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分析

2022-03-16 13:08普丽
大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苋菜栽种苦瓜

普丽

(楚雄州牟定县共和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 牟定 675500)

0 引言

多熟种植在一年中相同田地前后,还可以栽种超过2 种的农作物种植形式,这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种植集约化,其中包含复种、套作、间作、混作。多熟种植在中国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现阶段,平原地区都运用菜—稻—菜的一年多熟种植机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

1 运用的材料与策略

1.1 实验的材料

实验运用的是黄土壤,肥力属于中等。蔬菜种类和来源是农业自主留下的大红圆叶苋菜。

1.2 实验过程

实验的面积为3hm,多熟种植形式是苋菜—苦瓜—大白菜—西兰花,茬口组织如下所示:苋菜撒播,苦瓜运用大棚进行嫁接种苗培育,大白菜与西兰花运用露地进行穴盘育苗。大棚的宽度是准确的钢架大棚,大棚中间的开沟形成2 种宽畦,在2 月份开始撒播苋菜,4 月前期开始收割,5 月前期收完。苦瓜在1 月末期种植,2 月中期嫁接,3 月中期定值,各种大棚种2 行,667m2种植64 种植株,6 月中期开始收割,10 月初期拉秧。大白菜4 月初期进行定植,12 月末期收割。

1.3 每个季节茬口组织和种植监管

1.3.1 苋菜种植

选择大红圆叶苋菜种类。根据整地每667m2加入1500kg 有机肥和50kg 复合肥作为底肥,大棚相隔间要开沟形成2 个畦面,整平畦面,在之前的一天将水彻底浇透,在第二天运用细耙疏松畦面让土壤从上到下,从虚到实,把浸种以后的种子与干种子分配一半做好混合以后种植,随时加盖地膜,在677m2土地中运用的种子为1kg。3 月中期以前要预防严寒,晴天中午要在合适的时候通风排湿。苗高5cm 以后需要施加尿素,苋菜到15cm 就能够立即分批次采收上市,5 月前期采收完成。

1.3.2 苦瓜种植

要选择晚熟的苦瓜。在1 月末期种植,2 月前中期嫁接,3 月中期定期,各种大棚种植2 行,定植行距离大棚拱杆为0.5m,植株之间距离为2.5m,在一个667m2的地块种植64 株。将0.8m 之下的侧枝减下去,4 月末期要上架[1]。坐果以后增强水肥的监管,相隔10~15d 一个677m2地块施加15kg 有效的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注重霜毒病、白粉病、瓜实蝇等病虫害治理。在6 月前提开始收获,9 月末期拉秧。

1.3.3 大白菜种植

要选择可以当做毛窝子的良好白菜品种丰抗60。4 月前提运用128 孔穴进行育苗,5 月10 日前后定植,植株距离为30cm×30cm,各667m2定植5000~6000 株。通过缓苗以后施加清粪水,还需要在667m2施加尿素或尿素类型的复合肥10~15kg,之后播撒同时浇水[2]。注重蚜虫等一些虫害的预防。在6 月前期,大白卷心前后才可以采收上市。

1.3.4 西兰花种植

在8 月末期使用128 孔穴进行种植和育苗。苦瓜拉秧以后要更快翻地,根据翻地第667m2施加2000kg 有机肥料与50kg 复合肥。10 月前期要进行定植3000 植株。缓苗以后进行清粪水提苗,还可以667m2施加水和尿素15kg[3]。花球直径是2~3cm 的时候施加20kg 的复合肥,构成花球中旬施加1 次复合肥,在整体生长过程中确保土壤湿润,做好12 月末期的时候收获。

2 实验结果和分析

多熟蔬菜的产量和产值:苋菜每667m2平均产量1500kg,根据3.0 元/kg 运算,每667m2能获得4500 元;苦瓜667m2平均产量4000kg,根据1.3 元/kg 运算,每667m2能获得5200 元;大白菜667m2平均产量1500kg,价格为2.6 元/kg,667m2能获得3900元;西兰花每667m2平均产量1600kg,价格为4.5 元/kg,667m2能获得7200 元[4]。苋菜—苦瓜—大白菜—西兰花多熟种植形式平均每667m2能得到8600kg、能获得20800 元。

3 归纳相关经验

3.1 准确的选择品种

大红圆叶苋菜质地细嫩,品质良好。丰抗60 大白菜收获属于结球前后的毛白菜,用莲座当成产品器官,叶面要做到皱缩,绿色、能够煮好汤、炒食,受到很多消费人员的喜欢[5]。碧秀苦瓜长处棒状,单果质量为0.4~0.5kg,商品的性能很好。西兰花种子是马拉松,能承受低温,冬季收获时间较长,品质良好。

3.2 科学组织茬口

后茬蔬菜要进行提前育苗,可以达到蔬菜获得以后立刻进行定植,这属于栽种机制可以实现的基础[6]。运用大棚生产,苋菜与苦瓜完成提前上市,大白菜在6 月蔬菜季节上市,确保售卖的价格。

