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企业环保管理中的应用

2022-03-16 11:14黄文平杨庆南
关键词:设备信息化系统

黄文平, 杨庆南

(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135)

0 引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对“建设数字中国”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信息化发展。环保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环保监管效能的重要途径。随着排污许可制度的推行,国家对排污企业的监管越发严格。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体,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其环保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以往采取的粗放式环保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环保监管要求。对此,企业应采取科学的环保管理方法满足新形式下的环保监管要求。

大兴机场建立了环保管理平台,将环境监测纳入机场的日常管理中,逐步向绿色机场转型;金隆公司建立了环境预警系统,给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某石化企业采用数字化环保管理系统,取得了较好的环保管理成效。这些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本文以某大型船舶维修企业的环保信息化系统建设为例,分析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排污许可管理的要求,为其他企业的环保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1 企业环保管理现状

当前,企业对环保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大多采用末端控制的粗犷管理模式,缺少信息化手段,环保工作耗时费力。很多企业虽然已建立环保管理体系,但其环保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环保意识不强。企业管理者对环保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环保工作多是被动开展的,通常止步于问题发现,整改速度缓慢,且不够深入。

2) 专业化水平不高。环保工作涉及众多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涵盖水、气、声和土壤等多个环境要素,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企业大部分环境管理人员非环保相关专业出身,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环保工作经验不足,管理水平有限。

3) 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通常不独立设置环保部门,相关业务多由其他部门兼管。环保管理工作多采用跨部门协同完成的方式开展,部门间的工作分工不够明确,工作制度、监管职责和奖惩措施等均有待进一步落实、完善。

4) 精细化水平不高。环保工作多采用粗犷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全覆盖。环保档案资料繁多,企业通常未能做好分类整理和保存工作;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和原辅料使用等环保台账要求不一,数据量大,企业难以准确统计台账所需数据;环保设备运营往往缺少有力监管,管理者难以及时发现环保设备存在的异常状况。

2 企业环保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

建设环保信息化系统,有助于改变企业环保管理现状,可有效解决环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升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

2.1 功能设计

该系统主要分为大屏看板和后台2部分,共涉及8个功能模块(见图1)。大屏看板主要将企业各类环保管理数据可视化,方便管理者实时了解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后台是数据录入、查询和分析入口,为大屏看板提供数据支撑。大屏看板与后台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

图1 企业环保信息化系统总体功能框架图

2.1.1 大屏看板

大屏看板可灵活展现企业各项重要日常环保管理数据,如连续达标排放,环保设备运行统计,环境监测超标情况,环保问题统计,产品的产能、原辅料、污染物排放量和监测进度等同排污许可要求的对比情况,可对环保问题整改进度进行快速查询。绘制在线监测浓度变化趋势图,可及时展示超标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环保地图”可实现对企业风险源、环保设备、“三废”排口和雨污水管网等基于地理信息分布的信息的分类监控;视频监控可远程监管企业重点区域和重要环保作业环节,实时查询企业环保作业情况,便于对突发的环境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并进行有效解决。

2.1.2 环保档案

档案管理在企业环保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环保档案涉及证照、环保手续、突发环境应急、巡检督察、处罚投诉和“三废”管控等多种类型的资料。通过建立电子文件夹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按年度和项目进行建档留存,方便日常管理。企业可及时、准确地将相关资料上传给系统,自查环保手续是否完备。

2.1.3 排污许可管理

根据企业排污许可证登记信息建立环保基础数据底库,便于针对性地核查和分析对比排污许可管理要求。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证后管理,在线记录日常生产、运营和排污数据,通过抓取与生产、排污有关的数据和关联分析,智能生成符合要求的管理台账和执行报告。

2.1.4 环保检查

可分级、分类查询环保检查问题和整改进度,通过企业微信小程序等技术手段实现内外部环保检查的线上操作和企业微信内的提示消息推送,实现从问题发现、提交、审核到整改确认的全过程管控和闭环管理。

2.1.5 环境监测

将废水和废气在线监测数据传输给系统,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全天候实时监控,自动对标污染物排放标准,将排放标准限值的80%作为企业内部排放的预警限值,及时发送数据超标预警和报警提醒;通过批量导入工具将手工监测数据上传给系统,关联排污许可要求,自动统计监测进度,录入超标因子超标原因,实现对超标事件的闭环管理。

2.1.6 固废管理

通过手机端采集固体废物的基本信息,线上提交入库申请和完成入库确认,轻松掌握固体废物的产生部门、产生工艺、贮存场所和处置情况等信息。系统支持一键导出月度、季度和年度台账,对固体废物产生、入库和出库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

2.1.7 环保设备点检

通过扫描设备的二维码对环保设备进行点检,录入设备的运行参数,将其传输给系统之后,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点检周期,智能筛选出逾期未检设备,对逾期未检或设备异常事件进行报警和后续跟踪管理。可分类统计和查看厂区内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控环保设备的维修维护状态。

