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降糖颗粒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糖尿病效果观察

2022-03-11 03:17梁成茂郑泽荣李银娣杨建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格列美参芪降糖

梁成茂 郑泽荣 李银娣 杨建霞

524013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 湛江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人数逐渐增多,且呈年轻化态势,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专家表示,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易对肾脏、心脏、血管及神经等系统造成慢性损害,诱发糖尿病足、肾衰竭及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降糖药物是帮助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血糖的有效举措,格列美脲作为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降糖效果显著。随着临床实践推动及药学进步,发现格列美脲与参芪降糖颗粒联合应用,能取得更为理想的降糖效果,为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创造良好条件[2]。基于此,本文以我院门诊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参芪降糖颗粒与格列美脲的协同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21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男41 例,女59例;年龄50~64岁,平均(57.47±9.01)岁;病程1~6年,平均(3.51±0.84)年。观察组男35 例,女65 例;年龄50~65 岁,平均(57.58±9.04)岁;病程1~7年,平均(4.01±0.8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疾病者;②意识及认知正常,无精神疾病,能正常沟通者;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禁忌证或过敏史;④临床资料无缺失,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治疗依从性差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

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饮食管理,合理控制饮食,注意控制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并合理运动,提升机体免疫力。对照组患者予以降糖药物格列美脲(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批准文号H20030283)治疗,2 mg/次,1次/d,患者早餐前30 min口服。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及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其中格列美脲服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参芪降糖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批准文号Z10950075)3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效果,胰岛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情况。胰岛功能包括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及胰岛素β细胞抵抗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口干舌燥、四肢乏力、盗汗失眠及心悸烦躁,各症状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 分。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3],对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进行分析,每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疗效判定标准[4]:①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好转;③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水平等均未改善,或病情呈现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11.23±2.35 6.87±1.06* 14.13±3.15 10.24±2.23* 11.63±2.16 7.41±1.06*观察组 100 11.41±2.56 5.56±1.01* 14.28±3.21 9.41±2.19* 11.59±2.09 6.86±0.92*t 0.517 9 8.947 2 0.333 5 2.655 5 0.133 1 3.918 6 P 0.605 1 0.000 0 0.739 1 0.008 6 0.894 3 0.000 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精神状态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对照组 100 70.15±2.54 70.26±2.41 71.48±3.19 72.24±2.16观察组 100 75.47±2.21 83.55±2.09 82.94±1.18 84.39±2.68 t 15.801 1 41.661 2 33.693 5 35.298 3 P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及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及抵抗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 胰岛素β细胞抵抗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46.58±13.66 68.79±14.58* 3.24±1.05 2.95±0.85*观察组 100 46.49±12.56 84.16±19.06* 3.31±1.07 2.64±0.81*t 0.048 5 6.404 9 0.466 9 2.640 2 P 0.961 4 0.000 0 0.641 1 0.008 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24.72±7.74 15.26±5.11*观察组 100 24.28±8.01 10.82±4.75*t 0.395 0 6.634 0 P 0.693 3 0.000 0

讨 论

当前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人数越来越多,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和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进一步加剧糖尿病的发病进程。专家表示,糖尿病的危害不仅在于疾病本身,而且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失眠、足部残疾及肾衰竭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5]。而采取有效措施,如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均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控制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格列美脲作为一种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是临床应用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其能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有效抑制肝葡萄糖合成,进而发挥降血糖作用。同时,格列美脲还具有服用方便、起效快和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受到患者认可。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多因肾阳虚衰、气不化津、津不上达所致,采用中药内服等方式治疗,可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参芪降糖颗粒是临床常用的降糖中成药,具有益气养阴及生津止渴的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提高血糖达标率。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格列美脲与参芪降糖颗粒联合治疗,能取得更为显著的降糖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格列美参芪降糖
快乐降糖“穴”起来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格列美脲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