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中情境的特征、类型与选用

2022-03-17 04:05蒋丽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教学模式

蒋丽琴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小芝镇中心校 浙江·台州 317011)

0 引言

中华文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不断地发展,并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印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教育领域,语文学科是备受重视的。尤其是识字教学,该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入门课程,是语文教育工作研究者十分重视的课题。并且随着现在其他文化的影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更加重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加之传统的识字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识字教学策略,重燃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1]。

1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1.1 开发学生智力

识字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乃至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石,识字教学是教师长期开展的教育工作,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慢慢积累。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通过手脑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识字教学也是学生对汉字发音以及字形和字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这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能够明白汉字的意思,更要辨别字形。识字的过程是对未知的汉字不断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在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思维始终保持一个相对活跃的状态,这对于学生智力开发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1.2 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学生进行识字的过程是对陌生的汉字不断认知的过程,教师开展识字教学的同时,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小学语文课时的容量,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学习来增加识字量。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学生就能够有效地进行阅读,不会再因为生字因素的阻碍,而使阅读教学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学生通过识字教学之后,可以对文本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2 识字教学的现状

2.1 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

在当前的识字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认为识字教学只是使学生认识汉字,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就可以了。这样,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依旧主宰课堂,学生机械学习,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识字教学效果不佳。识字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灵活地运用所认识的字,能用认识的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偏离了正轨,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践行不够[2]。

2.2 教学模式拘泥于传统,缺乏创新

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依然拘泥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并且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薄弱,对周边新奇的事物都充满着兴趣。但是在传统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会带领着同学们对生字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机械性记忆,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巩固,而忽略了课堂教学氛围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课堂教学模式单调乏味,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识字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语文基础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长期处于学习效率低下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识字能力培养策略

3.1 文字游戏教学,营造课堂氛围

在开展识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学习的对象是七八岁的低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一切的认知都处于低级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不高且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缺乏对事物的全面理解能力,加之学习本身的枯燥性,使小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活泼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将知识点通过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与传统的授课相比,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被带动起来,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凸显了学习效果。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探究出学生喜欢的游戏,并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

3.2 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更加强烈。”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识字教学中也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这也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首先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教师需要给学生肯定、鼓励,用良好的氛围给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学生在识字中互助合作,这样可以互相监督、检查,不仅解放了老师,还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先看,认清字形;其次,引导学生辨析字义,清楚字的含义;再次,要写一写,准确掌握;最后要用一用,加深对字的内涵的把握,这样学生基本上能够从各个方面把握所学字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3]。

3.3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喜欢动态图片的心理特点。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来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活动,能够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来强化记忆。教师通过多媒体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汉字的发音、字形、字义,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画面的印象比文字的印象更为深刻,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时,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汉字与相关的情景图片。

3.4 加强语文生字记忆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合作学习,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讨论探究性学习也能使学生记忆时间更长,对知识的印象也相对更深刻。由于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同,思维方向不同,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加深理解、思维互补,进而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3.5 家校合作,提升识字教学实效

学生的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习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巩固和提升学生在识字教学中的实效,需要寻找家庭的助力,家校共同育人。首先,老师要利用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的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特别是要给家长强调识字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家长的重视程度。同时,针对大部分家长对于教育不够专业的现实情况,给予家长在教育、引导学生方法上的建议,使家长有法可依,辅助学生的家庭自主学习。其次,要鼓励家长在家庭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识字、认字。汉字在我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与家长逛超市、商场,或者在路边行走,各类指示牌、广告等都是学生识字积累的素材,家长要利用好这些身边的素材,随时随地地引导学生识字,这样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识字的重要性,强化识字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提高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能够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对其他学科提供帮助。因此,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所肩负的教育责任。开展识字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意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各项教育策略,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4]。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