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路径探析

2022-03-16 00:47张媛媛
旅游纵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冰雪旅游冬奥会

张媛媛

摘 要:2022年北京“冬奥热”,再次使冰雪旅游进入大众视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例,浅析冬奥会背景下,如何通过提高产品创新活性、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内外竞争对标学习、强化人才培养等措施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新时代的高速发展,进而拉动黑龙江冰雪旅游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冬奥会;冰雪旅游;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3月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22年北京冬奥会掀起了新一轮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及冰雪项目的投资热潮,尤其是冰雪旅游重新进入大众消费视野,使冰雪旅游消费、服务备受关注。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进入新的行业发展赛道,省内冰雪旅游逐步回暖,预计2022年将迎来新的发展。

本文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分析中国冰雪旅游行业消费数据与国家对于冰雪行业的宏观政策,针对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应对措施,力求实现“同业弯道超车”,助力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

我国冰雪产业主要以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最具代表意义,从1951年国家首次提出在东北和华北开展冰上运动,到2002年杨扬代表中国在第十九届盐湖城冬奥会获得我国首枚冬奥运会金牌,冰雪产业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并得到一定的市场认可度,进而激发全民大众对冰雪旅游的浓厚兴趣[1]。2013年是我国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同年中国奥委会也正式向国际奥委会申请承办2022年冬奥会,并于2015年申请成功。我国陆续出台相关行业政策鼓励支持发展冰雪产业,并提出冰雪行业要大众化、融合化的发展举措。而冰雪旅游就是冰雪产业的重要衍生物,属于生态旅游范畴,它以地方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气候和文化为辐射点,通过旅游消费、服务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第三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一项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

1985年,哈尔滨隆重宣布将每年1月5日定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为期一个月,自此拉开了冰雪旅游的新篇章。历经36年的持续发展,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成为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冰雪文化旅游活动[2]。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哈尔滨市政府凭借其地域冰雪优势,推出以冰雕、雪雕为主的艺术工程,展示了哈尔滨的冰雪旅游魅力[3]。2021年12月25日,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试营业开园迎客,其将曾经冬奥会举办国的代表性建筑在园区内深度还原,将冬奥会与冰雪文化元素相结合,同时融入多项与体育相关的游乐项目,献礼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显示,在2021年高人气冰雪乐园排名前10的景区榜单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稳居国内榜首。

(一)旅游产品创新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满意度不高

一方面,冰雪大世界旅游产品和配套服务开发速度滞后,与当前大众消费水平与消费理念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消费产品、娱乐设施、餐饮服务及品牌文化宣导还不能完全满足冰雪消费的回流和消费升级等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此外,冰雪旅游存在冷热不均的情况,导致产品供给仍然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

另一方面,由于地区产业經济的发展落后,黑龙江省虽然具有丰富的冬季旅游资源,但没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服务休闲餐饮、生态历史等方面未能做到与冰雪旅游资源相结合,对于冰雪产业的配套设施建设跟进力度不足,导致冰雪大世界的发展因缺失配套设施而受到了极大限制,使得游客旅游体验不佳。尤其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作为多数运动员训练基地的黑龙江省仍然存在交通不便、训练设施不齐全的尴尬情况,导致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大大延缓[4]。

(二)对冰雪大世界的支持力度不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冰雪大世界的发展现状是经济分化严重和政府政策导向的畸形缩影,二者没有发挥好对冰雪旅游在内的第三产业经济的服务和带动作用,以至于对冰雪大世界的支持力度不够。

首先,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引擎,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承接作用。然而,哈尔滨对基础产业经济的重视度,远远高于第三产业经济,致使该市出现了严重的区域经济“两极分化”现象,限制了冰雪大世界的发展。其次,政府层面的资源分配与政策导向也直接影响了冰雪大世界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哈尔滨对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以口号代替行动”的阶段,没有切实提供人、财、物、法、环等方面的相应保障举措,使更多的优势资源投入到第一、二产业经济发展中,导致冰雪大世界内部支持力度不够、外部吸引力不强,冰雪旅游发展浮于表面。再次,基础产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没有形成规模化经济圈和建立起以投资和消费为中心的平台资源,不能为第三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导致基础产业经济的实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边际效益呈现衰减态势,从而削弱对冰雪大世界的支持力度,给冰雪旅游带来不利影响。

(三)国内外竞争对标不强,缺乏市场主体竞争力

首先,冰雪大世界在国内外竞争对标分析和学习方面缺乏动力,导致整个产业链对全球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拉动力不足。根据对冰雪消费大数据的调查分析,国内游客境外冰雪旅游目的地,排在第一位的是俄罗斯,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日本和韩国[5]。由此可见,冰雪大世界面临的竞争其实不光是与国内其他地区之间的竞争,还包括与海外其他国家的竞争,但对国外冰雪景区缺乏足够的实地调研和分析,直接影响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导致其与国际市场的差距较大。因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发展更多的是依托于国内消费,而缺乏国外游客消费。

其次,随着国内新兴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快速发展,借助“奥运热”发展起来的河北张家口、毗邻的长白山滑雪场、长春冰雪大世界等国内冰雪旅游景区及冰雪旅游产业都给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在区域位置的优势下,形成半路合围,导致从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北上到黑龙江旅游的人次明显下降。

