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域高中建设 提高县中教育质量

2022-03-17 01:42姜忠勤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县域文化发展

姜忠勤

“县中兴,则县域教育兴;县中强,则全县民心安。”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县域高中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占比均超过50%,占据了半壁江山。县域高中承载着当地群众的“教育梦”,寄托着民众对教育改变命运的美好期盼,因此,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是教育领域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县中振兴”战略的重要节点。

但近年来,优秀的教育资源呈现向头部加速集中的趋势,特别是随着省会城市、地级市的扩张以及少数优质高中学校的明星效应和虹吸效应不断扩大,县域高中的教育生态失衡明显,事业发展受到阻滞。如何拯救县域高中,突破发展困局,已然迫在眉睫。近年来教育部每年都颁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相关通知,通过抓住优质生源的“牛耳”,快速遏制教育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为下阶段均衡化提升县域高中竞争力的治本之举提供思路和依据。

一、防止教育内卷,营造资源均衡、公平公正、有序高质的生态环境

“内卷”,在教育领域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无意义的消耗”,本来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但现在有时候可能是有波浪而不前进,有螺旋而难上升——这就是“内卷”形态。近几年,“县中困境”“县中突围”,甚至“县中坍塌”等扎眼、扎心的词经常见诸网络、报刊,成为教育领域热度始终不减的热点话题。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公共政策影响,县域高中优秀生源和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县域高中整体上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成为教育不公平、不均衡发展问题凸显的表征之一。而当地百姓对县域高中的期望没有变化,对心目中的县中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没有变化,导致县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某些“超级中学”跨区域提前选苗掐尖,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规律,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机制。而县域中学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反掐尖”应对措施,又使得普通高中的招生雪上加霜。

唯有对这种“内卷化”的功利教育行为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才有可能真正扭转县域高中教育的“内卷”局面。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从根源上解决“超级中学”跨区域争抢优质生源的问题,有效防止县域优质生源进一步流失,切实恢复或维护良好的区域教育教学生态,帮助县中突围、提质,真正促进城乡与区域教育公平、公正,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

二、紧扣时代脉搏,培养开放、进取、能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城乡发展水平不协调、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客观背景下,县域高中的学生难免存在眼界较窄、知识面相对封闭、批判性思维不足等弱项,但也孕育出独立自强、坚韧勇敢的内在精魂。只要能正视城乡差距,以昂霄耸壑的胸怀和永矢弗谖的决心,发挥教育主观能动性,就能有效补足短板,实现城乡高中教育的同台竞技。亚里士多德说:“教育活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培养具有美德的公民。”让学生精神浩瀚、想象活跃、心美体勤,便是我们永恒不渝的追求。

人工智能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弥合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鸿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县域中学可以借力互联网,创新教育方式,打造E+教育,将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互联网教育无缝对接,以“统一平台为基础,智慧课堂为核心,智慧管理为支撑,教师发展为引擎,优势发展为导向”,打破学习和教研的地域限制,弥补县域高中教学资源短缺弱项,助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最终建成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

通过校际合作,互通理念、互学经验、互鉴方法,实现优质资源的合作共享和增量发展。组织校际间师资层面的交流,激励教师不断实现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效能;组织学生层面的交流,促进学生拓宽视野,开拓思维、提高素养,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组织教育管理层面的交流,使教学管理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层次走出来,迈向人文管理、文化管理的更高进阶。

通过组织丰富的课余活动,如模拟联合国大会、政务实习、大型辩论赛等,塑造学生创新、自信、进取、担当的文化人格,提高学生应对多元、复杂格局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

三、传承优秀文化,涵养和合包容、有更高价值追求、永葆生命热情的文化人格

建好县域高中,提高县域高中教育质量,不但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口考入知名高校的机会,使其能在更高层次和更多领域反哺家乡的建设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虽然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物质形态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地域文化影响着学生特质差异的因素作用仍然十分明显。所以作为县域高中,重视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科教学的各个过程和环节,让高中学生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十分必要。

笔者所在的天台县位处依山近海的浙江中东部,是“和合文化”的发祥地,传承千年的“和合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质,塑造着精神的根柢——地域文化人格,为滋养县域高中文化立校提供了文化沃土。

研究本土民俗文化,就是研究学生最深层次的潜意识。笔者所在的学校既重视传承山的沉稳挺韧、涵蓄隽永,更重视突破文化的自我桎梏,汲取海的壮阔丰盈、灵动进取等互补元素,激发学生的意识潜能,使学生永葆追求更高人生价值的能力和热情,永葆诗意生活的精神空间。天台悠久的和合文化,若失去学校对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便只剩地域文化的形,而无文化的内核、基因与魂。

家庭和学校是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结构组织,学校要高度重视家校合力,建立家校协同机制,定期开展家长学习交流活动,使先进的教育理念扎根当地的民情、社情、文化之源,滋润县域高中发展的持久生命力。

四、注重教育公平,凝聚匠心,构建动态均衡、粲然可观的县域教育体系

雁行形态理论认为,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县域中学要长足发展,离不开全县幼儿园、小学、初中的通力合作,离不开县城中学内部良性竞争和合作,作为一个县的优质高中,更要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引领带动全县教育结构的圈层融合。

以优质学校为核心,以均衡发展为目标,推行全县大教研组制度。加强骨干教师业务培训,创新办学理念,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重构教师价值观体系,变横向沟通为多维互动,分析不同学段、不同学力学生的生长点、能力与素养提升点,落实教育的递进性目标,纵横交错、经纬交织,打通学习和教研的时空,实现天台教育区域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继续深入打造教育品牌和口碑效应,与当地经济、文化生态形成良性循环互助,引导教育的外溢、反哺效应,引领全县教育走上深层次内涵式发展之路。县域高中教育质量是全县人民评判县域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指标之一,更是关系到全县各方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因素。

管理学家汉迪说:“我们是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探索真理,在充满矛盾的道路上寻找出路。”我们处在一个教育改革的伟大时代,教育背后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以及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崛起。教育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实现教育的最高程度的和谐。“破立并举,优化教育生态,久久为功,赓续百年初心”,这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信念和使命。我们必须敏锐地觉察到时代的变化,破除旧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藩篱,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才能优化教育生态,重构教育格局,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猜你喜欢
县域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