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03-11 03:17唐晔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癌性延续性乳腺癌

唐晔

515000广州现代医院肿瘤内科,广东广州

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化疗方式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疾病,虽然可延缓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但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机体其他健康细胞。据研究报告显示[1],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时均存在疲乏,干扰其心理、生理、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低下。所以,加强化疗期间护理干预,改善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研究显示[2],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此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年龄40~69 岁,平均(53.2±1.4)岁;病程1.2~6年,平均(2.65±0.32)年;疾病分期:Ⅳ期13例,Ⅲ期14例,Ⅱ期10例,Ⅰ期6 例。观察组年龄41~69 岁,平均(53.8±1.5)岁;病程1.3~6年,平均(2.69±0.31)岁;疾病分期:Ⅳ期12例,Ⅲ期15例,Ⅱ期9例,Ⅰ期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3]中乳腺癌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精神异常者;②预估生存时间<6个月者;③不耐受化疗者;④合并脑外伤疾病、神经中枢性疾病者;⑤近3个月接受影响化疗治疗效果干预者。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化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掌握耐受状况,预见性干预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治疗主观能动性。(2)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①化疗宣教:向患者讲解化疗的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尽可能规避风险,针对满足出院要求者,发放出院宣教手册,指导其康复运动,告知疾病知识、饮食方案、运动锻炼、心理调节方式等,使患者全面了解和认知化疗后恢复状况。②系统干预:住院期间采集患者相关信息,针对其家庭情况、文化水平、年龄、生活习惯等制定护理计划,化疗完成后对出院患者需每2 周随访1 次,采用开放式、讨论式方法与家属和患者沟通,掌握患者出院后状况,并疏导其不良心理情绪。③延续性交流:利用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宣教疾病知识,让患者有倾诉平台,营造轻松、温馨环境,改善生活质量。④指导日常生活:化疗前,按照患者生活习惯,指导其运动、睡眠,告知剧烈运动的危害性,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并按照身体恢复状况指导其进行适当运动,如步行、爬楼梯等,每日控制运动时间<1 h。⑤心理干预:患者可能因疾病影响,心理存在较大问题,部分患者因耐受性差,负性情绪严重,使化疗效果受到影响。所以,需加强护理指导,与患者多交流、沟通,发挥社会支持,分散患者注意力,提升疾病治疗信心。

观察指标: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4]评估患者癌性疲乏状况,量表包含“你是否已经累了”“是否感到过劳累”“是否需休息”等方面,各条目应用4 级评分法。0 分:无;1 分:有一点;2 分:很有点;3分:非常。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5]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包括活动能力、健康感受、日常生活、家庭支持等方面,各项评分为0~2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癌性疲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癌性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癌性疲乏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癌性疲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癌性疲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你是否已经累了 你是否感受过劳累 你是否需要休息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3 6.05±0.25 5.32±0.31 6.26±0.65 5.86±0.32 6.92±1.01 5.32±0.32观察组 43 6.02±0.24 4.02±0.21 6.25±0.54 4.21±0.21 6.90±1.02 4.21±0.21 t 0.567 6 22.766 8 0.077 5 31.658 9 0.091 4 19.016 8 P 0.571 8 0.000 1 0.938 3 0.000 1 0.927 4 0.000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QLI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SQL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QLI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QL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QL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活动能力 健康感受日常生活 家庭支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3 0.95±0.12 1.32±0.11 0.96±0.11 1.24±0.16 0.92±0.14 1.52±0.12 0.89±0.11 1.31±0.15观察组 43 0.94±0.11 1.75±0.12 0.95±0.10 1.69±0.12 0.91±0.15 1.76±0.11 0.88±0.12 1.85±0.14 t 0.402 8 17.321 3 0.441 1 14.754 2 0.319 5 9.667 6 0.402 8 17.257 8 P 0.688 1 0.000 1 0.660 3 0.000 1 0.750 1 0.000 1 0.688 1 0.000 1

讨 论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比达41%[5]。乳腺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长时间服用激素、饮酒、家族遗传史、年龄等因素有关。乳腺癌具有早期症状无特异性、病灶呈浸润侵袭性生长、病灶生长速度快等特征[5],大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较为严重。近年来临床多采用化疗方式治疗乳腺癌,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但治疗中患者易发生癌性疲乏[6-8],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所以,为保证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其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9],延续性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癌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SQL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证实了以上观点。

延续性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之一,是在现代护理理念基础上,将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改良,评估患者出院后接受的护理服务是否专业、及时、有效,并对出院患者持续给予指导和随访,延伸患者在院内接受的护理服务。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方法,以保证患者得到不同专业的连续性和协作性专业照护,是指将医院所接受的专业护理服务延续至家庭,包含经医院所指定的转诊、出院康复计划、回归社会或家庭后的持续指导和随访。此护理模式最早于1947年在美国问世,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加剧,延续性护理服务成为护理模式革新的要求之一。本研究在实施延续性护理时,不仅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而且还融入家庭访视、微信随访等,利于掌握患者出院后具体状况并进行督导,促进恢复。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家属交流,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督导实施,达到改善其癌性疲乏感和生活质量的目的。龙梅等[10]分析了122 例乳腺癌患者,结果也证实了乳腺癌化疗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其疲乏症状有缓解效果,可提升疾病预后和治疗安全性,并改善生活质量。邵莉莉[11]分析了80例乳腺癌患者,结果也证实了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知识掌握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相似,但本研究因样本量等因素局限,未探讨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状况,以待后期研究补充。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治疗的同时,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使其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得到更好改善。

猜你喜欢
癌性延续性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