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2022-03-13 10:40邱洞仙柴旭亚师小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准分子火针白癜风

邱洞仙,边 莉,柴旭亚,师小萌

(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白癜风是临床皮肤科极为常见病症,属于后天性原发色素脱失性病变,主要是由皮肤、毛囊所含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系统功能减退甚至丧失所致[1]。白癜风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为0.5%~2%,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皮肤,表现为局部或广泛的形态各异的白色斑片,甚至可导致病变区域内毛发变白[2]。白癜风不仅仅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当其皮损位于暴露部位时,还会对患者容貌、形象造成影响,使其自信心下降,社交孤独感增加,诱发愤怒、绝望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无完全有效治疗方法,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属于难治性皮肤病。随着中医学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愈发广泛,我国《白癜风诊疗共识(2018版)》[3]中指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现阶段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308 nm准分子光是近年来在白癜风治疗中普遍应用的一种光疗手段,火针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手段具有悠久历史,二者均为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优势,本研究观察了308 nm准分子光与火针联合治疗白癜风患者的疗效,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旨在探讨治疗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符合《黄褐斑和白癜风的诊疗标准(2010年版)》[4]相关诊断标准:形态各异的色素脱失性白斑,病损部位皮肤光滑无脱屑,边缘着色较深,与正常皮肤具有明显分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大多无自觉症状,累及皮损内毛发,使其脱色、变白;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黑素细胞以及黑素颗粒大幅缺失,基底层多巴染色阳性黑素细胞大幅减少;排除贫血痣、特发性色素减退斑、斑驳病、无色素痣等一系列疾病。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8~70岁;③近期未应用其他药物或方法治疗;④皮损稳定,近期无扩大或是新发;⑤无研究治疗禁忌证;⑥生命体征平稳;⑦患者精神、语言、认知及情感反应正常;⑧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异常者;②血常规、凝血功能异常者;③精神系统疾患或无自主能力者;④瘢痕体质者;⑤有过敏体质或既往晕针史者;⑥消化性溃疡等器质性消化道疾病者;⑦遵医依从性差,影响疗效判定者。

1.4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0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9~62(36.4±14.7)岁;病程(3.7±1.7)年(5个月~7年)。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7~63(36.6±15.3)岁;病程(3.5±1.8)年(7个月~7年)。2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学要求。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 患者给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操作方法:应用MEL 308 nm治疗仪(意大利DEKA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对皮损部位进行局部照射治疗,初始照射剂量:头面颈部150 mJ/cm2;躯干和四肢部位200 mJ/cm2,2次/周。若照射后出现红斑且持续2 d,则继续维持原剂量照射;若未出现红斑或是出现红斑但持续时间不足2 d,则每次照射剂量依次增加50 mJ/cm2;若患者出现水疱或是痛性红斑,则需要暂停照射1~2次,消退后再给予适宜剂量进行照射,可在再次照射时减少50~100 mJ/cm2。治疗时患者要戴护目镜以保护眼睛,连续治疗8周。

1.5.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患者给予火针治疗。选取阿是穴,将操作部位皮肤充分暴露、消毒,医者左手拿点燃的酒精灯,并靠近施针部位,右手将钨钢火针(华佗牌,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4 mm×25 mm)放置于酒精灯外焰灼烧,直至发白,快速利用腕力将针刺入皮损部位,并迅速出针,刺入深度不超过基底部,针间距3~5 mm,以皮肤潮红,但未有出血为宜。自病变外缘向中心进行均匀点刺,总点刺面积≤皮损面积80%。治疗结束后,嘱患者保持针刺部位干燥,3 d内禁沾水。1次/周,连续治疗8周。

1.6观察指标

1.6.1皮损面积 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应用点估算法对2组皮损面积进行测量。操作方法:将一张透明纸覆盖于皮损部位并描出皮损轮廓,然后将纸片放于由边长为1 mm的正方形组成的大网格尺上,网格尺上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为0.01 cm2,计算纸片覆盖面积,对于大于小方格面积一半者按一个计算,未超过小方格一半则忽略不计,皮损面积=方格数×0.01 cm2。

1.6.2生化指标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6 mL放置于抗凝试管中,经高速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 白细胞介素-25(IL-25)水平。

1.6.3生活质量 治疗前后应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该评分量表包括运动、心理、人际交往、日常活动等10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均采用4级(0,1,2,3)评分法,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差。

1.6.4临床疗效 参考《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5]对2组治疗后疗效进行评估。痊愈:各部位白斑基本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显效:白斑明显消退或是面积明显缩小,复色面积指数≥50%;有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复色面积指数<50%且≥10%;无效:白斑范围继续增大,无色素再生,复色面积指数<1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5安全性 观察记录2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事件。

