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发展研究

2022-03-16 21:45赵丽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情境素养英语

赵 霞,赵丽娟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0)

评价作为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时,要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随后才是评价机制。而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评价素养。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管理体制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评价素养较低,无法展开教育评价活动,阻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此,要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下研究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找到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策略。

1 情景认知理论概述

情景认知理论是在20世纪后期,西方国家所提出的教学理论,其中融合了人类学与建构主义[1]。美国学者指出,人类对知识的认识与活动是无法割裂开的,活动除了是人类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性工具之外,还是学习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在此层面上,能肯定知识的获得与活动具有紧密相关的关系;部分学者又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在情境与活动中所建构的,因此将情境学习定义成合法边缘性的参与,着重强调了学习中教学与社会参与是同等重要的。

因此说,情景认知理论是以上两种认识的结合,认为活动与知识之间是无法分割的关系,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下获得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学习者与真实情境间的活动,从而达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

2 情景认知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素养现状

2.1 教师教学评价素养与整体情境认知水平不高

现阶段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评价素养与整体情境认知水平都较弱,大学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整体情境认知分数较低,且评价素养的情境认知表现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评价目标最高、评价公平紧挨、测量理论次之、评价过程得分是最低的。揭示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是在核心素养下确定教学目标的,在选择评价方式与使用评价指导教学都较好,也非常重视评价中的原则与道德,但是教师对评价信度与效度理解较差。在构建与管理评价方式,解释结合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目标和学生沟通评价目的、过程与结果方面最差。

2.2 教师对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及评价手段单一

大学教师在进行评价结果反馈上采取的反馈方式不适当,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及时地进行反馈,影响到了教学评价的效果。教学评价中发现教师在反馈中一旦当面指出学生的错误,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得学生对英语产生畏惧效果,对后续学习带来影响[2]。加上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并不能对每位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无法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进行一一指正。再者因为教师采取的课堂评价手段单一,通常是采取课堂测验、提问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只有少数教师采取自评与互评的形式,无法确保评价的精准性。

2.3 教师评价素养认知能力弱

教学活动作为认知活动,教师的思维决定教学计划与实施。在进行教学与评价中,需要教师具备反思能力与观察能力,能借助评价借助来检验自身评价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反思评价与教学中的效果,从而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评价的质量。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教学评价由于缺乏相关激励措施,导致教师并未对评价素养产生动力,无法提升自我的评价素养。

2.4 教育制度不完善,教师评价条件存在不足

评价素养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新兴话题,在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中并不受重视。通常高校在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时,更注重英语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忽略对其他教育知识的补充,造成教师就职时缺少了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再者教师在岗时期,有关部门并未组织对教师相关评价素养内容的培训,导致教师缺乏对评价理论的认识。此外,教育部门缺少对大学英语统一的评价要求,虽然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已经突破传统模式中的评价,但是在实际实施中,教师并没有正式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记录,还是以单一的考试形式进行评判。

3 情境认知下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策略

3.1 高校层面:加强英语课堂评价与实践课程建设

3.1.1 教育策略与评价课程要以课堂实践为基础

现阶段高校很少关注到课堂评价素养的实际需求,基本上都是以理论和技术为主。为了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在进行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时,要以真实的英语课堂评价实践作为背景,为就职前的英语创设真实的英语课堂情境,让教师在真实课堂情境中实施评价,并能进行及时反馈,以此来确保教师具备上岗前的评价素养。

3.1.2 实习阶段要以课堂评价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实习作为教师就职前的课程任务,其实习的质量直接关乎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是目前在实习中并没有关注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忽略了教师就职前的表现[3]。对此,要将发展教师的评价素养,将实习中课堂评价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让实习教师能在正式上岗前对评价素养具有相应了解,并能高度重视培养自我的评价素养。

3.1.3 高校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评价素养培育环境

学校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场所,教学评价多数是在校内进行,学校要结合此点营造出良好的评价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其一,考试评价转为评价文化,将机械化与非情境化的测验转变为灵活性与情境化的测验,改变传统以成绩衡量学生的标准,让学习与评价实现有机融合。其二,创造良好教育评价环境。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需要教育部分与政策引导出力外,学校还要为教师创造出良好的评价环境,如建设评价服务中心,促进教师评价与学术交流。其三,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各项评价活动,让教师主动投入评价里。

3.2 教育部门层面:从评价素养出发开展培训

政府是服务教育的提供者,也是培养教师评价素养的责任主体。因此在培养教师评价素养上,政府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完善相应的评价管理体系,以此来为教师评价培训创造出更多机会,提升教师评价素养。

3.2.1 创新教师评价制度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评价素养受到社会更多人重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4]。基于此背景下,教育部门要结合相关教育要求,重新制定出有关教师评价素养的标准,才能明确评价素养的目的、内容、标准及培养方式等,从而为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要结合教师评价素养为主要内容下,制定出《教师专业化标准》,借助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教师评价素养的相关内容、目的及形式,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可持续发展。

3.2.2 完善评价管理体系

在培育教师评价素养时,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都会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对其评价素养产生阻碍作用。对此,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自身责任,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如要将对教师评价素养的培养纳入到相关的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进修等活动中,以此来确保评价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还要制定出完善的培训制度,借助多样化的培训活动推动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

3.3 教师层面:注重自我评价素养的提升

大学英语教师想要提升自身的评价素养,需要加强自主意识,以实现自主发展来促进评价素养的提升。具体而言,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中要具有发展自身的意识。首先,树立起终身学习观念。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有关评价素养的相关课程,具备良好的评价素养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在实践里将其内化成自身的素养[5]。因此,教师要多加学习相关内容,学习在核心素养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下,怎样选择合理的评价方式,从而掌握相关的评价方法。并要高度重视管理评价方式,结合相应的评价来制定出教学策略,以此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发展自身评价素养,认识到自身薄弱点,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同行、专家的交流学习活动中。借助培训不断提升自我评价技能,更新教育理念。最后,要积极地参与到评价实践中。教学评价要融入具体教学实践中,参与实践能提升教师素养,也是实现教师评价素养的重要渠道。

4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履行自身的职责,需要一定的评价知识与技能,而单一的学习能力并不够,需要教师展开评价素养教育,在培训中不断提升自我的评价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好地推动大学英语实现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情境素养英语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