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探究

2022-03-16 21:22束建华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历史课程职业学校课程思政

束建华

【关键词】职业学校;历史课程;课程思政;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2-0078-03

历史课程思政要立足于职业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感悟历史文化、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历史教师为主体,打造多课程教师共同参与的历史课程思政教师团队

历史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课程在其他历史课程教学中的拓展和延伸,要达到历史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教师是关键要素,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直接取决于课程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1]

一是加强历史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岗前培训和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训练,以“学—研—教”为途径,提升历史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首先,教师要对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学习,结合史料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巧妙设计教学资源,优化课程思政的教案;要学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习优秀教师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的技巧。其次,教师通过阅读书籍或观看纪录片,充分研究史料,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点中的思政教育内容;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了解他们对历史的学习情况,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规律,因材施教,发挥课程思政的最佳育人效果。最后,教师要学以致用,将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落实于课堂教学,通过自身教授课程思政示范课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不断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是组建联合型思政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应以历史教师为主体,让思政教师积极参与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多课程教师统一思想,共同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以中职历史课程“历史上的著名工匠”模块为例,在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学习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工匠精神与制造技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二、以史料知识为主线,挖掘思政元素与历史知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知识中富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史料为主线,找到史料知识与思政元素的交叉“融合点”。“融合点”是史料知识中可以促动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事件,是进行感情升华的切入点,巧妙运用这些含有“融合点”的教学资源有助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如图1所示)。

三、以历史课堂为主阵地,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历史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优质课堂生态环境,以有效提升历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一是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课前将知识点项目化,列举出导入问题、项目主体问题、拓展延伸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问题的解决及最终评价。[2]应坚持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点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历史上的著名工匠”模块时,可以“如何认识故宫与工匠精神”为课程思政项目化教学的主题(如下页图2所示)。

二是采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教学法。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不主动、学习兴趣不浓,在历史教学中适当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历史教师需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定学生扮演角色,让其阅读大量的历史资料。这个准备过程既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相关事件发生的背景,又能让学生去揣摩历史人物的心情和展现出来的精神品质。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情绪被感染,能深刻体会到历史人物的民族担当,实现价值引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途径。

三是开展沉浸式场景教学。历史教师要开放课堂教学思维,根据专业特点、地方资源、学校特点将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带学生走进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沉浸于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境中,切身体会事件发生的场景,有利于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四、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

职业学校历史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一价值追求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相契合。课程思政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评价应遵循发展的原则,注重培养职业学校学生成为德技并修、政治素质高、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高的人才,尊重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及认知规律,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评价。评价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活动中的能力与素质表现,教师要建立学生“历史课程学习档案”,对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存档和过程性评价。终結性评价以量化评价为主,基于课程标准评价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命题要符合职业学校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开放式问答为主要形式,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袁蕴洁,苏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0):99.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3696501908209

猜你喜欢
历史课程职业学校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中韩历史课程设置比较
谈高中课改下历史课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