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铜鼓装饰纹样在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古代铜鼓几何纹样为例

2022-03-16 21:45白墨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铜鼓家居产品设计

白墨阳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1 相关概述

1.1 家居产品相关概述

随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家居产品这个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载体已不仅仅是满足于单一的使用需求这么简单了。家居产品已经成为一个综合的载体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作为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家居产品的使用功能、装饰功能与文化功能也被逐渐地细化。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家居产品愈发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2 铜鼓现状相关概述

我国各级文物研究单位及大学收藏的铜鼓约1500面,若是外加散落在民间的明清时期的铜鼓,更是多达数千面。广西是铜鼓的大本营,以其种类齐全、数量繁多、工艺精湛而著名。现代少数民族仍在使用的多是明清时期遗留下的麻江型铜鼓。其鼓体较小,花纹装饰也相对较为简单,受汉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

2 古代铜鼓装饰纹样与当代家居产品设计融合的现状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迅速地转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居产品品质的高低已经是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家居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市场潜力较大。但目前我国的家居产品设计存在一定的短板,虽然目前市场上家居产品品牌繁多,但真正属于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品牌还相对较少,消费市场长期被一些国外品牌(如宜家、ZARA HOME等)所垄断。在高端消费市场领域中,国产品牌更是寥寥无几,不具备竞争力。

经调研发现,目前市场上一些国产品牌的家居产品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产品品控不过关,做工不够精细严谨。(2)部分产品过分追求外表造型的浮夸,通常只是将常见的民族纹样等民族元素简单的附着于产品表面,而忽略了这些文化符号的真正内涵,使得产品设计过于肤浅且文化功能较低。(3)具有民族文化元素尤其是铜鼓纹样的家居产品样式千篇一律,过于单调雷同,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从而降低消费欲望。

由于广西地区多山地丘陵、交通不便、生活贫困等客观原因导致当地人口流失问题愈发严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其对外输出也受到较大的阻碍。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也使得壮家人民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习俗趋于汉化。传统民俗进一步减淡,仅靠政策的扶持难以达到将民族文化传承并发展的理想效果。因此,以铜鼓装饰纹样为代表的一系列民族文化元素需要借助家居产品这个新载体来进行传承发展并走向世界。

3 常见古代铜鼓几何纹样分析

几何纹样,主要由简单的点、线以及几何图案等要素组成。北流型、灵山型和冷水冲型铜鼓以几何纹样为主要装饰,因此这三种铜鼓也被称为“几何纹铜鼓”。几何纹样的种类繁多且变化莫测。通常使用预制好的单个纹样的印模,使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形式在铜鼓的窄晕内压制而成。主要纹样有云雷纹、钱纹、席纹、圆圈纹以及其他几何纹样。

(1)云雷纹:商周时期就开始流行的青铜器装饰纹样,代表着圣人的“恩泽”,多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形式,组成条带状或块状的图案纹样出现在铜鼓之上。尤其是北流型铜鼓,绝大部分是以云雷纹作为主要装饰纹样,其纹样密集地排布在鼓身之上,排布之密甚至不留空隙,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极具压迫力的震撼感。云雷纹铜鼓主要集中在广西东部与广东西南部地区,该地区是古骆越人后裔乌浒、俚人的聚居地,且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多雷雨地带,所以云雷纹的大量出现也是当地先人对云雷天气崇拜的一种反映。常见的云纹主要有:云纹填线纹、勾连云纹、兽形云纹、如意云纹。常见的雷纹主要有:菱形雷纹、回形雷纹、勾连雷纹、填线雷纹。清代出土于广西北流县石窝乡坡头村铜鼓墩的铜鼓王(族鼓101号铜鼓)上的几何纹样就是典型的云雷纹。该铜鼓也是目前世界上已被发现的最大铜鼓。

(2)钱纹:该纹样在我国古代传统艺术装饰纹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纹样同时也是北流型、灵山型铜鼓上的核心几何纹样。部分铜鼓钱纹使用流通铜钱在鼓范上直接压制而成,但通常钱纹并不使用这种方法直接印制,而是铸造成具有装饰意义的圆形几何装饰纹样。常见的钱纹主要有:“五铢”钱纹、连钱纹、“四出”钱纹、“五”字钱纹、圆孔钱纹和其他钱纹。

(3)席纹:旧称“籧篨纹”,大多是由横四道、竖四道相交的线条经过有规律的排列而组成的编织纹,常见于北流型、灵山型铜鼓的鼓体之上。席纹在很早就出现在了古代陶器之上,原先是陶坯放置在竹类编织物上偶然留下的印记,后来人们发现了这些印记的装饰价值,便有意识地将席纹拍印在陶坯之上。席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也曾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在我国南方许多民族都很敬鬼神,重祭祀。而席又是这一系列仪式必不可少的道具,所以人们认为铜鼓上的席纹与祭祀占卜等仪式息息相关,这种特殊的几何纹样又更加烘托出铜鼓的“神器”风采。

(4)圆圈纹:最早出现在古代陶器上,是使用空心木棍或竹管在陶坯上压制而成,这种几何纹样在石寨山型铜鼓上最为常见。圆圈纹常与锯齿纹组合形成精美的装饰纹带,这也是一种特有的装饰形式。圆圈纹通常均匀排列在铜鼓的带状窄晕内,起衬托作用。也有作为动物的眼睛而出现,还有的圆圈纹是作为船首、船尾的装饰纹样而出现。圆圈纹通过不断地发展,在麻江型铜鼓上形成圆点纹,后来又演变成凸起的乳钉纹,颇受现代用鼓民族的青睐。

(5)其他几何纹样: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几何纹样,还有垂叶纹、三角形纹、复线角形纹、复线交叉纹、眼纹、水波纹、“S”形勾头纹、绳纹、回纹、网纹、羽纹等几何纹样,装饰在不同类型的铜鼓之上。

4 设计应用探究

4.1 消费人群的定位

定位消费人群是产品设计初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消费观念相对前卫,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追求,并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所以他们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消费主力。家居产品属于相对新兴的产品种类,所以定位80后的青年人为主要消费人群是较为合理的。

4.2 提炼古代铜鼓几何纹样作为设计素材能够提升家居产品的文化功能

目前市场上以铜鼓几何纹样作为设计元素的家居产品种类繁多,但产品上的几何纹样造型普遍不够严谨考究且样式千篇一律。在设计产品外观时仅仅是将几何纹样元素肤浅的附着于产品表面上,并没有深入研究各式铜鼓几何纹样的真正含义和恰当的使用方式,也没有深入考虑铜鼓几何纹样与相应家居产品的结合是否恰当合理,是目前将民族元素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时所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所以研究清楚各式铜鼓几何纹样的真正含义,分析不同几何纹样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当代生活相联系,经过提炼后再运用到产品设计上,这才是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5 结语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并以此为落脚点,通过新兴的载体进行创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造型各异的铜鼓几何纹样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发掘并研究其中的奥秘。同时它也为当代家居产品设计提供了理想的创作素材。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再结合现代的设计方法才可以设计出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功能强大、美观实用的家居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升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家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将民族文化发挥出文化功能与经济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以铜鼓纹样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得到最理想的传承与发扬,逐渐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更加炫目多彩。

猜你喜欢
铜鼓家居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打造日常家居“氛围感”
《冷·暖》
《教堂之夜》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快乐的小铜鼓
铜鼓渐成收藏潜力股
《数码家居》2009年下半年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