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龙”地名的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2022-03-16 09:40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化

朱 锋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教务处,河南 开封 475004)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1]3。我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因而地名众多,地名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从地名的来源看,地名的生成和演变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地名最直接的作用是定位和指向。其成因,莫不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有关。很大程度上,地名是人们对大自然认识、适应和改造过程的一个重要阐释。在地名产生和演变的过程中,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尤其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地名的生成和演化。

作为一种地名文化现象,“龙”字在我国古今地名专名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龙”地名承载的文化内涵,跟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一、“龙”地名的总体概况

纵览我国各类地名可以发现,“龙”地名在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历史文化比较丰厚的古都。如,以北京为代表的众多古都,保留着许多带有“龙”的地名。粗略统计,北京就有二百多个。其中,有的是街巷胡同,如龙头井街、龙家胡同、上龙巷等;有的是乡村镇,如青龙桥镇、龙背村、龙湾屯等;有的是名山胜水,如九龙山、蟠龙山、龙骨山、大龙河、龙潭湖、白龙潭等;还有的是寺庙宫观,如龙王庙、龙泉寺、回龙观等。

位于中原地区的开封,因其“八朝古都”之地位,“龙”地名影响很大。如龙亭、龙亭区、龙亭湖、龙亭(东、西、南、北)路、双龙巷、卧龙街、龙虎街等,地名源头均属于古地名。而郑州市不少带“龙”字的村、街、路,但大多数是由古地名衍生出来的新地名。如五龙口、五龙口新村、五龙口南路,龙湖、龙湖镇、龙湖广场、龙湖大道、龙御名郡、龙香苑,龙子湖、龙子湖(东、西、南、北)路,龙飞路、龙兴街、龙吟街、宇龙街、新龙路、新龙地铁站,等等,大多属于新地名。

地处黄河流域西北区域的兰州,“龙”地名专名中属于高频词。以“龙”命名的地名多达40多处。以此为依托,衍生出来的以“龙”命名的公司企业有100余家。

在西南区域的重庆,“龙”地名也不少见。如龙溪镇、化龙桥、小龙坎、望龙门、九龙坡、龙头寺、黄龙寺等。一些学者认为,“龙”是古代巴人的图腾。如邓少琴先生指出:“蛇在殷世,则以‘龙’称之,……象巨口长身之虫,盖即‘巴’字。龙为神化之巴,无可疑焉。”[2]6揭示了重庆地区古地名中高频度出现“龙”字的根本原因。

据《全国乡镇地名录》统计,1985年全国乡镇地名中带“龙”字的地名总数达到2367个,仅广东省就有442个。这还仅仅是乡镇地名,加上其他的街巷、行政区域及山、河、亭、台、洞等等,“龙”地名数量更是惊人。

可以看出,不仅是中原地区,连西南、南方地区,包括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龙”地名都占有相当的数量。从历史发展来看,“龙”地名中的古地名持续存在,新地名也不断产生。代代相传,文脉绵延不断。

二、“龙”地名呈现的不同形态

“龙”地名的成因多种多样,但经过梳理分析不难发现,“龙”地名的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自然地形地势而得名的“龙”地名

这类地名,主要强调外在的形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神圣的图腾。龙,可上九天腾云,可入湖海逍遥。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因而,自然山水,凡与龙的形象有相同相似特征的,人们都会以“龙”来命名。

河北山海关的老龙头景区,是明长城东部起点。得名的原因容易理解: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走过大漠,跨过群山,一路东进,从燕山山脉蜿蜒而下,直冲入海,老龙头这个地名便水到渠成。

依据民间习惯,两条河或多条河流的交汇处叫龙口。数千年前,或者更早,在山东龙口“界首河、隋家疃河、吕(家)疃河三水……汇流入海”口的宽阔海域里,栖息着蜃龙。由于蜃龙在此频繁吞云吐雾,喷水嬉戏,龙口海域就成了海市蜃楼的主要发生地和多发地。老百姓称这样的地方为“龙口”。山东龙口的地名源头,正在于此。

