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2-03-11 03:17谭左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阑尾炎常规研究组

谭左霞

410008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长沙

急性阑尾炎属于比较常见的急腹症,患者主要症状为右下腹疼痛,压点痛感增加。急性阑尾炎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治疗,否则会引起相关并发症[1]。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在围手术期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2-3],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 例,按照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5 例。常规组女26 例,男19 例;年龄24~60 岁,平均(42.64 士5.23)岁。研究组女28例,男17 例;年龄26~61 岁,平均(43.58 士5.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②基本资料完整,并且治疗依从性高;③患者能够独立完成量表评估;④患者与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②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③同时伴有其他免疫疾病;④患者认知具有问题,存在沟通障碍,或者合并精神疾病。

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士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指导,缓解紧张、恐惧情绪,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优势以及安全性,并介绍成功案例,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调整手术室温度,准备手术用品,配合医师手术,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护士帮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保证引流管密闭、通畅,防止感染。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并进行记录。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②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独立完成活动(FIM)评分评估,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③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出血、肠粘连。④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分为100 分,比较满意为80 分以上,一般满意为70~80 分,不满意为70 分以下。总满意度=(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运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45 2.34±0.31 2.04±0.32 2.34±0.29 2.15±0.23研究组 45 2.36±0.26 1.81±0.31 2.41±0.23 1.70±0.22 t 0.342 2 2.235 6 0.673 4 6.453 2 P 0.563 2 0.013 4 0.532 2 0.002 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FIM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FMA、FI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FMA、FIM 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FIM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FIM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FMA评分 FIM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45 35.51±10.67 41.17±6.15 46.84±6.11 56.23±6.82研究组 45 31.22±9.83 63.40±5.50 40.07±6.35 69.57±6.57 t 2.342 3 6.734 3 2.342 2 4.345 2 P 1.432 5 0.003 4 0.564 3 0.004 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常规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讨 论

阑尾位于右腹部下方,与盲肠和回肠相邻。阑尾炎由很多因素导致,其中梗阻、感染、胃肠道功能障碍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诱因。急性阑尾炎发病率较高,因阑尾受阑尾动脉运血,所以当炎症致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容易引发阑尾坏死。如果急性阑尾炎发生化脓性感染,则易引发门静脉炎。所以,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和护理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主要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是术后患者容易引发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相关并发症,不仅给患者机体带来较大伤害,而且给术后康复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术后的恢复[4-5]。常规护理主要根据病情展开护理,对患者术前、术后的个性化需求有所忽视,不能满足患者需求。而优质护理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分别对患者的术前实施心理疏导,缓解不良心理,使患者积极面对手术治疗,术中护理人员做好医师的配合工作,提升手术效率;术后给予患者体位指导、生命体征检测等,实施全面的护理服务,使阑尾的预后效果显著[6-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AS与SDS评分、FMA 与FIM 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维持其稳定情绪,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升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改善其运动功能与自我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和满意[8]。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使生活质量提升,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自我效能与护理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升高,临床建议积极推广和运用。

猜你喜欢
阑尾炎常规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