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下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作用机制研究

2022-03-16 00:47谢涛贺鸣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作用机制生态文明建设

谢涛 贺鸣

摘 要:新发展理念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绿色发展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问题,与此同时坚决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被提升到空前的战略高度。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服务为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是其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发展和新要求,选取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为研究对象,梳理目前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风险预警、过程监督、安全抵御、跟踪反馈四个方面提出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制,促使政府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48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资源严重匮乏,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急剧加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越来越严重,人们对新鲜空气、清洁饮用水、安全食品和舒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陕西省近五年发生大约170件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如宝鸡市清姜河污染、渭南有害气体泄漏、陕北地区地表植被破坏、汉中市违规排污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在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特征要求加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审计,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约束效应,快速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长期目标中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优势,致力于打好防污治理的攻坚克难战,同时制定专项措施,聚焦于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精准治污三大方面,致力于打好防污治理的攻坚克难战,突出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精准治污,加快步伐打造健康新陕西,进一步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提升。

从理论层面来看,在生态文明建设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审计理论的深度挖掘,有利于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内涵,加强国民对环境审计的认知。从实践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实施可以有力地监督政府机关和企业是否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具体条例,尤其表现为在防污治理的过程中有无承担相应的责任、实行督促作用、落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流程措施。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视角下审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分析为基础,分析审计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内涵;其次,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发展和新要求,梳理目前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风险预警、过程监督、安全抵御、跟踪反馈四个方面出发,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作用机制。

1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审计是维护生态环境关系和协调经济建设发展的新兴领域,专职审计机构依法监督、评价和鉴察生态环境的建设、修复、保护和破坏情况,从而使经济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1.1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发展现状

目前陕西省在区域发展中,尝试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审计模式促进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初步建立了新发展理念下以政府审计为主,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为辅的生态文明建设审计新形势。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站在一个宏观的、全局的、世界的角度去思考区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之间的关系,促使在环境保护审计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是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工作规范、报告制度及工作协调机制。

三是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及工作质量。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审计方面的工作涉足较晚,专业人才紧缺。随着陕西省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储备工作的深入,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是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使得各层领导干部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效促进陕西省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陕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可以看出,目前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2.1 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陕西省区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应在秦岭生态特性的基础上,起到调节与推进作用。但是,站在陕西省目前的实际情况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尚未落到实处,经济建设发展仍处于“高消耗、高污染”的恶性循环中。而其根本原因是各地方政府的领导层并未充分理解新发展理念,为加快经济增长不惜严重损坏生态环境,无法确保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审计活动顺利實施。

1.2.2 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工作体系不完善

第一,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目前还停留在初始时期,容易被经验与技术等短板因素所限制。在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审计理念、思路、方法等明显滞后,既无法保证审计的效率,也无法控制审计的支出,这与生态文明建设审计成效性背道而驰,无法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进程中,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与生态评价指标存在很大差距,这给审计人员开展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成效。

1.2.3 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第一,从目前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工作的各项成果综合来看,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各项政策表明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高度重视,然而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还没能够形成相对完善的保障机制。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态环境方面进行的审计活动;二是督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生态管理合规性、有效性的落实情况。政府若仅出台政策,而不开展后续督察跟踪,显而易见不能做到对审计独立性的保证,因此结果也会引发不满。由此可以得出,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亟须外部的有效监督。

第三,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审计涉及经济学、环境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复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建立多方协同审计的模式,通过对审计人员开展专业生态环境知识培训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作用机制

审计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其可以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独立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涉及各级地方政府、生态环保和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审计的独立性可以使该项工作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影响,能够客观、公正、及时地介入和实时跟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从第三方的角度出发,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

二是专业性,审计工作有着成熟健全的组织体系、专业队伍、工作机制、技术方法及审计准则予以保障,能够确保审计过程的“行之有据”和审计结果的“言之有效”,所以审计能够以专业的视角和工作方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评价,及时充分揭示和查处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各种问题。

三是综合性,审计业务涉及多领域、多层级,可以综合分析生態文明建设投入产出关系,全面监督陕西省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利用,以及其对宏观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系统分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全方位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监督,系统反映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风险预警

审计凭借其强制力和震慑力,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陕西省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和阻碍,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首先,审计揭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从个别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分析,从制度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及完善建议,从源头上预防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其次,审计以其全局性、宏观性的特性,对所掌握的大量数据、资料及项目现场等情况进行分析比对和信息挖掘,重点关注局部性问题,从而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与潜在风险,及时向相关部门预警,从根本上预防趋势性问题的发生,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止其演变为全局性问题。最后,将审计结果作为相关部门考评追责的依据,公告审计情况,警示震慑违规行为。

2.2 过程监督

审计的首要职能是监督,通过发挥专业优势,独立地对生态文明建设从宏观到微观各个方层级进行监督检查、问题揭示。

一是宏观方面,审计可以站在全局和整体的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领域、薄弱地带,深刻揭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管理漏洞、体制机制障碍和规章制度冲突缺失等问题。

二是微观方面,审计能够揭示生态文明建设具体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成效及制约因素,以及各级政府和其职能部门、各社会经济主体等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可以精准地捕捉到企业在存续期间对生态、环保等产生的负面效应,对加强企业质管水平、增强防范意识及平衡经济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起到直接影响。

第一,多途径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公众的舆论作用,对企业施加压力,促使其尽快整改,并及时公开透明其改进情况。

第二,仔细分析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迅速出台相关帮扶措施,对问题进行重点督察和跟踪,形成长效的问责机制,妥善解决各类问题,提高公信力。

第三,促进各部门共同协作,组建审计队伍,充分利用审计部门的专业优势,建立与纪委、公安、财政、监察等各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加强对问题的纠偏和监控,实现动态化、常态化管理。

2.3 安全抵御

安全抵御功能是审计利用自身的行政处罚职能,对全陕西省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即在自身工作以外,还可以与相关部门职能相配合,将调查得出的问题移交公检法及其他相关部门,通过这些专职部门来对问题行为进行处罚。

2.4 跟踪反馈

为了对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审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为辅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跟踪反馈工作体系。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过程中,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政府审计主要是评估企业环保政策的落实进度及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内部审计鼓励企业从根本原因开始控制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积极规范企业的管理模式;民间审计应集中于跟踪和反馈企业的资本使用、社会效益、经营影响等情况。

3 结论

本文结合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建立真正权威的通用审计体系,从而实现新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工作的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意识,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全过程的监管职能,积极与生态文明建设各方的审计诉求对接,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爱国.环境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与体系重构:兼论生态文明审计的本质内涵[J].理论学刊,2019,(5):49-55.

[2]王爱国.关于生态文明审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东岳论丛,2017,(10).

[3]徐薇,陈鑫.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发展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8,(6):3-9.

[4]王帆,谢志华.政策跟踪审计理论框架研究[J].审计研究,2019,(03):3-10.

[5]魏明,席小欢.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研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4(6):56-65.

[6]苏孜,王俊锋.我国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8,(6):1-13.

[7]沈啸岗.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实践与借鉴——基于审计署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公告的分析[J].金融纵横,2019,(1):8.

[8]王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17,(2):21-24.

作者简介:谢涛(1979-),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执行院长,副教授,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管理会计、企业战略与绩效管理、内部控制;贺鸣(1990-),女,汉族,陕西彬县人,硕士,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审计课程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企业治理。

2367501705244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作用机制生态文明建设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冠心丹参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