香港地名九龙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因其自然环境而得名。该半岛北端有九条山脉横陈,山脉虽不大不高,却走势如龙,九座山,就像九条龙,以龙喻山,称为“九龙群峰”,又称“九龙半岛”。二说,九龙为皇帝命名。南宋小朝廷被元兵追迫流落至此,陆秀夫等大臣常常拥宋帝登临山岗上的巨石,眺望鲤鱼门海口,盼勤王之师。传说宋帝某日登石,见四周青山群立,便对群臣说:“八座青山,每山一龙,是八条龙。”陆秀夫在旁答道:“陛下贵为天子,亦是一龙。”宋帝点头。于是便有“九龙”之说,后来便把这地方叫作“九龙”[3]76-77。综合分析,第一种说法应该比较可信。因为民间传说,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民间的附会,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但可信度不高。

山东省莱芜市大王庄镇龙亭峪村,因处在山峪中,村旁有河弯如龙,称白龙河,河边建有龙王庙,龙王庙高居潭的上方,远远望去如阁楼挺立,故1922年该村把原名山下村更改为龙亭峪村。由此,衍生出了白龙潭、龙王庙、龙亭峪村三个地名。

黑龙江名称最早见于《辽史》,因江水色黑,其形若龙,故名黑龙江。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清朝时的黑龙江将军而得名,知之者甚少。

五龙口,是太原迎泽区文庙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一条交通干道。东西走向,全长1.5公里左右,宽达20米上下。在五龙口西段北侧20—30米处,沿北同蒲铁路东侧,有一潭积水,五龙口这个名称,便和这潭积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地人祖辈相传,说这潭积水早年本是一片洼地,和太原城东部边山的五条山沟(殷家沟、郝家沟、大枣沟、小枣沟、耙儿沟),脉通络连,每逢夏秋雨季,雨水和山洪,沿着五条山沟注入洼地,酷似五龙吐水。这样,年复一年,积少成多,便形成了这潭积水。人们根据这种自然地理形态,把五条山沟比作五条龙,给这一汪积水的洼地取名“五龙口”。久而久之,演变为一个地名。此外,江苏古城苏州有龙潭、龙须桥、卧龙桥、护龙街、五龙泾、五龙桥、大龙港等,皆与水有关。其中五龙泾、五龙桥,其来历与山西五龙口完全一致。

因为火山喷发形成的五湖一河,黑龙江黑河的“五湖”成为五大连池,“一河”成了石龙河。云南昭通鲁甸县有石龙河,四川巴中有石龙河,山东省潍坊市有石龙河,平顶山因有石龙河流过而在1997年设立了石龙区。山东青岛、贵州铜仁、安徽六安等地都有石龙之类的地名,如石龙沟、石龙坑、石龙头、石龙洞、石龙村、石龙乡、石龙河村等衍生地名。

不仅是自然山水,哪怕是人文景观,人们也很善于从中挖掘“龙”元素的特质,予以命名。位于江苏南通的余西古镇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因城廓设置形似龙,又名龙城(地)。该镇始于唐末、兴于北宋,盛于明清,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市集(习惯上称之为“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于场北端的课盐司署衙门为“龙头”;衙门两侧的两口水井为“龙眼”;衙门后稍高于他处的地基为“龙舌”;衙门口朝南正对着的一条主街为“龙身”;街道上铺设的碎石为“龙鳞”;衙门两边两条约为300米的街道为“龙须”;衙门东、西侧的两棵银杏树为“龙角”;东、西高桥和东西虹桥为四只“龙足”;桥脚为“龙爪”;南街为“龙尾”;衙门西北角的三官殿为“左顶珠”、东北角的大悲殿为“右顶珠”;场内24座庙宇的香火为缭绕在龙身四周的“吉祥云”。余西场东、北、西三面环水与南面始挖于南宋的运盐河相通,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街端部设有迎江门、镇海门、对山门和登瀛门四座城门,加之场内东部、运盐河西侧还建有城隍庙,余西场故名“龙城”。

山西太原有双龙巷。《太原地名志》记载:南北斜向,东南起南华门东二条,西北至东华门。处杏花岭北,地形隆起,状如双龙,故称双龙巷。清末,河北居民聚居于此,称直隶庄。民国初年,山西省民政厅长孟元文建宅于此,改称升官巷。后孟家连遭祸事,认为是屋后的“玉皇庙”作祟,故于1929年改名双龙巷,冀望“双龙”镇伏邪气,以求家业兴旺。

