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载人 逐梦太空

2022-03-16 23:19曾玉梅
广东教育·高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神舟航天员

曾玉梅

热点综述: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校,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的返回舱顺利着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成功回家,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飞天”事业又一次开启新的篇章。神舟十二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全船具有14个分系统,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轨道舱配备了航天员在轨生活支持设备、交会对接敏感器等关键设备,为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做好充分准备;返回舱是飞船发射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所乘坐的舱段,是飞船的“大脑”;推进舱则装配推进系统、电源等设备,为飞船提供动力,并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姿态轨道的控制。

事实上,神舟载人飞船的跨越式发展并非一步达成,自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立项以来,神舟载人飞船通过一次又一次验证,一发又一发的成功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目前,“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均已实现。中国的空间站计划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实现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时至今日,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奠定了空间站建造任务载人飞船天地往返的良好开端。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神舟十二号“飞天”,只是精彩的“开篇”,接下来还有更为激动人心的“续篇”。仅仅是今明两年,我们国家就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继承和砥砺航天精神,一次次将中国人的名字“刻”在外空,一次次让五星红旗绽放在外太空,這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是绝美的风景。

一、经济生活角度设问

(一)知识对接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神舟十二号进行了多项国产化芯片应用改进,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实现自主可控,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

2.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工程及空间站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国家大量的财政支持,属于国家财政在科教文卫方面的支出,也是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表现。

3.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中国空间站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及后续系列航天实验的开展,离不开各参研、测控单位的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4.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并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深空探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非凡的,航天技术的发展将带动一系列民用产品的出现。

(二)材料案例

经过20多年发展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一个个“中国奇迹”令世界瞩目,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大都是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力量完成的。实践证明,航天工程具有系统复杂、技术密集、风险性大、研制周期长等特点,航天事业的成功都是全国大力协同、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的结果。进入新时代,新型举国体制既着眼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更加有利于继承和发扬航天事业传统优势,有利于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集智攻关,有利于增强发展航天事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成功的制度性优势。

【参考答案】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标志,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好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政治生活角度设问

(一)知识对接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也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2.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事业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政策措施。

3.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既是我国科技实力的展示,又表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4. 坚定制度自信,集中力量办大事。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及后续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再次证明了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技创新体制的优越性,再次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5. 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计划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空间站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二)材料案例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最大、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早在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突破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交会对接、推进剂在轨补加等一系列载人航天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十年的攻关研制,空间站已进入到在轨组装建造阶段。可以说,建设和运营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近地轨道建造和运营空间站,可以长期开展有人参与的、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能够极大地促进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空间技术发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将为人类开展深空探索储备技术、积累经验,是中国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积极贡献。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建造和运营空间站的政治意义。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努力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②既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回顾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多年来的辉煌历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已将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了航天员舱外活动,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艙活动的国家;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展望未来,人类载人航天还将不断发展,探索外空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根据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工作是研制建设载人空间站,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空间实验新平台将出现在太空,我们愿意与全世界同行,一起在中国空间站建设和运营期间,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某校拟举行模拟外交部发言人的主题演讲活动,请以“世界各国应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为主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倡议书提纲。

【参考答案】①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全球性相互依赖促使人类命运紧密相连。②采用多边主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太空,才能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③中国在探索太空方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世界各国做出了榜样。

三、文化生活角度设问

(一)知识对接

1. 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全体载人航天工程参与人员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载人航天领域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信心,凝聚磅礴力量。

2.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航天精神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我国形成“箭、弹、星、船、器”的完整体系,在轨卫星超过300颗。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在多领域广泛运用,培育了以卫星应用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点。

3. 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神舟十二号载人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先后进入中国首个空间站。我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取名自天枢与太和,寓意天地人和,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这次成功也是全体工程人员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结果。

4.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伟大的中国梦指引下,相关科研人员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已取得并必将进一步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材料案例