(四)未有效解决“吸引人”与“留住人”两个矛盾体的关系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借助省内冰雪旅游资源与地方文化特色,一定意义上解决了“吸引人”的问题,但是没有切实解决好“留住人”的问题。这其中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大量本土人员向经济活跃地带,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迁移;另一方面是外部优秀人才因距离哈尔滨较远和近几年大批量产业南移而出现留人难的问题,使哈尔滨成为人员流失较快的城市之一。冰雪旅游服务的核心在于消费者满意度的提升,主要注重精细化工程和精品项目的打造,而冰雪旅游项目开发取胜的关键在于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黑龙江省内的人才待遇和人才政策均存在不足,导致大批优秀的冰雪能工巧匠和冰雪运动型人才转行或流失,致使冰雪旅游产业出现后续发展动力不足,也导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处于不利地位[6]。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资源投入与冰雪产业发展同步并举

经济重心南移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黑龙江省需要认清发展态势,就如何充分发挥好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优化省内产业经济结构,让冬季冰雪旅游发展成为省内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第三产业“复兴”带动国内国外消费资源回流,进而拉动省内经济发展。其次,需要加大优势资源投入,从人、财、物、法、环等方面进行倾斜,一方面为大力发展冰雪旅游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用好用活省内资源,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上”。再次,需要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构建规范、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作为核心职能机构应担负起主要的领导责任,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冰雪旅游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并为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鼓励各行各业向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投资投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二)提高旅游产品创新活性,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感动客户工程

首先,以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冰雪旅游产品新发展,如加大冰雪旅游的改革力度,平衡冰雪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冰雪旅游产品等。同时,要着眼于当前特殊阶段的发展需求,特别是要持续推动冰雪旅游产品满足大众化需求,关注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注重对消费者微生活空间的打造。

其次,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方服务水平,借助冬奥会的流量资源做好“引流入哈”的服务保障工作。例如,2021年9月,哈尔滨地铁2号线冰雪大世界站开通运营,为游客增添了便利,同时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地图导航来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方便游客出行。以此为前提,补齐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是实现“引流入哈”的重要举措,政府要加大对冰雪大世界周边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酒店、餐饮、娱乐等接待服务设施,避免出现高价消费和高价宰客等现象。

(三)对标学习,提高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主体竞争力

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按照全球竞争的需要走冰雪旅游国际化之路,坚持国内和国际的对标学习和相互促进,促进冰雪旅游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构建适应现代潮流发展的冰雪旅游产业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90后”甚至“00后”将成为新时代冰雪旅游的主力军。首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可以学习周边邻国冰雪产业发展的创新点,以俱乐部形式承办业余冰雪体育竞技或模拟北欧风格建筑,让国内消费者不用出国就能体验异国风情。其次,学习国内其他冰雪旅游的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新媒体的巨大流量,用好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官方账号宣传,构建网红打卡圣地,邀请知名人士或旅游博主进行宣传。再次,在对标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冰雪+战略”的创新旅游新业态,增强“冰雪+文化”的品牌竞争力,开展“冰雪+体育”的产品多元化,不断提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四)制定人才体系政策,“吸引人”与“留住人”双管齐下

在冰雪旅游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中,科學规范的管理是冰雪旅游经营的核心,冰雪人才是发展冰雪旅游的基础保障和后备力量。即便在工业化4.0时代即智能化时代,贴心的温暖服务依然是赢得游客口碑的有效方式。因此,黑龙江省要加快制定人才储备战略,制定“一篮子”的人才优惠政策,既要做到能吸引人,更要留得住人。

首先,冰雪旅游属于高度集群产业,需要的是全方位、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原始单一的冰雪竞技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冰雪旅游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因此,政府一方面要积极与本省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依托黑龙江省冰雪职业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等,培养冰雪运动和管理维护等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从外省市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引进国内国外冰雪旅游发达区域的综合服务型人才的力度,解决现阶段的人才短缺问题,并建立“传、帮、带”的人才储备梯队。其次,应加大资金投入,构建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留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实现“成本”到“资本”的意识转变。安居方能乐业,人才入户、子女入学等人才引进和留用的政策要落到实处,有效解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乐业,更好地服务于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

黑龙江作为国内冰雪旅游文化的资源大省,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更有历史悠久的人文底蕴。本文从冬奥会出发,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例,分析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进而探究黑龙江冰雪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即通过对标学习、融合现代科技元素,打造精品冰雪旅游项目和服务,实施“人才+创新”双轮驱动发展的模式,不断拓宽旅游发展渠道,打造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国内冰雪旅游业的领头羊地位。同时,以政府人才培养政策为导向,以产学研为基础,强化人才智库保障工程,共同实现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孙晓霞.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历届冬奥会成绩分析[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20:33-35.

[2] 刘岿威.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45-47.

[3] 敖长林,李凤佼,许荔珊,等.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冰雪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0(1):44-54.

[4] 吴迪,姜燕,王继雅,等.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推进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4):13-14.

[5]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新成就 新特征 新趋[EB/OL].(2021-01-05)[2021-12-15].https:// weibo.com/ttarticle/p/show id=2309404590087760380198.

[6] 张贵海.竞争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20(5):1-5.

1517501705286

猜你喜欢
冰雪旅游冬奥会
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哈尔滨冰雪旅游提升策略研究
雪乡游客调查后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反思
提升海林林业局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文化遗产视角的冰雪旅游开发探讨
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申办冬奥会对张家口的经济影响
张家口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感知及其参与意向研究
冬奥会中我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