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探析

2022-03-15 18:24许德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科学科工程

许德成

(吉林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0 引言

发达国家工科工程教育围绕工业技术革命经历了实用导向、通识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和回归工程实践等改革阶段,同时,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教育方法多以创新性、多学科和实践为导向的方式,已经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电信工程类相关专业在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因此,国外的电信工程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并在实践基础上产出了系列学术研究成果,这也给国内高校电信工程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电信工程类专业是典型的新工科专业,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索电信工程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验与模式,紧扣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与应用并行、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新体系,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既是新工科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专创教育融合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面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电信工程类专业人才除了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特征外,更应该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业精神.但我国的“双创”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模仿与借鉴的摸索阶段,理论还不够完善,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还不高,缺少社会性的实践操作.新工科背景下,电信工程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尚未引起广泛关注.

1.1 重视程度不够

较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关注点依旧停留在学生就业上,为提升学生就业率而绞尽脑汁,导致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投入精力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没有受到重视.

1.2 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

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能够适应专业技术、科技及经济变化的时代要求,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这样才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创新性地去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打破教育模式单一的瓶颈而不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形成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但由于高校在职教师缺乏培训与实践经历,同时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

1.3 学科间壁垒严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不够完善

学科的划分在反映学术发展趋向、推动学术进步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对封闭性,导致各相近的学科不能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了学科壁垒.新一代电信工程技术应该和人工智能、软件技术及云技术相融合,课程设置应体现学科之间联系,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内容的综合性和相近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课程体系设计应强调学用结合、突出实践.教学资源应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时代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解决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1.4 缺乏学科交叉的创新实践基地,保障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有的创新实践基地大多是按专业进行设置,这就导致了实践资源的分离,对涉及跨学科和专业交叉的创新实践活动无法开展.在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以工程教育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具有新工科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发挥专业基地、众创空间、创客工作室等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能提高知识水平与锻炼专业能力的实践场所,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1.5 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特色

大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够.专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使其获得某一领域比较专业的知识体系,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使其成为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需要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增强专业教育的丰富性和实用性,实现两者合体并行,互为助力[3],从而使创业教育能够有机地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形成以创新性、多学科、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2 专创教育融合培养模式探索

电信工程类专业的知识体系是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机械电子等诸多理论体系的集合,所以在专业教学领域要不断进行拓展和外延,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创业教育也不能是简单的通识教育,而是更突出其专业特性,要从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空白、行业产品应用等方面去挖掘行业痛点,寻找方向,并通过专业技能去创新改进以期解决行业痛点.例如,一个有市场需求的电信类产品设计可能就包括电路的设计、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焊接贴装、软件代码的调试、功能的检测、外形工艺设计、产品的中试以及后期的升级改进,这些步骤的完成就要求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思维,因此,专创教育必须融合并行,才能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1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电信工程类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模式

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才能体现它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同时,强调学科专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才能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电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秉承学以致用的理念,追求卓越的精神,形成宽口径知识储备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具有多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以创新性、多学科和实践为导向的方式,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项目发掘与落地转化服务社会相结合,依托专业理论,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扶持学生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师生共创,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

2.2 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校内外师资队伍

电信工程类专业教师既要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又要做到积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类行业实践.例如,带领学生团队进行专业关键技术攻关,完成师生共创项目等.同时引入拥有创业背景和实践经历的创业导师为校外兼职导师,随时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在大力发展新工科背景下,依托学校、科技园、创业园的各类资源完成由学校专业教师、校外兼职创业导师组成的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的师资队伍建设,依托优秀的师资队伍开发出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专业化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

2.3 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该体系侧重于评估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评估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保证所有成果能够有据可查,从而能够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作出科学评价.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申请并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2)参加各类和课程相关的国家级及省级创新创业及专业类竞赛,并取得相应等级奖项.(3)深入基层或实践基地,参与企业项目技术攻关,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4)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师生共创,实现项目人才驱动.(5)成立创业团队、科技型企业或开展具体项目运营,让创业项目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创业服务社会.

2.4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训体系建设

首先,建立基于专业特色的各类实训实践平台,使其适应电信科学发展的需求.依托电信工程类创新平台,夯实学生专业知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使其掌握从产品需求、系统设计、工程开发、产品加工等一系列连贯的工业流程.其次,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其能够不局限于本学科,培养以本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的全能素质人才.最后,加强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工作,构建“教学课堂—实训平台—创客空间—大学科技园”的教学与实践平台,保证教育体系的完整性.

2.5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和专业技能大赛

通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人工智能竞赛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和以赛促改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勇于开拓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3 结语

电信工程类专业应从理念制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师资队伍和评估标准等方面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发挥专业学科的优势资源,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全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创业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设计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信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总体方案,从而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中.

猜你喜欢
工科学科工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学科新书导览】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超学科”来啦
子午工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