3.3 更好地运用空间资源

碧秀苦瓜侧枝逐渐发达,栽种密度较小,之前生产量也是很小的,每667m2是定植64 植株密度大致不占据苋菜生长空间。5~6 月,苦瓜叶子并没有布满到大棚种,让地面的大白菜生产有更多的空间与光照资源。这一系列的种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完成了立体种植,提升复种指数与经济收益。

4 让云南地区特色蔬菜产业进步受到影响的问题

4.1 有关机制不完善

因为云南地区具有特色的蔬菜属于一种新的产业,所以,相关其种植机制不是特别健全,相关单位度这种进步的前景不够确定。最后造成特色蔬菜种植不具备标准化水平,管理方式落后,安全意识较弱。专门与允许进入的制度不够完善,让其不能充分展现出具有特色的优势与品牌效应。

4.2 市场导向不确定

因为云南省中的特色蔬菜栽种都属于郊区,地区环境比较闭塞,互联网无法发展,最后村民难以掌握目前市场的需求状况,难以把控市场导向。此外,市场中面对特色蔬菜需要的反馈任务无法充分落实,难以把准确信息深入追踪,最后村民栽种特色蔬菜店盲目性逐渐增大。

4.3 配套科技技术滞后

因为种植特色蔬菜处在一种逐渐探究的开始时期,所以设备技术配套水平滞后。让特色蔬菜品种更换很慢,蔬菜市场新产品收益提高较慢,让省内蔬菜产业发展进度受到影响。

4.4 利益分配不公平

因为农业产品由栽种到丰收,然后大量大规模批发和提供商场需要,这属于一种健全的供应链过程,这整个过程中存在许多供应商和客户,各个层级都要求进行礼仪分配,若是利益分配不平均无法做到公平与合理。容易造成整体市场脱节,市场供给监管出现问题。经纪人与返校团队作用有一定的限制,蔬菜外销途径不是很广泛。

4.5 规模定位不清晰

因为具有特色的蔬菜产业由基本蔬菜产业到开始演变,这属于一类新的技术进步,其规模要做到逐渐增大,实际对当前水平角度看,特色蔬菜栽种规模无法达到要求,这种规模效益不是很准确。针对特色蔬菜种植把控很难,不能够合理评价与反馈特色蔬菜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

4.6 产品标准程度很低

一种良好的产品不但要求具有高质量要求,应该存在更好的售后服务水准,特色蔬菜加工和生产属于一种关键的环节,其容易影响到新品种在市场中的需要,之后特色蔬菜包装和售后地还需要形成标准,让产品总体标准化提高上去,更好的展现云南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扩大市场规模。

5 云南特色蔬菜现代化进步的策略

5.1 完善特色蔬菜的目标监管制度

增强各种组织和协调,确定激励政策,完善鼓励制度,实现目标监管,分级和分产业负责,政府单位、龙头企业、市场运营人员与栽种人员一起计划目前具有特色的蔬菜发展。

5.2 构建合作的新制度

云南要运用地区优势。和地区政府用优势互补和创新进作为根本原则。构建高水准和高技术的监管形式。努力迅速形成项目行政领导小组与技术小组,完成公司和基地和农户、蔬菜销售合作社和农户等很多运营模式。

5.3 增强科技者和农民科技培训

政府部门一定要培育具备战略眼光的监管、科学研究者和村名,能够运用很多方式的技术培训班提升其总体的科技意识与技能。此外,在培养具有特色蔬菜示范典型与提升人们素质着手。逐渐宣传温室集成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深入展现潜能,提高收益,紧跟特色蔬菜基底的培养。构建冬季和夏季特色蔬菜标准型生产示范地点,建立一种具备地区特征与品牌优势的高水准的典范,让现代特色蔬菜基底基地建设得更好。

5.4 注重安全环保

注重安全系统的建立,积极进行产前、产中与产后的安全监管,更好的提高蔬菜蔬菜标准性水准。做好特色蔬菜环境保护安全工作,用生产绿色蔬菜作为前提,努力改变只要求产量,不要求质量工作态度,增强蔬菜栽种的监管与检验环节,运用最新的科技飞速保证人们安全采购,让菜篮子项目绿色、环保、安全进入到人们的生活,确保消费人员的健康。

5.5 增强特色蔬菜市场供应能力

①要增强市场监管,展现平台的优点,科学指导村民种植、手艺好的特色蔬菜。②运用快捷信息。完善交易氛围,提高服务水准,将集散功能释放出来。③探究公平公正的价格制度,实施专门与准入机制。展现优质和优价,确保菜农的利益。④帮助专业运营与中介安排进步。激励支持特色蔬菜运营组织、贩销运销户与经纪人活跃流通市场,让新鲜蔬菜的绿色通道逐渐被打开。