重庆合川有一座山,山势挺拔峻秀,峰峦起伏,逶迤飞腾,宛若龙蟠,所以取名为龙多山。单纯的龙、双龙、多龙,在地名中均有体现。

以上这些“龙”地名,皆因山势、水势等外在轮廓或形状命名。个别“龙”地名,则是从山岩的外观纹路近似而命名的。如,福建龙岩市区城东两公里处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后来的龙岩市也由此而得名。

(二)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龙”地名

龙,自然界中没有,但在中国人头脑中却是神一般的存在。因而,历史典籍中关于龙的记载,大都带有神话色彩。龙文化的弘扬,更多是借助龙神话的民间传说,使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代代相传。“龙”字一旦出现在地名中,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就得以固化。

1.与皇帝有关的“龙”地名。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伏羲、炎帝、黄帝、尧帝及夏代的开国帝王大禹,都有龙之名、龙之誉。秦始皇有“祖龙”之称,汉高祖刘邦自诩为“龙种”,从此,历代帝王无不称自己是“真龙天子”。封建时代,也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龙袍。龙文化,成为地位显赫的官方文化。这一点,我们从地名的生成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远近闻名,而龙门的得名,与皇帝有关。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香山、龙门山在伊河两岸相对而立,远远望去就像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有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建都洛阳,因宫城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沿用至今。由此,又衍生出龙门石窟、龙门站、洛龙区、龙门实验幼儿园等一批次生地名。

开封双龙巷,传说与两位皇帝有关。明代《如梦录》记载:“双龙巷,宋太祖、太宗旧居之地。”因该街住过赵匡胤和赵光义,后来得名双龙巷。还有一条卧龙街,因传说赵匡胤在该街五龙宫庙中避难而得名[4]17。开封龙亭,位于开封老城区城内西北隅。这里是北宋和金代的故宫,也是明代周王府的遗址。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此处修筑了一座万寿亭,亭内供有“皇帝万岁”的牌位,人们便称之为“龙亭”。每逢重大节日,文武官吏皆来此朝拜。龙亭这个古地名,后来又衍生出龙亭区、龙亭公园、龙亭东路、龙亭北路、龙亭西路、龙亭湖等多个次生地名。

还有同样叫做龙亭的地名,也都与皇帝有关。江苏常州的龙亭位于常州市东坡生态公园,是苏轼当初弃舟登岸进城之地,也是乾隆皇帝召试江南地区文人墨客的地方。当初,常州市榜眼钱惟城曾向乾隆皇帝跪献《舣舟亭》图,乾隆皇帝见图大喜,欣然为图题诗。如今亭子的对联就是对那时候场景的描绘。常州龙亭,因乾隆皇帝而得名。不过,到过开封和常州的人们发现,开封龙亭是一个高台之上的大殿,而常州龙亭只是公园里一个小亭子,地名实体大不一样。

陕西渭南也有龙亭这个地名,只不过是一个村名。龙亭村位于韩城市与合阳县交界处,108国道相隔,北边称为北龙亭,属于韩城市管辖,南边称为南龙亭,属于合阳县管辖。相传汉武帝当年在此处住宿,皇帝在古代被称作龙,龙停的地方被称为龙停。后来,逐渐演变为龙亭。

2.与“人中龙”有关的“龙”地名。长期以来,民间对龙文化的热爱,推动了帝王的崇龙文化。而帝王的崇龙文化,又直接助推了人民群众对龙文化的弘扬。从地名传承的角度看,除了皇帝之外,一些值得被后人敬仰的人,也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神圣的色彩。这其中就是人们所说的“人中龙凤”。

“人中龙”,出自《晋书·宋纤传》:“晋宋纤隐居不仕,太守马岌造访不见,叹曰:‘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因以“人中龙”比喻卓越出众的人物。人中龙凤,乃人中翘楚也。

自古以来,“人中龙凤”尽管不少,但在地名中体现出来的却不多。屈原、诸葛亮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人中龙”。

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回龙门坐落在长乐街南端,汨罗江在回龙门南面脚下向西流去。回龙门始建于唐代,其基础与墙体的下碱墙均由花岗石砌成,上碱墙则全部砌以青砖。建筑底部基本呈正方形,上部系木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四角飞龙翘首,上盖琉璃瓦,尖顶,气势夺人,檐下有东西两个门洞。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人们寻找诗人遗体,划龙舟逆江而上,求索至此返回。唐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于建中元年(780年)在此建亭纪念,谓之回龙门。

