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患者的生命线

2022-03-15 21:18王芳
食品与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流食胃管鼻腔

王芳

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无法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食物及水分的医疗装置。胃管有不同的材质与规格,分为口胃管与鼻胃管两种类型。其中,口胃管长约45厘米,经口插入患者体内35~40厘米。鼻胃管长约105厘米,需经鼻孔插入55厘米左右,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

留置胃管作为促进患者机体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多用于昏迷、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保证营养供给。

胃管能够减少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1)的可能性,避免因代谢反应引起的机体能量贮备降低的情况,维持正常的机体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正常。

通过留置胃管可及时为患者补充营养物质,帮助患者通过胃肠道吸收营养,补充蛋白质,增强抗病能力,对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康复过程中的健康水平尤为关键。

留置胃管属于无创操作,花费不高,作用不小。胃管的更换周期短——每1~3个月更换一次,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较轻。

对于需要留置胃管的昏迷患者而言,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与死,选择哪种治疗手段,是否采取风险较大的治疗手段,只能由其家属决定。因此,患者家属应全面了解治疗手段,对其利弊进行全面权衡后做出决定。昏迷患者留置胃管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家属需要做到心中有数,理解医护人员,做出对患者最优的选择。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胃管置入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操作胃管置入时若误入胸膜腔、气管或出现移位,则容易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如误吸、感染、气胸及死亡等。

长期留置胃管可引起鼻咽黏膜损伤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喉咙肿痛、喉咙沙哑等临床症状,增加痛苦,严重时还可能误入气道,引起死亡。

长期留置胃管可降低患者口腔的自净作用,增加呼吸道、消化道的感染风险。

长期留置胃管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受到抑制,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较以前下降。

大多留置胃管患者昏迷的时间很长,出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一直住院接受医护人员的专业照料,需要“带管”回家。这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若家属缺乏相关护理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患者极易发生如呕吐、返流、腹胀、腹泻、便秘、堵塞、脱出、移位、误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家属等护理人员应认真向医生、护师学习留置胃管的相关护理知识,如操作原理、注意事项与日常护理措施等,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准备。此外,为了帮助患者早日苏醒,做好后期康复,家属既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陪护患者接受治疗。

留置胃管后,家属或其他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和记录胃管的引流液颜色和流量,密切关注患者心率、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正确、详细记录患者留置胃管后的情况。

如果需要长期留置鼻胃管,家属可与社区医院联系,请护师定期到家中为患者更换留置胃管。更换胃管的同时应更换鼻腔通路——两侧鼻孔交替留置胃管。

家属可通过注射器在患者的鼻饲管中注入流食,包括混合奶、匀浆饮食(2)等,具体如下:可食用的混合奶如牛奶、豆漿、米汤、肉汤等;可食用的匀浆饮食如将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鸡蛋、鱼类、猪肉(瘦肉)、猪肝、鸡肉、蔬菜等打碎的糊状物。流食的温度需控制在38℃~40℃,避免温度过高烫伤患者。鼻饲过程应遵照循序渐进原则,初次鼻饲应以混合奶为主,每次可喂食50~100毫升,间隔4小时一次。患者未有不适,可从第三天开始给予匀浆饮食,每次的注入量控制为200~400毫升(匀浆+水),每日3~4次,总量控制为1500~2000毫升/日。

为患者定期翻身预防褥疮,每日以棉签蘸取温水清洁患者鼻腔,应用呋麻滴鼻液等药剂保护患者的鼻腔黏膜,使用抑菌口腔喷剂以维持患者的口腔清洁。对于患者的眼部和肛门应重点做好清洁工作,避免发生感染。

腹泻为留置胃管最常见并发症。为防止发生腹泻,留置胃管患者需要的流食应现做现用,不可提前准备出“富余量”,以确保其新鲜、无菌。鼻饲后应用温水冲管,预防因管壁残留食物而滋生细菌。腹泻严重者的家属应采集患者大便,送医院进行大便培养并对症治疗。

若出现误吸——食物或水进入气管而非食管,应立即停止喂食,为患者取右侧卧位,叩拍患者背部,尽可能使气道内的误吸物排出,并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内的内容物,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情况严重则需及时送医。

采用20毫升规格注射器,脉冲式推注温开水进行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但如发生完全性堵管,不可强行自行冲管,需立刻送患者去医院更换胃管。

3416501908259

猜你喜欢
流食胃管鼻腔
蠕动式流食喂食辅助装置
医嘱中的流食、半流食、软食分别指什么
清理鼻腔内污垢请选生理盐水
“留置胃管”真的那么恐怖吗
难吃与不能吃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留置胃管的护理体会
清洗鼻腔治感冒
为什么打喷嚏一般都连续打两个?
开心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