5.6 积极构建创新基地

要把握我国构建现代化农业创新系统的历史机会。在地区构件具有特色的,将明履、技术创新与示范互相结合的试验基地,同时更好的展现实验基地进行示范与催化收益化。更好的展现其辐射引导功能。而且重视产后加工,举办很多方式的经济实体,结合小生产和大市场。郊区蔬菜地区人员密集、靠近城市、信息畅通,倡导一些人在种植蔬菜中抽离出来的专门做好卖菜。形成具有销售能力的集体,让城市蔬菜生产逐步发展。

6 云南温室大棚发展特征

6.1 发展地区比较集中

一般分配在滇中的昆明、玉溪、曲靖、大理、江河等州市,这种温室、大棚面积占云南省面积超过90%。

6.2 一般产业发展明确

应该将蔬菜等作物进行组织建设,其中蔬菜栽种面积占云南省的栽种面积的40%。

6.3 效益显著

大棚蔬菜每667m2就收入7 万~8 万元,这是露天经济效益的2~4 倍。

6.4 云南温室大棚目前的种类

云南地区温室大棚种类一般分成中小拱棚、塑料大棚、塑料连栋大棚与玻璃/PC 连栋温室,这之中要将塑料大棚与塑料连栋大棚为主体。

6.4.1 中小拱棚

将竹片、竹竿、钢筋或制定的玻璃纤维提高塑料杆等材料变为高度比1.5m 要小的圆拱形的结构,同时在圆拱形结构方面覆盖塑料薄膜种植材料叫做塑料小工棚。这种结构比较简单,适合大范围宣传和运用。小拱棚的跨度是2~4m,高度是1~2m,大部分都运用竹木作为骨架,用塑料薄膜与稻草等其余进行材料简单搭建,大多数是按照村民存在的土地大小进行就地建设,具有统一建立的准则。这种特征是制定简单、投资较少、操作便捷、管理更为便利。这种形式的特征不应该运用每种设备,同时劳动强度较大,抗灾能力很差,增产效果不够显著。一般要用在栽种蔬菜中。

6.4.2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是中国南方地区传统的温室园艺设施,这种结构运用的材料是有区别的,分成竹木构造、全竹构造、钢管构造、钢管设备结构和水泥构造。钢架大棚运用的是钢管构建大棚,当前普遍运用连接件代替焊接技术去固定钢管。整体而言,塑料大棚造价很低,这种跨度是6~8m,高度是2~3m。安装拆卸便捷,具有很好的透风性,运用时间很长,一般主要用在蔬菜种植方面。这种缺点为大棚种立柱太多,不应该展开机械化操作,预防灾害的能力很弱,通常不应让其进行越冬生产。

6.4.3 塑料连栋温室

塑料连栋温室要将钢架结构为主体,一般要在栽种蔬菜的时候运用。优势是运用时间较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够预防雨水、抗风等效果。自动化程度很高;这种温室的不足和玻璃/PC 板连栋温室相同,一次性投资很大,针对技术与监管水平的要求很高。通常状况下能够替代的玻璃/PC 板连栋温室,要运用到现代设备农业的示范与宣传。

6.4.4 玻璃/PC 板连栋温室

玻璃/PC 板连栋温室主要将透明玻璃或者PC 板当做覆盖的材料的温室,这种温室的框架是镀锌钢管,门窗结构、屋脊当做铝合金轻型材料,具备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特征,温室中分配保温、光照、通风与喷灌的设备,能够展开立体栽种,这是现代大型温室。这种优势是采光时间长短,抗风与抗逆能力强,一般会影响到建造成本哦太高。玻璃/PC 板连栋温室成本较高,投入也很高。

7 出现的问题

7.1 从政策方面看

7.1.1 政府有关单位缺乏多方面的监管

和温室大棚有关的由园艺、畜牧、水产等许多部门,出现很多监管的状况,这体制方面影响到温室大棚协调更好的发展,缺乏资金的投入,温室大棚标准性程度很低。

7.1.2 没有统一的标准

当前在云南地区,并没有颁布统一完事大棚准则。温室大棚选择的材料比较复杂、在设计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技术准则与规范,为具体操作带来许多不便。此外,大部分企业注重温室大棚主要结构与配套设施性能指标与质量,忽略了温室大棚整体性和各种配套产品的标准性。

7.2 在工程技术方面看

温室大棚科研投入不够,无法做到技术创新,乡村设备发展落后,设备特别简易,具有很差的控制能力,机械化自动化情况较低。云南设备装备滞后于温室大棚的进步,同时发展十分缓慢,和上海、江苏、北京、天津等地区比较有一定的差距,机具类别少、水平较低,性能还无法符合标准不能运用,比如机械栽种,和很多功能田园监管部门配套蔬菜种植的条播机、精密播种机、育苗机、种植机、穴栽机、嫁接机在云南地区开始起步。

8 结语

为将云南地区多熟蔬菜产业变成我国综合实力先进、品牌影响力大的产业目标。要将云南地区蔬菜新品种培育作为主体,在品种选择、配套安全有效种植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技术含量。

猜你喜欢
苋菜栽种苦瓜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吃苦瓜
夏季,适当吃一些苋菜!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咖喱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