河南南阳的卧龙岗,也属于跟“人中龙”有关的地名。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人称“卧龙先生”。东汉末年诸葛亮曾躬耕于此,所以就取名卧龙岗,以资纪念。后世随着小说《三国演义》及其他民间话本的流传,这个古地名影响更大。1994年南阳撤地设市建区时,因卧龙岗纵贯辖区,行政区名改为卧龙区。湖北襄阳有卧龙镇,属于一个新地名。2002年,原襄阳县的泥咀镇划归襄城区管辖。2003年,借卧龙先生长期隐居临近的古隆中而改名卧龙,泥咀镇正式更名为卧龙镇。这些新地名的诞生,足见诸葛亮这类名人对地名的影响是何等深远。

当然,跟科举考试相关的地名,也出现了“龙”的色彩。

开封龙虎街,位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西侧。清代该街距河南贡院(1903年、1904年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画上句号)较近,科举应试者多在该街临时居住。考试后又在该街张榜(又称龙虎榜)公布,清乾隆年间取“卧虎藏龙”之意,取名龙虎街。山东曲阜也有龙虎街,因街东口正对东城墙根下的一眼水井,称为青龙。街西口有巨石一块,名曰白虎。用“左青龙右白虎”之意,取名为龙虎街。从文化内涵上说,与开封的龙虎街迥然不同。

3.与“凤”结合的“龙”地名。中国传统强调阴阳调和,因而创造出“龙”图腾的同时,又创造出“凤”的形象。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章凤彩、龙腾凤集、龙翔凤翥、龙翰凤翼、龙言凤语、龙跃凤鸣、龙兴凤举、龙楼凤池等一大批词汇,营造出美好和谐的传统文化氛围。折射到地名文化当中,龙凤搭配的“龙”地名也不少见。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新港镇港中路17号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一个美丽而独特的岛屿。其东部像龙,西部像凤,整个岛屿如龙飞凤舞,美妙绝伦,故名“龙凤岛”。

山东淄博潭溪山有代表性的景观是龙凤台,这是游人登山必至的地方。龙凤台位于山顶处,是一道巨崖自山巅探出,与山相接却又独立成峰,此峰三面皆是百米绝壁,峰顶却平平整整,形成两个巨石平台,一高一低,一前一后,相依相偎,显现“龙凤呈祥,心心相印”之意,故得名“龙凤台”。

当然,要说到龙凤区、龙凤乡(镇)、龙凤村这些地名,在我国黑龙江大庆、湖北恩施、重庆合川、四川巴中、四川眉山、四川江油、四川遂宁、四川广元、山西介休等,都可见到。

4.民间传说中的其他“龙”地名。龙,是先民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因为龙的影响力巨大,龙文化因素已经渗润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民间传说来看,“龙”地名几乎也是无处不在的。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转龙镇有一个小景点名为“龙转头”。据说,有一眼泉,在农历入秋至正月间,水位会退至见底,之后又慢慢充满,一天之内缩涨多次,故有老龙王在这里回转的说法,他来的时候水位上升,他走了水位便下降。因而,转龙镇由此得名。

深圳龙岗有一龙口村,村名是一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老地名。龙口村村民大多姓罗,祖先是客家人。二百多年前,他们背井离乡从江西迁徙而来,为的是寻找一块栖身的乐土。当他们来到龙口,看到此处地势风水极佳,就住了下来。龙岗区的山岗犹如一条伏卧的巨龙,传说是厌倦天宫寂寞生活的仙女降落凡间,四方飘游,看到龙岗这一带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心生留恋而居住下来,群龙便环绕护卫,化作山岗,而龙口村恰恰位于这条巨龙的口部,因此而得名[5]30。

江苏徐州三堡办事处黄桥社区有九龙窝。相传龙王在此行错雨,被罚滞留,九天后才得以上天,此地取名九龙窝。

安徽芜湖繁昌区(原繁昌县)城关镇南门城外街的一条后街巷,从南门桥向峨山头方向走,不到150米,靠西边的街道有一个出口,那里就是龙亭街了。龙亭街全长不足200米,宽不足3米,中间是用三条麻石铺就,两边铺着青石。在独轮车的长期碾压下,龙亭街中间的麻石已形成一道明显的车辙印。为何叫做龙亭街?依然源于一个民间传说。

