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仪器分析》专业课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22-03-16 21:45宗春燕苏学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仪器分析仪器劳动

宗春燕,苏学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国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工作要求[1],令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是职业人才培养之基,是全面育人的必然之环。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今后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的技能水平[2]。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中央提出的“五育并举” “三全育人”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其中劳动教育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劳动教育不仅要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要在课程中结合学科和专业的特点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创造了人类,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3],美好的一切无不源于平凡而艰辛的劳动。《仪器分析》课程的专任教师应积极响应劳动育人的号召,自觉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探索劳动育人的思路和方法,提升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劳动素养,将他们培养成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劳动观念落后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以及每个高职院校都在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往往流于表面形式,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劳动教育的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到位,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没有形成清晰认识,甚至对劳动教育存在理解偏差,常把惩罚性劳动看成是一种劳动教育[4],不仅如此,劳动教育内容也很空洞,多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体力劳动,技术含量较低,如打扫卫生、执勤、整理资料等,难以体现新时代特征和专业实践需求。

1.2 家庭教育存在偏差,劳动意识淡薄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包揽了家中一切劳动事务,只希望孩子搞好学业,长大后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导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扭曲的劳动价值观,日常劳动意识极其淡薄、劳动能力低下。高职生中轻劳动、重享受,盼“馅饼”,无法独立生活的不在少数,这些都对高职的劳动教育形成了阻力。

1.3 劳动教育投入少,课程资源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专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难度较大,表现在:劳动教育资源匮乏,实训场所少且缺少生产性劳动的用具,鲜有体验式劳动园区,教师无法将劳动从课堂拓展至户外。劳动教育缺乏高素养的师资队伍,对教师开展的劳动专业培训较少,导致劳动教育课程改革难免流于形式。可利用开采的劳动课程资源少,无法构建专业系统的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所需的资源也无法整合到位,专门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难以形成。

1.4 劳动教育无考核,专业课难渗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缺乏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实际上许多专业课都有与生产相关的实训课,这些实训课本身就带有劳动的属性,但专业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设计劳动教育,没有利用专业特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劳动价值观的渗透,没有发挥好课堂劳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由于劳动教育活动少,教师也就不太关心课程的劳动教育考核,导致学生丧失了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2 高职 《仪器分析》 课程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

《仪器分析》课程是本院针对制药、化工、食品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各种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动向等。笔者认为在课程教学中容易实现专业知识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针对《仪器分析》的课程特点,结合本院教学实际,提出以下融入之策。

2.1 以榜样为引领,传承劳模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的劳动模范,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奇迹。周小靖、林玉登、刘平等这些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他们都是当今涌现出来的仪器分析领域的劳模。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向学生宣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可以利用课程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观看《大国工匠》 《榜样的力量》等宣传片,和学生一起探讨观后感,帮助学生根植劳模精神于心,建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艰辛的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铸就。

2.2 以实践为抓手,夯实劳动技能

《仪器分析》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高,众多的实践项目都是围绕各种仪器的使用而展开的。一些大型仪器如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光谱仪等仪器价格比较昂贵,需要对这些仪器设备定期保养和检查,以往都是由实验室的专任老师负责,如果这些工作让学生参与全程管理、维护和测试,学生不仅参与了专业性很强的实践劳动,而且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做到了以劳动教育提升学生技能,整个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劳动表现做严格、详细的记录。在电位分析实践课中,酸度计的调节和测试,复合电极使用前的活化处理、系列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等劳动强度适中的工作,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学生通过这些专业实践劳动,对酸度计的构造、使用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点会理解得更透,操作技能也有质的提升,实践中也尽情释放了学生劳动的天性;又如在进行紫外-可见分光计操作实训时,需要对吸收池进行配套性检验,教师可以把校正的方法资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消化,进行具体操作,通过吸收池配套性检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吸收池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劳动态度;气相色谱仪在使用前必须对气路进行严格检漏检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不同的检漏方法对气路进行检漏,让学生在实践劳动中具体掌握检漏的原理和技巧,提升学生的劳动创新思维及劳动安全意识;此外,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中对流动相的测定纯化、脱气、过滤处理,以及分析仪器实验室温度、湿度、环境卫生等指标的检查,教师均应在实践环节中设计让学生自主完成。

2.3 以全人为方向,丰富评价内容

该课程的劳动教育考核主要由平时具体的劳动实训表现、劳动成果和劳动感想构成。劳动表现和成果由老师根据平时的劳动记录打分,而劳动感想不是让学生随便空空而谈,而是要描述某个具体的劳动过程和技术要点,结合这次劳动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和收获。教师根据学生上述两大项进行打分,单独针对劳动教育考核结果评定等级名次,并按等级给予学生适当的平时分数奖励,让学生在心理层面体会到劳动创造价值的成就感,助推全面育人理念的实现。

3 结论

劳动教育渗透到《仪器分析》专业课中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该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劳动培训,不仅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夯实学生的专业劳动技能,学生通过这些专业劳动系统训练,熟悉和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维护方法,也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仪器分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即将走向工作岗位,高职院校要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劳动教育使命,加大专业课程渗透劳动教育力度,把劳动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始终,使学生在诚实、辛勤、创造的劳动中成为时代楷模。

猜你喜欢
仪器分析仪器劳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