2.1.8 重点环节监管

对于重要作业排污环节,操作人员线上申请作业,线上结束作业,实行“谁作业,谁申请,谁闭环”,实现自我闭环管理。

2.1.9 宣传培训

定制化罗列与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行业技术规范、环保科普和警示案例,定期发布各类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计划,建立企业特色资料库,供环保人员随时下载学习。

2.2 建设经验和亮点

2.2.1 建设经验

将环保信息化应用到企业环保管理工作中,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种创新。下面主要从4个方面总结环保信息化系统建设经验:

1) 需求分析阶段。环保信息化系统的顺利建设依赖于“环保管家”多次的线下检查、调研,由专业团队收集并整理企业存在的环保问题,提炼企业环保管理需求和环保管理痛点,形成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和系统主体功能设计说明书。需求分析和主体功能设计在与企业各条线管理人员反复沟通确认之后才启动。调研期间,多次组织召开多方会议进行沟通论证,以免偏离预设目标。

2) 系统设计阶段。全面梳理企业环保业务,制定配套的环保管理制度,厘清各部门的管理职责,设置专人专岗。将环保业务流程标准化,绘制流程图,配置好角色权限,规范全口径环境数据指标体系,如监测数据统计范围、各环境要素数据导入格式规范、超标预警规则制定、环保检查问题状态判定和环保设备巡检详情展示模板等。优先设计主要功能,优先解决企业环保管理痛点问题。

3) 测试培训阶段。该阶段作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前的最后一道关口,要进一步确认系统的功能、各环保业务和系统的稳定性。事先对环保业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业务人员对系统的广泛参与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记录跟踪并限时整改,实施闭环管控。

4) 系统应用完善阶段。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系统初步上线运行之后,需逐项梳理核对基础数据,确保无误。及时反馈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一时间向用户通报,形成系统应用与功能完善的良性循环,取得用户的信任,调动用户的使用积极性,推动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2.2.2 建设亮点

1) 系统集成化。将排污许可信息、环境监测、环保管理台账、环保档案、环保检查和固废管理等数据统一纳入系统中,通过数据关联,采用大屏看板对企业环保管理和运营成果进行多维度展示。

2) 监管智能化。将污染物排放、设备巡检和自行监测纳入预警体系中,借助监测和巡检手段,当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预警值或设备状态为异常时,系统自动发送提醒信息给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作出响应,最大程度地消除风险。通过收集大气、水、噪声和土壤等监测数据,提供数据曲线变化趋势分析和管理,为管理者后续的操作提供依据。

3) 资源共享化。环保管理涉及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多个部门,将环境监测、环保设备巡检、环保检查、环保档案和工业固废等纳入常态化管理中。通过信息化系统,将生产操作、管理、污染预防和控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企业内部生产与环保的信息共享。

4) 指标可视化。利用GIS地图和图表展示,收集监测数据、污染物排放、原辅料使用、监测进度和环保检查整改进度等指标数据,以集中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多元展示,做到一目了然。

3 环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成效

该系统已于2020年在上海某大型船舶维修企业得到成功应用。该企业作为重要排污监管对象,环保治理是其转型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环保信息化系统上线运行之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企业的环保管理现状,促进了企业的绿色转型,其环保信息的覆盖面、获取速度、有效性和准确性有了新的保障。

1) 新的宣传培训方式能提升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便利性,使企业的环保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喷涂作为船舶维修作业中的重要环节,是重点污染物排放管控对象,通过自我闭环管理,能强化环保责任意识;资料库可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引,为企业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提供专家库指引服务,提高企业的环保管理专业化水平;将环保检查业务流程数字化,可有效梳理整合业务流程,缩减不必要的中间过程,简化线下审批确认流程,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和物力浪费。

2) 问题整改工单线上流转,件件留痕,可追根溯源,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可传递环保压力,层层担责,有助于建立以数据为依据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将“管结果”转变为“管过程”,改变末端控制的粗狂管理模式。

3) 通过对大量实时、准确的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和关联性分析,智能生成满足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的台账和相关报表,大大减少线下人工统计和计算的工作量。

4) 建立“云”文件夹对档案资料进行细分管理和保存,通过关键字即可实现全局搜索,实现资源互通互享和集约化利用。

5) 将监测数据和设备运营管理纳入系统预警体系中,可及时掌握超标信息和设备异常情况,企业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4 结 语

本文通过对企业环保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建设了环保信息化系统,阐述了该系统上线运行之后给企业环保管理工作带来的帮助。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环保信息化系统是企业开展环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工具,能帮助企业较好地完成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工作。该系统能促进企业自主进行环保管理,实现对环保大数据的精细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及数据资源共享,加强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智能监管。

目前,该系统的智能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后续可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识别等技术,发现厂区环保作业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结合气象参数对监测数据进行历史趋势分析,为重污染天气下的减排提供决策支持。此外,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构建生产与生态的环境共享平台。

猜你喜欢
设备信息化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品“助读系统”之妙
调试新设备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