(三)似显又隐的“龙”地名

还有一些地名,表面上看,地名专名不见“龙”字,但依然隐含着“龙”文化,依然浸透着龙文化的特质。

1.“中华龙乡”河南濮阳。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专家据此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6]2。

2.龙图腾的发祥地——河北涿鹿。中华民族炎、黄、蚩三大人文始祖曾在涿鹿生活、征战、建都,开创中国文明伟业,使涿鹿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距今约4600多年前的涿鹿之战,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这次战争结束了部落时代的历史。从此,轩辕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县境内至今保存有黄帝城、黄帝泉、桥山、釜山、蚩尤泉、蚩尤坟、炎帝营等三祖时期古遗址遗迹23处。涿鹿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图腾——龙的诞生地,而且是中华儿女祭祖的圣地。

3.“龙都”河南周口和辽宁朝阳。周口市别名叫龙都,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炎帝神农氏播种五谷,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周口古属陈国,《诗经·陈风》赫然在目。战国末期,为楚都所在地,史称郢陈。同时,远在东北的辽宁朝阳,历史上也被称作龙都,本名龙城,因慕容皝迁都于此而得名龙都。

4.“龙城”江苏常州和广西柳州。关于龙城由来,一般是依据“地有龙形,故曰龙城”的特征。常州历代为郡、州、路、府治,地位重要,但地形并不具有所谓龙形。一些专家考证:常州别名“龙城”,可能与城垣有关。千年以来的城垣,大体上是一个活脱脱的龟形城垣。古人云:龟为龙种。不直称常州为“龟城”而称“龙城”,前人的确是用心良苦,妙趣横生了。清光绪《武阳志余》载:“吾郡古号龙城。”若此说成立,“龙城”之名,最晚应始于明代初期。明代邹忠颖《高山志序》曰:“六龙阴聚于毗陵。右以铁瓮诸山,左以外城诸山,若东西户屏。”这是从地形上说常州是藏龙之地。

如今的常州市区,带有“龙”字的地名很多。如龙游河、龙游路、龙游桥、青龙港、青龙路、青龙港路、青龙港桥、化龙巷、飞龙路、乌龙庵、卧龙湾、龙城里、龙船浜、龙港桥、龙阳桥、毛龙桥、九龙桥等。这实际上也算是常州作为“龙城”的一个佐证。

柳州,别称“龙城”,相传1400年前南朝梁代大同年间,有八条龙戏水于柳江的上游龙江江中,龙城由此得名。柳宗元的诗句中也称柳州“龙城郡”,上下相习,龙城柳州成为历史的凝固。宋徽宗时,柳州郡号“龙城”成为沿袭定制,《宋史》记载为“柳州龙城郡”。

(四)普遍存在的“小龙”地名

中国传统文化,将蛇视为“小龙”,属相上也有体现。在地名生成和变更过程中,直接以“蛇”命名的地名不少。当然,地名也存在“小龙”的字眼。

举世闻名的不仅有辽宁大连的蛇岛、浙江千岛湖蛇岛、江西新余仙女湖蛇岛,还有河南信阳市南湾水库蛇岛、云南泸沽湖蛇岛、我国钓鱼岛列屿蛇岛等。

除了蛇岛,还有蛇口。深圳蛇口在深圳市的西南一角。南头半岛南高宽,北低窄,状似蛇头,东侧山嘴,像张开的蛇口,“蛇口”这个地方因此而得名。

还有一些直接以“小龙”命名的地名。如,位于山东即墨城东留村镇大村村南的小龙山,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山,因山顶有一深井,相传井中栖龙,也称“龙山”,又名“天井山”。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故乡——安徽省安庆市北郊罗岭镇内,也有一个小龙山。作为景区,已成为皖西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地小龙山,因山石嶙峋、其形蜿蜒若龙而得名。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西南也有小龙山,原称主簿山、响山。旧传宋初有位主簿,羡此溪山之胜,居于此地而得名。

山东枣庄滕县级索村西北角小龙山,亦称龙堌堆。唐朝初年建庙宇一座,楼台殿阁,巍峨宏伟。庙内古碑记载:“邑城之东北有龙山,向西南延伸土岭一道,至此聚结成山,因取名曰‘小龙山’。”

