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探讨

2022-03-16 18:55孙爱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24期
关键词:生物知识点实验

孙爱红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刁铺镇泰州第三高级中学 225323)

1 生物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的教学通过学生根据教材的理论描述,自主地进行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面对各种突发或特殊状况能够做到有效合理地处理.良好的创新思维可以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做到冷静思考,用新奇的方式去解决,教师不加以干涉,可以让学生发动脑筋,找到与众不同的视角.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加深记忆,通过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加强临场应变能力,感受到成就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

2 创新思维能力养成的方法

2.1 改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做的改革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把学生放在首位,适当放低自己的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先敢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然后再逐渐培养和过渡到学生成为主体地位,不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散思维,用全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扩充教学形式

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永远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要想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教师必须要经常填充进新的教学形式.例如学习“细胞”内容时,在课前查找一些与细胞结构有关的视频、图片,还可以和病毒进行结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直观印象的同时,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实验教学时,例如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为学生分配小组,小组的成员要进行科学地选择,自由组合的同时,将学困生与优秀生合理搭配,让学困生也能感受到实验的魅力,大家一同交流的同时,即使发表不出意见,也能够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学习,发现问题之后,成员和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由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们自己探索出答案的方向,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如何将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如果光线不足可能产生什么后果?”“光线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观察视野中有污点,如何判断污点的位置?”锻炼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

2.3 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

生物是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学科,与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经常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不只有枯燥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早早地感受到自己身边的生物内容,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将生物知识学以致用.核心素养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优化,认识生物学科与社会的关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制作生态缸的实验,将一定比例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小动物、微生物放进一个密封的玻璃缸中,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守恒,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让学生观察这样的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它的能量流动方向,营养结构等等,借此学生联想到自然界中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让学生猜测这样的生态系统能维持多长时间,又因为什么原因不会维持很久.教师可以找到一些历史上做过的生态系统实验资料,例如过去国际上做过的生态系统模拟实验室,一些科学家进入一个完全密封的模拟生态屋,在里面生活了不长的时间,就因为生态系统无法继续循环下去而宣告实验失败,利用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们意识到,人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不可复制的,环境一旦破坏了就很难逆向恢复,以此告诫学生要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询问学生:“如何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保护环境?”“如何有效地提倡和鼓励大家保护环境?”“如果从现在开始进行限制一次性制品的使用,要用多久的时间才能使塑料污染的问题完全消失?”在学习蛋白质和糖类等知识时,让学生们联想到自己体内的循环系统,对学生进行类似的提问:“如果在睡前吃了过多的糖,最终这些糖大部分会转化成什么?”“如果为了减肥,一直不吃主食,最后身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在讲授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等知识时,联系社会现状,询问学生:“为什么男性秃头者要比女性要多?”“为什么男性更容易得遗传性色盲?”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看到的现象,学习到的知识,对生活中可见的现象进行科学地分析,自己去查找资料和数据解决类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2.4 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通过这些改善教学观念、扩充教学模式、增加教学内容的方式,学生一定会相较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有很大改观,小组学习的模式不仅可以用来共同探索,在一节课或一段时期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自我和互相评价,大家对这段时间的学习做出一个总结,反思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和犯下的低级错误,表扬取得进步的同学,教师也要对有所改变的学困生及时的鼓励,让学生们有更强的学习动力.教师还要对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进行科学的评价,指出学生操作中亟待改进的问题,对学生们的操作技能进行测评,得到的评价较低的学生要向评价高的学生进行请教,并在今后的实验操作中多加注意.这样的测评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进行实验时全程认真地参与和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操作状态,以学生自身为参考对象,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投入到新的创新思考和活动中去.

另外,教师可以展开分层次评价.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并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也需要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目标展开评价.A层次的评价标准为能够熟练应用生物知识,并对于生物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能够充分掌握;B层次的评价标准为可以理解生物知识,并可以根据课本进行生物实验总结相关实验现象;C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为可以背诵生物知识点;D层次的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基础知识点,知道知识点在书中的对应位置,方便自己复习以及做题.通过分层次评价能够让学生不在纵向比较,可以在自己同层次的同学中横向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学生的压力,而且通过良性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实施互动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黑板绘制板书,然后学生拼命的记老师的板书内容,在课后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教师像一种板书工具,而学生就像记忆机器.这种“鸭子听雷式”教学方法除了有利于应试教育,别无长处,甚至大部分学生背诵生物内容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了解学习生物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在考完试之后,就会将生物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没有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而在教学中实施互动课堂,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教师和学生之间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同样也可以提出问题,这样一来一回的互动,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互动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也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很容易就会形成新的思维,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6 合理使用叫答策略

生物教师在备课时,应当事先将问题成简单、中等、困难三个程度,在讲课时由简到难进行提问.课堂教学中问答的"对话"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以及理解造成直接影响,更重要的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的兴趣和态度.

教师合理安排应答策略的关键在于首先教师要有一种民主的思想,和学生亲近,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其次,教师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叫“好学生”,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可以适当让“学习差”的学生来回答,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教师要接受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并肯定其中某些正确观点,减少学生间的差异性;最后教师要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合适的奖励,让其成为一个学习的好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去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要采用随机叫答的策略,避免一些学生只顾着分析自己的“答案”,而对其他问题不认真听,导致错过了知识点学习,促进学生认真地去思考问题,等待教师的提问.这样的叫答顺序可以充分发挥出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引作用,可以让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以及机会.在进行随机提问时,教师要避免自己对好学生的倾向,忽略知识点薄弱的学生.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课堂提问中,学生自觉回答问题的次数和成绩呈现出负相关,这是因为在提问时如果只是那几个学生回答就会让教师形成习惯,在下次提问时也是提问这几个人,就会影响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进行随机提问,可以给所有学生一个准备时间和对问题的思考时间,在提问时,教师的眼神要看着所有人而不能只盯着某个人.对于一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教师要选择能够回答的问题进行提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其在下一次提问中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使用随机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有效避免学生的不平衡发展.

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需要重视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重视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以创新为荣.对于目前还存在着的一些困难,要努力去克服.让生物实验教学更加有效,内容更加丰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生物学科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生物知识点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第12话 完美生物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