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深学细悟百年党史的原则遵循

2022-03-17 04:05尹记远张继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党史

尹记远 张继慧

(昆明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群体,党史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核心内容,用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充分引领大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提升历史意识,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纲要”课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本质、突出核心要义,科学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遵循:

1 以史明理,坚持讲清历史进程与把握发展大势相统一

历史中蕴含着认识之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1]。

中国近现代史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细节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其核心内容。“纲要”课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站在更宏观的层面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发展背后的深刻逻辑,带领大学生走进历史深处,让其把党史置于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中去考察学习,在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探索和奋斗中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不断深化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教育引导其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明确历史来路、历史进路,认清历史发展大势,立足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始终把握历史发展主动,奋进新征程,开创新局面。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 以史增信,坚持讲清伟大斗争与坚定理想信念相统一

历史中蕴含着信仰之根。“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2],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实践的灵魂和凝聚、推动奋斗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

鸦片战争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族危亡之际,从50多名党员到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领导中国人民以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坚如磐石的崇高理想信念,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探索了从救国到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艰苦卓绝中一次次完成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纲要”课教学要跳出具体的历史事件本身,对历史进行融会贯通,善于运用历史变焦镜、思想透视镜、时代反光镜,努力从党的建立、兴旺、强大的百年风云中,从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从党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实践中,引领大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认识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信念和崇高信仰追求,就能攻克难关、创造奇迹,教育引导其反复体会党的苦难辉煌历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勇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始终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斗之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3 以史崇德,坚持讲清精神谱系与赓续红色血脉相统一

历史中蕴含着精神之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3]”

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兴。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之所以能够在腥风血雨中逆境重生,在历尽苦难后淬火成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特点鲜明的精神谱系和红色基因。从建党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到抗疫精神,一个个伟大精神照亮了我们的前进征途;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的雷锋,到“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的钟南山,一个个时代楷模为共产党人构筑起精神高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浓缩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成就了党的辉煌伟业,成为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和滋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最佳营养剂。“纲要”课教学要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紧扣时代发展步伐,讲好百年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同时,突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带领大学生走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以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润化其心灵,让其自觉接受一场深刻的红色思想洗礼,用这些跨越时空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其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树立迈进新征程的精气神。我们党已走过万水千山,未来仍需跋山涉水,我们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砥砺前行,就需要弘扬中国精神、需要弘扬英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要引导大学生从学习舍生忘死的革命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的过程中,铭记英雄、提升精神境界。

4 以史力行,坚持讲清人民情怀与启迪为民担当相统一

历史中蕴含着立场之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为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用鲜血和汗水写就的,“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5]”,百年发展中党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纲要”课教学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中国共产党以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还是战洪水、控疫情、决战脱贫攻坚,都一心为民造福,创造了世界奇迹。让大学生从学习中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弘扬担当精神,厚植为民情怀,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感悟越有艰难险阻,越是风高浪急,就越要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之中,依靠人民的力量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教育引导其树立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进而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同人民一起奋斗、前进、梦想,让青春亮丽、昂扬、无悔。

如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纲要”课应指导广大学生弄清当今所处的时代方位和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敢于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立足两个大局,投身复兴大业,时刻准备着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党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