2 结 果

2.12组各时间点皮损面积比较 治疗4周、治疗8周后2组皮损面积均呈现明显缩小趋势(P均<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皮损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白癜风患者各时间点皮损面积比较

2.22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IL-17、IL-25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血清TGF-β、IL-17、IL-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IL-17、IL-25水平比较

2.32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分)

2.4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白癜风患者治疗8周后疗效比较 例(%)

2.52组安全性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2例光疗后皮肤局部发红、瘙痒,总发生率为4%;观察组2例在火针后出现局部针孔发痒,2例出汗后针孔红肿疼痛,1例光疗后皮肤局部发红、瘙痒,总发生率为10%。2组不良反应经相应处理后均能缓解消退,未对研究产生影响,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白癜风发生是遗传、免疫、氧化应激、精神紧张等内部因素,以及外伤、紫外线、环境等多种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免疫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白癜风西医治疗主要是组织移植、促黑素细胞向白斑区迁移、抑制局部免疫反应,效果有限,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近年来,光疗在白癜风的治疗中得到广泛认可,其中308 nm准分子光是目前疗效较佳的治疗方法。308 nm准分子光属于脉冲气体光,有能量高、方向性强、单色性特点,光束以及光斑大小皆可调节,可以对某一部位进行针对治疗,能达到传统光疗难以到达部位,且不累及周围正常皮肤[7]。其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主要是促进皮损部位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从而诱导黑素细胞迁移[8]。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疗效已得到肯定,但起效慢,所需疗程长,费用昂贵,患者治疗依从性差。

火针疗法由来已久,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是通过将针具灼烧后迅速刺入病损部位皮肤或穴位,以达到治病祛邪目的的治疗方法,其不仅有针刺激作用,还有灸温热效应,寒热虚实证皆可实用,因此在诸多疾病中皆有广泛应用[9]。火针用于白癜风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火针对阿是穴进行针刺可调畅气机、行气通痹、疏经通络、祛瘀生新;借火的温热,在局部皮损区发挥行气和血、祛瘀化滞效应,促进皮损部位气血运行;血瘀有形之邪还可经针刺所形成的针孔排出体外[10-11]。整体而言,火针疗法可使针体的温热通过皮肤沿着针尖传导至机体内,借火助阳,在“火热”效能下激经气,振阳气,达到舒经活络、温煦血脉、促进气血运行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火针治疗白癜风能改善皮损部位微循环,提高皮肤代谢率,从而增强皮损部位营养物质供给;火针的热力效应能沿着针体到达皮肤真皮层,扩张毛细血管使其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激活机体内的应激反应以及生物酶活性,促使黑色素细胞不断向受损部位迁移;热刺激还能减低组织蛋白酶以及细胞色素c含量,提高α-促黑激素含量,以有效缓解黑色素细胞损伤;火针疗法对皮肤局部其实也属于一种损伤行为,这种行为能激活机体免疫反应,通过免疫调节抑制黑素细胞损伤[12-14]。

白癜风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因子常常呈现高表达状态,能够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对黑色素细胞造成损伤。TGF-β是机体内的一种生长调节因子,可促进Ig型免疫调节因子的分泌,可诱导炎性介质过度表达,促进炎性反应,抑制黑素细胞修复;IL-17是一种炎性反应早期启动因子,能够促进炎症因子分泌,破坏微环境平衡,从而侵害正常细胞,最终损伤皮肤细胞功能;IL-25也是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其主要介导机体内免疫及炎症反应,参与局部皮肤的炎症调节[15-16]。上述三种生化指标均在白癜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者在机体内的高表达,使局部皮肤处于高炎症状态,这一状态可直接伤害皮肤细胞和组织,损伤黑素细胞,致使皮肤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从而导致白癜风发生[17]。三者在机体内的表达越高,炎症反应越剧烈,皮肤损害也越严重。DLQI评分是评估白癜风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因为白癜风虽然不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但其覆盖于皮肤表面,常对美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白癜风极难彻底治愈,患者往往有四处求医却效果不佳经历,这都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以及社交,致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本研究将TGF-β、IL-17、IL-25水平以及DLQI评分作为评估联合治疗效果的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皮损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且治疗后TGF-β、IL-17、IL-25水平以及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火针疗法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效果显著,不仅可缩小皮损面积,还可下调炎症因子TGF-β、IL-17、IL-25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准分子火针白癜风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2940nm饵点阵激光、驱白铜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儿童白癜风的研究进展★1
白癜风遗传概率小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