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课后延时阅读活动的策略研究

2022-03-13 14:09孙怀安陈艳菊霍昕昕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延时书籍读书

孙怀安 陈艳菊 霍昕昕

(1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冠县崇文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山东 冠县 252500;3邯郸市人和中学,河北 邯郸 056002)

2017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中小学生放学早而家长下班晚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进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教育部还对课后延时服务提出明确要求: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此后,各地学校主要开展了以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组建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开展各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为学生提供了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就解决了学生以前想读而又没时间读的难题。笔者认为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也是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有效策略和重要路径。各地中小学应把组织学生实施阅读活动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内容,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 “双减” 政策,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 “会用书” 等读书观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各地中小学实施阅读活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举行好书推介会,提供阅读导航

在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中组织开展阅读活动,作为教师必须以 “立德树人” 为根本宗旨,发挥好指引和导航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让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明白应该读什么书、为什么读、哪些详读、哪些简读、用什么方法读、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而读书推介会是一种既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从 “要我读” 向 “我要读” 转变的有效途径。老师可以利用课后延时时间,组织召开由全体学生参加的好书推介会,推荐形式有两种:一是教师推荐。这是最主要的形式,我们教师要在把握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推荐能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学习的激情和动力的好书。我们教师除推荐诸如四大名著等传统书籍外,还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推荐。二是学生推荐。组织班级中好读书、读书多的学生向其他同学推荐书籍。这些学生读的书籍肯定是最符合社会发展潮流,最能反映当今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最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书籍,同时也解决了由于教师与学生年龄相差较大而不知学生喜欢读什么书这一问题。

二、以校内资源为载体,增强阅读体验感

阅读的真正目的是通过阅读让读者产生情感体验,认知、认同文中内容并最终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而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找到一个真实存在的载体,通过这个看得见的载体增强对内容的理解度。各地中小学可充分利用各种校内资源,如宣传栏、板报、影视片、图片等载体,让学生阅读载体中所展现的相关内容,以此增强阅读的体验感。例如,笔者所在校园内有 “重走长征路” 爱国教育基地,以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为起点,由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等十七块图文并茂的展板组成。课后延时时间,经常有老师带领学生重走 “长征路” ,边走边讲解长征故事,并指导学生去阅读与长征有关的文章。完成阅读后再次带领学生重走 “长征路” ,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红军战士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敬佩,让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长征精神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使他们深刻理解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内涵,懂得新时代仍然需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砥砺前行,担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的责任和使命的道理。

三、开展多种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是进行自我修养、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 “活到老,学到老” 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力、养成阅读习惯的前提。因此,组织中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必须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多种阅读形式,增强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爱好。例如,可以采取 “成语接龙” 、 “美文诵读比赛” 、 “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交流会、 “古诗词诵读大赛” 、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等形式,充分利用中小学生爱动、爱参与、爱模仿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阅读的积极性。此外,还可利用每年的特殊时间节点开展阅读活动,如利用清明节、建党纪念日、建军节、国庆节,组织学生在课后延时阶段阅读与节日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并结合自身写心得、谈体会,以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赤子之心。

四、共同阅读,师生共同成长

阅读习惯在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榜样示范下更易养成。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空间,家长和老师必须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并成为阅读榜样。为实现此目标,在课后延时阅读活动中,教师应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一个阅读的榜样和标杆。在给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后,教师要走进教室,坐下来,拿起书,认真阅读,以此带动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此书。

共同阅读具有促使师生共同成长的双重作用。对教师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而阅读正好能为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并根据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年龄和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的年龄段,广泛阅读既能不断增长知识,更多了解世界,也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走进图书馆,沐浴书香气息

当前世界各国都已把阅读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能提供大量阅读资源的地方无疑是图书馆。随着国家的发展,大多数中小学都建有图书馆,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阅读书籍。各地中小学在开展课后延时阅读活动中,也要充分利用本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教师也要对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给予推荐和指导。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有目的的阅读。比如:在教材教学中出现 “走进鲁迅” 时,我们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图书馆有选择地读一些有关鲁迅的文章,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 “爱憎分明、无私奉献” 的崇高精神。在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基础上,举办读书手抄报、读书交流会等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消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周末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校外图书馆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既培养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又可使学生的阅读变成 “悦读”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条良好的路径。

六、分享阅读记录,学习阅读方法

课后延时是学生集体学习交流、分享阅读心得的最好时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不能放任不管。随着阅读活动的展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享、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都做了哪些阅读笔记,阅读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大家在一起讨论时,老师可以适当参与,给予学生点拨。同时,学生也可以把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推荐给其他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或者以 “人物专题” “童年回忆” “成长拾趣” “触摸自然” “革命岁月” “保护环境” “艺术之美” 等内容为主题,整理自己的阅读成果,用幻灯片、绘画、制作读书卡、黑板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达到成果共享的目的。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 “阅读,不一定能让我们变得富有,但是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阅读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是能改变我们的品味和气质,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是一定可以拓宽我们生命的宽度;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的人生。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但是一定可以慢慢接近我们的梦想。” 所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用书籍的厚度架起他们人生的高度,用知识的广度托起他们眼界的宽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启智。让课后延时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让阅读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往明天的光明大道。

猜你喜欢
延时书籍读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日光灯断电关闭及自动延时开关设计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
我们一起读书吧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