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来华留学生招生对策与思考

2022-03-16 21:45李云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知名度奖学金民办

李云洁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是我国衡量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高校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来华留学事业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各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也可以借助来华留学生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传播及共享中国文化,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塑造我国大国形象。

1 招生制约因素分析

随着国家《留学中国计划》、“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实施,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得以发展,来华留学生总数不断上升,而大多民办高校留学生在校生人数上升速度缓慢,且目前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校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有待提高

据调查,学校的知名度及学校文凭的声誉为来华留学生择校的主要因素之一。[1]作为民办院校而言,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公办院校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民办院校国内排名靠后,且没有世界排名。对于通过学校排名或国际知名度择校的来华留学生而言,首选为具有世界排名的中国高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其次为在全国排名中位次靠前的高校,而这类院校大多为公办院校。对于排名及国际知名度不占优势的民办院校而言,需不断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招生工作发展。

1.2 奖学金机制有待完善

在调查中显示,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外国留学生择校的关键因素。经济因素可分为“奖学金” “生活费合理”和“学费”等,其中“奖学金”对来华留学生尤其是学历生择校选择上影响最大。[2]目前,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的奖学金种类繁多,包括政府奖学金、省市级奖学金等,大多是针对学历生开设的奖学金。因民办学校无法申请政府奖学金,所有在校生均为自费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来华留学招生工作,特别是针对中等、欠发达地区的外国留学生开展的招生工作。随着中国影响力日益增长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如来华留学生就读于学费相对较贵的院校,则学费每年上涨的幅度会更大,奖学金的作用也就更加凸显,拥有奖学金项目的学校在招生工作上的优势也更加明显,而无法申请奖学金项目的民办院校在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上的困难则会不断加大。

1.3 招生宣传渠道有待丰富

大多民办院校的招生宣传方式主要集中于中介公司、留学网站及在校生推荐,招生方式比较被动,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且数量不稳定,这种传统的招生方式已经不能迎合日益增长的招生需求。同时,很多民办院校在国际化办学上起步较晚,学校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没有给予招生部门充分的资金、人力、物力等有力支持,导致只能被动“引进来”,无法主动“走出去”或开拓更多招生渠道。

大多民办院校的校际合作方面仅实现了单向合作,即将中国学生单向输送至国外合作大学,并未从国外合作大学中招收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无法有效实现双向合作既浪费了校际合作的资源,又未达到校际合作的真正意义。

1.4 教学及管理模式有待加强

从教学角度分析,对于采用全英文授课或双语授课的留学生专业而言,授课教师除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民办院校的自有教师数量相对公办院校而言较少,想选拔出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教师有一定难度。而且,因民办院校来华留学教育起步晚,留学生在校生人数少,授课教师双语教学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针对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模式等方面都有待加强。

从管理角度分析,大多民办院校采用将外事处和留学生院合二为一的办学模式,既承担外事处的行政职能,又承担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同时,因为留学生规模较小,留学生院教职工还承担了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增大了留学生院教职工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压力,也分散了其工作精力。在这种留学生管理人员配比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尽力达到“管得住”,而想达到“管得好”还有一定距离。

2 来华留学生招生对策与思考

2.1 转变观念,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发展

因留学生教育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差异性和来华留学教育的独特性,留学生管理部门在具有较高的独立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边缘性,但实际上,仅凭留学生管理部门单打独斗是无法快速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需全校上下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如将教务处、人事处、各院系等相关部门一同纳入至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中,理清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实现各部门合力推进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通力合作,每学期可组织1-2次围绕留学生教育教学的专题会议,把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方向,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和解决。

在政策上给予留学生教育支持与倾斜,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提高留学生教育申请各项资源的优先等级。鼓励来华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健全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留学生的在校满意度。严格筛选为留学生上课的教师,并在新教师招聘中优先选拔可以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扩大留学生教师的可选范围,加大教师选择的主动性,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

2.2 拓展招生渠道,扩大国际交流

在留学生的招生工作中,不仅要被动接受留学生申请,更要积极主动“走出去”。目前各院校主要使用的招生媒介包括中介公司、社交网站、各类教育展以及留学生之间的相互推荐等,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因在学费、奖学金等方面没有明显优势,所以与中介公司、教育展公司合作的效果并不突出,很难通过固有的合作模式招收大批量优质生源。对此,民办高校更应积极走出国门,挖掘未经过各中介整合的潜在生源,通过与海外中、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合作,搭建一条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海外招生通道。

通过交换生为切入点招收首批汉语进修生,吸引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短期进修生,借此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校际合作开展反向“2+2”,“3+1”等项目,让留学生在我国高校完成一年或两年的本科学习,达到毕业要求,实现两国高校共同培养的目标,最后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源输送平台。同理,民办高校也可直接与当地高中或职业学校进行对接,直接接收当地高中毕业生,更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

2.3 树立品牌专业意识,打造专业品牌

不管是民办院校还是公办院校,都应树立品牌专业意识,选择1-2个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打造成本校的品牌专业。相对于其他普通专业而言,品牌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更精进,授课教师教学质量应更高,教学成果应更显著。在招生中重点推广品牌专业,提高专业知名度,以专业影响力带动学校影响力,从而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相较于民办院校而言,公办院校开设的专业更多,给来华留学生的选择性也更多,所以打造品牌专业对于民办院校的招生工作而言更为重要,有利于精准招收固定学科方向的生源。

2.4 优化奖学金机制,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民办高校虽然无法申请政府奖学金,但也应根据自身定位健全奖学金机制,如在开设在校生奖学金项目的同时,开设新生奖学金项目。例如,以减免优质新生的部分学费或住宿费进行招生宣传,待学生入学后再评选出几名可获得新生奖学金的留学生,既可以补足新生奖学金设置上的空白,又可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学校也可增设针对非学历语言生的奖学金项目,既鼓励语言生积极学习汉语,又有利于招收有极大意愿继续留在学校继续学习的语言生。

2.5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就业平台

来华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不仅直接影响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也影响学校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口碑,对招生工作起重要作用。由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寻找实习工作时涉及公司资质、签证、安全性等问题,所以留学生在中国很难自行找到实习工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寻找有资质接收留学生实习且专业对口的正规公司或帮助有意愿接收留学生的公司取得相关资质,进而搭建留学生就业平台。同时,也可积极寻找海外合作公司,特别是在校生生源集中地区的公司,开展定向培养合作。对于有特定培养方向或目标的公司,可根据合作公司的培养目标,调整或修改留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达到公司的培养要求,增加与当地公司的粘合性,达到稳定、持久合作的目标。这种定向培养合作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校招收稳定生源,也有利于学校在当地可持续地提高影响力和推广招生工作。

3 结语

随着来华留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留学中国”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民办高校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帮助民办院校来华留学教育在现有困境中创新发展,本文以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与自身在民办院校招收留学生的工作经历相结合,提出突破目前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困境的新对策,积极推动民办高校来华留学招生工作新发展。

猜你喜欢
知名度奖学金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创意运营让“浙江24 小时”知名度从区域走向全国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2007年中国管理软件评选-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