与龙相比,蛇的影响力比较小,但它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生存着的生物。对于蛇,一般人会有畏惧心理。在意识形态里,人们将龙的形象高度神化,使其带着无尚高贵与神圣,带着神秘感,心中会葆有一份敬畏和尊重。

三、“龙”地名的文化密码与时代价值

(一)“龙”地名的文化密码

1.“龙”地名昭示的丰厚的文化土壤。“龙”地名是根植于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的。龙图腾,最早是汉族的民族图腾。汉族的民族图腾由一条龙与一只凤组成,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龙图腾的形成,我们可以从闻一多先生的《伏羲考》中找寻答案。闻一多认为,龙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人们所说的“龙的传人”,里面蕴含着一种纯朴、炽热的感情。也正是把这种情感赋予身边的山水万物,并以地名的形式固定下来,构成了地名文化中几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2.“龙”地名映照的国人情感。在中国,人们对“龙”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喜爱。遍查各地“龙”地名,未见“降(xiáng)龙”“伏龙”“擒龙”“屠龙”之类的地名。原因何在?

如,四川南充有一个地名会龙,因数溪汇合于此,取龙游于水之义而命名。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免重名更名祥龙。吉祥如意,正符合华夏民族美好的祈愿之情。湖南浏阳有龙伏镇,因南面山岳酷似龙形,而城址正坐落于龙骨上,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始得“龙伏”之地名[7]249-250。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有擒龙山村。因擒龙山大约有7个山头,于空中鸟瞰,7个山头如7条龙盘旋其间,所以近年来更名为“七龙山”。地名中不用“降”而用“祥”,不用“伏龙”而用“龙伏”,不用“擒龙”而用“七龙”,不论是取谐音表达吉祥,还是调换前后次序而不“伏”龙,还是隐去“擒”字取其“七”。历代的先民,是在有意无意地表达着对“龙”的敬畏之心。

不过,四川巴中平昌县有镇龙镇,缘何镇龙?从地名来源看,是当地寺庙前两根龙柱上的两条龙“活”了,欲腾云飞去,一小和尚操刀砍去龙的左爪并将其绑在龙柱上,龙无法再飞走。人们认为龙一飞走,这里便没有灵气,会有灾难。为留住两条龙,便在庙门前两丈见方的荷花池内,安放了一块直径约六尺、高五尺的巨石,预示对龙进行镇守。由于石头状如铁罐,于是叫它“镇龙罐”。从此,寺庙安宁,百姓安居。从中不难发现,作为祥瑞之物,当地的人们镇龙的目的,是留住祥龙。各地群众内心对龙的虔诚,可见一斑。

(二)“龙”地名文化的时代价值

目前,文化强国已成为国家战略,优秀传统文化被视为新时代文化的核心资源,提升国家软实力显得更加重要。龙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祭龙、塑龙、刻龙、唱龙、舞龙、赛龙、生肖龙等民俗,一直在传承、发展、丰富着龙文化,直到今天,从未中断。龙的观念,早已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龙文化既是民间文化,也是官方文化。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联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新时期研究“龙”地名文化,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

1.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精神基础与导引,也是中华民族历经艰辛、矢志不渝追求的价值目标[8]。

毕竟,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其本身忠实地记载着数千年的文化传承。“龙”地名文化是地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价值不可低估。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命脉”,值得我们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它自始至终蕴含着良好的道德规范,蕴含着可贵的人文精神,也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2.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增强文化认同。龙从最初作为汉民族的文化图腾,到如今已经逐渐被我们多民族大家庭所接受,我们最需要的是加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凝结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人心相通相聚,重在价值观一致和理念相通,其基础就是文化认同。有了文化认同,人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有着相同的文化符号,有着共同的生活理想,有了融进血脉中的文化理念,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有着共同的身份建构和归属,民族共同体就会产生一种自己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的集体意识。人心齐,泰山移,一起向未来,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3.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淌几千年的“龙”地名文化,也充满着延续不断的“文化遗传基因”。龙腾虎跃、龙马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等内在基因,曾经一次次激励着中华民族近百年反对各国列强的侵略蚕食、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矢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时时激荡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是提升文化自信,对于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语

“龙”地名是中国龙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它寄托着中国人民对治理河山、富民强国的不懈追求,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吉祥、开拓未来的美好憧憬,凝聚着中华民族敬重英雄、团结御侮、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9]105。因而,研究“龙”地名,保护“龙”地名,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