督执纪的“铁面包公”

2021年3月,杨国利担任超化煤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在工作中,他不断强化监督工作力度,做好职责定位,不断把“583”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打通纪检监督“最后一公里”。针对工资分配、薪酬管理、选人用人等职工关注“热点”问题,他努力做好职工群众的眼睛,用好监督执纪问责利剑,深入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大通报曝光、警示提醒力度,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使广大职工人人都有一本“明白账”,让职工有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1年上半年以来,杨国利同志带领超化煤矿纪委先后初核了结问题线索3件,办结郑煤集团公司纪委交办问题线索1件,立案审查调查1件。依规依纪给予记大过处分1人次,对1个区队和2个科室全矿通报批评,组织处理调整岗位4人, 切实提升了执纪问责能力水平。聚焦时间节点,持续整治“四风”顽疾和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五一”、端午节期间开展集体廉政提醒谈话2场124人次,日常开展工作提醒谈话16人次,责令作出书面检查11人次,对3名新任职、7名转岗任用干部组织廉政学习和任前廉政集体谈话。推动作风纪律监督检查常态化,筑牢廉洁防火墙。

杨国利同志始终坚持教育警醒在前,以矿纪委自办问题线索作为典型案例,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以问题推动查补漏洞,以案件促进整治整改,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教育、知敬畏、明底线。2021年以来共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2份,并有针对性地督促案发单位组织以案促改工作。先后组织开展警示教育2次,接受警示教育131人次,撰写剖析材料48份,查摆剖析整改问题59条,修订制度2项。切实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实现了党内监督全覆盖,强化了“不敢腐”的震慑。回忆6年来的履职经历,杨国利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作为参与者,还是监督者,必须把责任心摆在第一位,把身边的小事做好,把应尽的责任落实,用心去工作。”“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躬身前行的不懈努力。”这是大家对他踏实做事、实在做人的可贵品质的概括。

防疫一线的守护者

“进出人员有没有戴口罩、正规扫码、测量体温?外来车辆登记了没有?要加大消杀频次。矿区大门是内外连接的关键卡点,容不得丝毫侥幸和半点马虎,必须严防死守。”2021年8月8日凌晨0:30分杨国利在生活区东大门进出口卡点向值守人员询问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杨国利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根据集团公司及超化煤矿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成立纪委疫情防控督查小组,一方面对矿进出关口疫情防控卡点、重要场所、关键岗位人员密集地方,采取不定时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组织纪委精干力量当志愿者全力配合上级防控部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从2021年8月2日以来,超化煤矿纪委人员与“白衣战士”并肩齐心、团结协作,先后共进行了4轮次核酸检测,共检测10292余人,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力争实现职工家属全员覆盖、无遗漏一人。每次在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开始前,杨国利同志都会身穿“志愿者”红色马甲亲临现场,与纪委人员一起搬运设备、张贴提示标语、地标警示线、运送防疫物资……引导大家维持现场秩序、解疑答惑,同时还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申领核酸检测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并向大家耐心讲解防疫小知识,引导居民不信谣、不传谣,正确理解、积极配合参与核酸检测。确保超化矿区疫情防控工作高效、安全、有序进行。在疫情防控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他就现场监督跟进到哪里,用实际行动构筑了疫情防控屏障,以监督实效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顺畅开展,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激情,有担当!”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当笔者问起:“白天工作已经很累了,每天凌晨还去各个岗位夜查,哪来那么大精力?”“天天不转一圈,不放心。”杨国利说。笔者认为在关键时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支撑,在危急关头,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坚守,促使他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超负荷地坚守在防疫一线。对违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的典型问题一律通报曝光,疫情期间先后对1个党支部,3名职工违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在全矿范围内作出通报批评并作出深刻检查。他时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感,用担当诠释纪检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用义无反顾展现了“硬核”担当,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复工复产的助力者