1. 为在筑梦太空中抢占国际空间站制高点,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人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1999 年载人航天建设“四步走”战略正式实施,20年间由500多家单位、40余万科技人员组成的载人航天团队刻苦攻关,他们聚焦世界天空难题,攻坚克难,反复验证,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骄傲的载人航天成果,现在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为人类和平开发和利用太空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科学实验中是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考答案】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载人航天团队在载人航天科学实验中自主创新、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力量。③从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激发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 关于航天梦,我们的航天英雄曾如是说:今天我站在这里,天空和星辰依然在那里。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你永远不能活在摇篮中。我们曾错过海洋,但我们不能再错过宇宙。将来我们还会走得更远,我们不是为了鲜花和掌声,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在中国的航天事业栉风沐雨、顽强拼搏、奋力创新、不断进步的几十年里,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工程、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文化和铸就了伟大的航天精神,他们用意志和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在新时代,这一精神仍会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传承好、弘扬好航天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①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体现,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②传承好、弘扬好航天精神,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为国奉献、勇攀高峰的理想信念。③激发人民群众团结一心、追求卓越的精神意志;(这里的标点符号改为句号)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功立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魅力。我们很多大国重器的名字都充满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比如“神舟”飞船字面意思是“天堂之舟”,也是“神州”的谐音;中国的探月工程及月球探测器的名字来自月亮女神嫦娥和她的宠物玉兔;嫦娥四号探月任务的中继卫星被称为“鹊桥”,在中国民间故事中,鹊桥让一对被银河分隔的夫妇能够相会,同样,“鹊桥”中继卫星为月球和地球之间的通信提供了“太空之桥”。中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被命名为“悟空”。名字源自经典小说《西游记》,人们希望探测卫星在广阔太空中找到暗物质,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大国重器的名字充满“中国式浪漫”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留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②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彰显了文化自信。③大国重器之名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梦想精神,有利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四、哲学生活角度设问

(一)知识对接

1.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是三大基本实践形式之一。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离不开我国以前长久的航天活动的技术积累,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中国空间站是中国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

4.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既要重社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每上步的实验都为下一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一步步走下去必将取得整个工程的圆满成功。

(二)材料案例

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克服太空失重的状态,驻舱生活并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些列关键技术。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动创造性。我国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不甘人后、自立自强、积极进取,正确制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通过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我国航天人几代人的艰苦拼搏,顺利推进载人工程三步走战略,建立天宫空间试验室,为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2.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在发射后6.5小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个时间比此前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等交会对接的时间大幅缩短。让我们回顾下中国航天历次太空交会对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航天太空对接的过程。

【答案】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每一次对接都为后续对接创造条件,我国航天太空对接会继续飞跃。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对未来从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航天事业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中发展壮大,实现了弯道超车。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坚持创新意识。每一次对接都是对前次对接的创新,使得我国航天太空对接一次次地取得突破。④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航天太空对接坚持突破关键技术,抓住核心问题,实现自主发展。

3.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这背后是全国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近几十年的团结协作和辛勤付出。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在发射过程中,火箭和飞船产生了共振,震得杨利伟的五脏六腑都要碎了,在痛苦的极点,他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杨利伟安全返回后,工作人员分析这种情况,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通过改进技术工艺,最终解决了问题。2005年,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中国航天人不断解决问题、完善相关的航天系统,推进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21年,聂海胜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在火箭和飞船发射升空后,他在返回舱中情不自禁地说:“感觉真好!”目前三名航天员已按计划开展空间站各项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原因。

【答案】①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我国航天事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们近几十年的团结协作和辛勤付出。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载人航天方案、技术都是从载人航天科学实验中积累、总结、探索出来的,并在航天科学实验中不断检验技术、发现问题,进而加以改进完善。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国航天人不断地超越自身,把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4. 中国天宫空间站包括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五个模块。各飞行器既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是发射入轨的第一个空间站舱段,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的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 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地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目的是验证空间站建设和运营关键技术是否成熟,并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和利用开好局。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构建天宫空间站的。

【答案】①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備的功能,我们应当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把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分步、有序推动空间站建造。②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做好空间站建造各部分、各个阶段的任务,为建成中国空间站打下坚实基础。

5.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国家强盛的基础。自从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今,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载人航天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②载人航天精神立足于我国载人航天的科学实验,在总结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经验、研究破解载人航天科学实验难题中形成发展。载人航天精神成为激励航天人攻坚克难、勇攀科学高峰、取得科学实验卓越成果,证实了这一精神的真理性和实践价值。

责任编辑 李平安

2799500783314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神舟航天员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
“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天宫之旅
我是小小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叔叔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