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监测在危重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2022-03-11 03:17杜庆菊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危重动脉血收缩压

杜庆菊

563000贵州航天医院麻醉科,贵州遵义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一种经周围动脉(如桡动脉、足背动脉及股动脉)插入导管,通过换能器使电生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形成图像反映到荧屏上,供临床监测动脉血压的技术。多数危重症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直接、客观地反映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在麻醉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判断病情变化等提供科学的数字化依据。相较于无创血压监测而言,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实时监测方面更具有优势,是保障麻醉安全、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1-3]。本研究选择30 例危重手术患者,观察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收治的危重手术患者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5~76 岁,平均(48.31±5.94)岁;急诊手术9例,择期手术21例;手术类型:颅脑损伤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4例,胃肠、肝胆手术24例。

纳入标准[4]: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危重病患者。

排除标准[5]:具有严重感染且未得到良好控制,无适合的血管入路,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

方法:①术前准备:准备压力传感器、加压带、肝素生理盐水(25 mg 肝素钠注射液及500 mL 氯化钠注射液)、动脉穿刺针、多功能监护仪(太空Ultraview SL2700)。②术前检查:通过Allen's 试验了解患者是否适合桡动脉介入治疗,若试验结果呈阳性则考虑选择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穿刺。③有创动脉监测[6-7]:对麻醉诱导或清醒状态患者依据Allen's试验结果选择适合的穿刺位置行动脉穿刺。固定患者手部及手臂,在腕下动脉搏动最明显位置(0.5~1 cm)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穿刺部位,选择1%利多卡因皮试注射并控制皮试范围,避免影响到触摸动脉搏动。考虑患者年龄特殊性选择适合的套管针,必要时采用动脉穿刺针留置针并沿桡动脉搏动方向穿刺,保证针与皮肤角度处于15°~30°。若套管针尾部溢出血液需立即将针芯抽取并顺势推入套管,血液外流则成功穿刺。固定套管,采用1%肝素盐水冲洗,排出空气并连接连接管。整个穿刺及监测过程均为无菌操作。④压力测定:将多功能监护仪连接换能器,换能器需平稳放置在与右心房平齐高度,将检测仪归零,转动三通促使换能器与动脉隔绝并保证与大气相同,此时可获取测量指标。

观察指标[8]:观察患者实施有创动脉监测前后平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糖、动脉血氧、血钾、血红蛋白水平及手术情况。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监测指标情况:监测前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糖、动脉血氧、血钾、血红蛋白与监测后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0例患者监测前后各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30例患者监测前后各指标情况比较(±s)

时间 心率(次/min)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 血糖(mmol/L) 动脉血氧(mmHg) 血钾(mmol/L) 血红蛋白(g/L)监测前 154.13±19.37 48.16±5.22 93.14±11.20 8.13±1.31 71.13±14.06 3.46±0.35 73.13±10.95监测后 125.16±12.95 65.17±5.19 107.64±6.38 6.84±0.85 92.14±13.77 3.88±0.29 86.17±13.52 t 12.411 10.369 15.227 14.371 15.026 12.837 12.019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0

手术情况:根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水平,在术中可根据监测结果给予相应临床干预,以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提升手术安全性。所有患者未发生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术中存在危险征象患者在有创动脉监测下进行临床干预均维持有效循环血压,通过适当调整麻醉深度保障血流动力学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讨 论

对于危重患者的手术麻醉而言,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动脉血压的监测能够帮助医师判断患者身体循环是否存在异常。当前,麻醉医师可通过多种测量技术来监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动脉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手术麻醉过程中有创动脉压能够对血流动力学进行精准且科学的监测。部分情况下临床更推崇无创动脉监测,相较于有创监测而言无创动脉监测更易被患者接受。无创动脉监测其原理为震荡法,在袖带监测的过程中通过袖带充气来判断压力值变化,对动脉血流全面阻止,随着压力的逐步减少,动脉血流会从原本的全面封闭状态逐渐开放,直至全面开放。但无创持续血压监测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对于心脏手术患者、严重高血压及低血压患者、危重症患者、血压骤然上升或下降患者而言,采用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并不适用;另外,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只能够对血压间断监测,而有创监测则在动脉置管下对血压进行持续性监测,更强调监测的直观性、动态性、实时性。加之无创动脉压监测可由多种因素影响,对监测准确性产生波动,例如在患者肢体痉挛、躁动、频繁测量时血压值与真实血压水平存在误差,若袖套偏小可能造成所得测量值偏高、反之则偏低,且无创监测无法对血压骤变情况及时发觉。因此对于病情危重患者而言,其需要快速实施手术治疗,更建议有创动脉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相较于无创血压监测属于侵入性操作,但其能够得出更可靠的结果,且处于连续监测状态。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借助现代电子仪器换能装置将电信号放大显示在荧屏上,除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外,还显示压力波形,可反映心肌后负荷、心肌耗氧量与心肌做功以及周围循环指标,动脉血压的高低可衡量循环功能,其组织灌注取决于血压和周围循环。对于患者而言,在手术麻醉中能够持续反映其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对于血压的瞬间变化可准确抓取,对判断心肌收缩力、血容量及血管阻力等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9-10]。尤其是对急危重症患者,常规的无创袖带血压,很难测量出准确的血压,难以判定患者病情。而有创动脉监测在低血压状况下也能准确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部分危重患者常出现休克症状,而早期诊断并给予临床干预是纠正休克的重要方法,可有效避免其进展为难治性休克而引发器官功能衰竭。对休克的纠正,有赖于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消除异常状态是避免休克的关键,尽早发现并给予积极的纠正能有效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血压的监测能够迅速、连续、准确地观察患者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压力波形的变化。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为危重病例,经动脉穿刺置管后采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够对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直接显示,并根据动脉波形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变化进行初步判断。对于体外循环转流、休克、血管痉挛患者而言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危重患者手术涉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创伤、各类休克,手术复杂性相对更高且患者病情危重,有创动脉压监测可对病情变化随时发现。一般情况下,有创测压所得数值相较于无创测压而言可能高出5~20 mmHg,病理情况下存在更高可能性。另外,有创动脉监测下可随时取患者动脉血进行乳酸检查、血气分析等,进一步为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首先麻醉医师要认真阅读和分析使用直接动脉血压监测技术所得的数据,并在实施动脉穿刺术治疗方案前必须与临床医师充分沟通,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其次,传感器显示的血压有时不明原因地突然增加,可能是流体力学错误,经常发生于手术台高度改变以后而传感器的位置没有及时调整导致,突然降低常见于管道的扭折。开始治疗前传导系统应再次调零,确定动脉置管的有效性,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避免潜在的医源性事故发生。

本研究选择的30 例危重患者在接受有创动脉压监测下压力波形、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等变化能够被有效监测并处于持续监测状态,这是防止患者术中病情恶化的重要监测方式。即使患者血压处于较低水平也可有效测出,从而帮助临床医师及麻醉医师及时调整用药[11-12]。同时,有创动脉监测对动脉血间断抽取进行血气分析,从而可精确地了解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氧气供给情况,为危重患者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3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穿刺相关并发症。说明在危重患者手术麻醉中应用有创动脉监测能够帮助医师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临床干预,提升手术安全性。

猜你喜欢
危重动脉血收缩压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勘误声明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