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时代”媒体舆论监督新机制

2022-03-16 21:45张谷雨张统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时代融合

张谷雨,张统宣*

(1.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2.渭南师范学院 计算机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互联网络的发展,虚拟空间的开辟,信息时代开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1]网民人数不断上升,选择通过网络的方式传递和表达信息成为必然,做好网络舆论工作是长期、艰苦的。

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2]作为传统舆论监督主体的新闻媒体,其舆论监督的功能正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技术、平台相互融合,成了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媒体舆论监督与公众舆论监督发挥合力,媒体在政府治理中成为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纽带,才能在政府社会治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舆论监督效应。互联网已经成为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影响的最大变量。融媒体在政府治理中产生了积极的监督效应,但是也存在监督效应不足的问题。因此,研究“融时代”媒体舆论监督方式及其机制创新,探寻良好媒体网络舆论监督运行原理和运转方式,十分必要。

1 “融时代”媒体舆论监督新机制

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已经深刻改变了舆论的生成模式与传播方式。因此,媒介格局、舆论环境、发生机制、运行机制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深刻理解融媒体时代媒体舆论监督的新变化,分析这种新变化的发生机制、运行机制,对于我们正确运用媒体舆论监督工具,应对复杂环境的各种挑战,提升融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和引导能力水平提升。

1.1 技术:新媒体全新技术平台提供

在高速度、低时延、大连接的5G通信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技术逻辑主导下传播要素正在进行全面变革,行业边界,传统媒体到自媒体的崛起。

5G技术的问世是新闻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的契机。在新的时代机遇下,作为智能世界基石的5G技术与4K、AL、VR、AR等高新技术的联动融合,将为新闻内容的生产、分发、呈现等带来新的变化和体验,引领新闻传播行业的涅槃发展。表现在媒体舆论监督形式方面,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5G+短视频成了舆论监督的一种全新的、重要的手段。在5G技术的推动下,“短视频+新闻”无疑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主流形势。为传统媒体转型、媒体舆论监督提供了新的思路。

1.2 动力:情绪感染下认同空间打造

情绪作为一种个体的快捷方式,能够快速调动身体的潜能来适应环境。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时代,身处互联网中的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与其他人在网络上的言论、体验相接触,在某些内容方面会产生共情。这种群体情绪往往在较短时间内产生非常强大的社会舆论吸引能量,进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场”,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2020年,央视频对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近景进行24小时慢直播,全国亿万网络在线围观,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舆论监督模式——“云监工”。“云监工”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舆论监督模式,具有明显的融媒体特征:就监督主体来说,呈现出现象级,有围观、隐蔽、交互的特性;就监督客体来说,有拟人化、泛娱乐化特性;就媒介平台来说,慢直播媒介的加入,使民众参与成为可能,集体意识下的监督力度更显透明有力。可以说,“云监工”模式有效创新了新兴媒介和公民监督相结合的路径。[3]

1.3 处理:线上线下实现解决问题

对于媒体来说,打造融媒体舆论监督的新平台,遵循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规律,树立互联网思维,坚持移动优先,打造文字、图片、音频、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一是在信息采制过程中,强调媒体联合采制,对新闻事件现状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多元呈现。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要站前一步、主动担当,协同采访,共同策划,资源共享,持续报道、联合发声,增强舆论监督效果;二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强调媒介融合报道,多形态融合报道加强舆论监督的维度和深度及引导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融合报道,多元化、全方位呈现现况;三是在监督反馈过程中,媒体要持续报道建言,从调查到反馈完整链条的形成,舆论监督“参谋力”的提升。新媒体再造了公众表达平台,改变了原有信息控制格局,形成了新型的舆论监督模式,及时、全面、准确进行报道,文字、图片、视频全景、全息式展现,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具有极强的警示教育作用。

作为权力部门,政府要媒体舆论监督重视,建立完善的有效反馈机制。特别要增强与媒体的互动交流,对于媒体舆论监督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积极开通融媒体平台和专门的网络反馈渠道,引导、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为政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2 “融时代”媒体舆论监督的局限性

当下,互联网在信息传播、舆论形成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巨大力量。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民众和媒体,都在借助网络平台表达、交流和辩论,发挥对政府社会治理的舆论监督作用。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融媒体背景下,媒体舆论监督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各类媒体平台传播的内容中,有大量反映基层劳动人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事件和广大群众呼声、评论,有的甚至是重要的舆论监督类的新闻线索,这些事件和问题真实具体,各方评说尖锐深刻。新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暴露问题,及时反映民情民意,从而激发大众政治参与热情,对于推动国家民主化进程有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一些批评、舆论监督也存在很多不容回避的问题,由于法律规范缺失、平台媒体监管不力、媒体利益冲突、网民个体素质差异、网络舆论难以控制等原因,民众和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往往会有简单片面、以偏概全、不准确甚至是主观臆测、捕风捉影,更有别有用心者歪曲造假、颠倒黑白等复杂混乱的现象,不仅会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不良信息的迅速传播,甚至侵害公民权利。

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失真问题,即舆论监督内容的有限性。网络的虚拟性、商业广告等利益侵蚀,往往会导致网络信息内容的失真与虚假;二是网络暴力问题,即舆论监督过程中,监督方式本身的道德性和合法性。民众、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常常会出现混乱和非理性的状态,导致偏激甚至极端情绪化倾向的道德失范,逾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进而导致舆论监督“越轨”现象。

3 结语

融合质变,不仅是建设新增量,同时要将传统媒体存量转化出来,做修修补补“裱糊匠”必然无路可走,要下大决心从整合组织结构、传播体系等入手进行自我革命。我们将在一次又一次实战考验中,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媒体舆论监督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在监督公共权力和批判社会不良现象层面上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探讨新闻舆论监督在融媒体时代创新形式、发生机制和存在问题,围绕解决重大社会危机中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堵点,打通渠道融通、内容融通、线上线下融通的舆论监督渠道,构建新闻舆论监督的内部创新机制、媒体合作创新机制、媒体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间良性互动运行机制,使新闻舆论监督运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最终实现政府工作质量的提升与工作方法的改进,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实现社会信息的优质传播。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时代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