根据矿井抢险救灾复工复产工作实际,超化矿纪委彻底转换工作思路,突出职责定位,从提升监督质效入手,切实加强对微权力的监督,从小事抓起,摒弃等靠思想,主动出击,每月对经营管理薄弱环节进行研判,找出重点,掌握监督主动权。加大领导干部作风情况监督力度,紧盯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期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先后开展了物资材料领用、公务招待、班中餐管理、工资薪酬、工伤病假、职称申报等专项监督检查,检查发现问题24条,制发监察建议书5份,提出监察建议18项,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整改落实到位。在组织开展的班中餐专项监督检查中,从物资采购到花色品种、从饭菜质量到环境卫生、从职工反映到满意度调查进行全过程监督,通过监督提升了班中餐质量品质,扭转了井下班中餐浪费现象,获得了职工群众的认可,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

针对22061工作面采空区观测孔的施工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孔深、套管长度、施工质量、设备等环节的所有记录、台账,与现场负责人了解详细情况,对第一手资料拍照存档。针对抢险救灾、复工复产期间的经营合同进行全过程监督,对不按合同条款履约的坚决追责问责。复工复产期间,不管是项目验收,还是设备验收,不管是上班期间还是下班时间,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设备到矿,立即派人参与验收,严格按照验收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厂家设备、型号、数量等信息进行监督验收,逐一清点,做到计划、数量、型号三对照。确保采购物资符合标准,共计监督物资验收450余项,有力保障了在抢险复产这一特殊时期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针对排水和恢复生产时间紧、任务重的矿井形势,纪委人员曾多次积极参与南井老工业广场场地清理、西风井井口装沙袋、井下泵坑和巷道清淤、井口装电缆等义务劳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风貌。为矿井早日恢复生产贡献力量。

职工心中的“贴心大哥”

“找杨书记办事,都能满意而归,不愧为大家的贴心大哥。”该矿综采队职工陈国富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杨国利同志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丰富营养转化为忠诚履职担当的不竭动力,牢固树立起“职工诉求无小事”的理念,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杨国利同志在一次下井带班过程中发现有井下巷道、矿车上随处可见班中餐乱扔现象,浪费情况比较严重。

经过调查走访,了解职工扔掉班中餐的根源,针对这一现象,他立即组织纪委工作人员集思广益,转变工作思路,突出职责定位,从提升监督质效入手,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调研,找原因、定措施,扬长补短。以班中餐的质量转变为切入点进行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积极采取措施从源头抓起。从物资采购到花色品种、从饭菜质量到环境卫生、从职工反映到满意度调查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根据职工喜好不断优化班中餐品质,不断变换班中餐品类,以满足矿工们不同口味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班中餐的卫生安全,并对班中餐操作间进行了全方位改造,使操作间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为班中餐制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纪委的监督及转变,大大提升了班中餐质量,扭转了井下班中餐浪费现象,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班中餐不仅能填饱肚子,又要吃出营养健康,更要吃出品味,把服务做到职工心坎上。”杨国利说道。

有职工反映井下防尘口罩不够用的问题,杨国利同志根据工作性质及时协调解决,对于职工家庭条件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协调工会及时发放困难补贴等等。像这样温暖人心的小事,每天都在发生。他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处处为职工着想,尽职尽责,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纷纷称赞。他常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最重‘实打实’,容不得半点愚弄,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快办好办实,是纪检监察干部执纪为民的根本准则。”

在矿井纪检监察战线上,不论是监督检查、执纪问责还是舆论宣传、服务职工,杨国利同志都不曾缺席。他既是监督者,也是参与者,更是助力者。他用一件件小事坚守着心中的“大爱”,用一次次的监督执纪谱写着纪检干部担当作为的底色。

杨国利(左二)到防疫现场安排工作任务

猜你喜欢
中餐执纪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一起吃中餐更易达成协议
职工摄影(2)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结构变化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河中餐厅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悠闲英语(84)美式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