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自主阅读课堂的构建路径探究

2022-03-17 04:05王燕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古诗词文章语文

王燕娇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垂裕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0 引言

阅读技能掌握,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同时还能够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文章阅读,包括提炼重点、分析思想、总结知识点等,学生自行进行阅读学习,形成一种良好的知识汇总的习惯,这样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课文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发掘文章中的一些奥秘,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在这样的锻炼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提升,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快速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指导方法不够准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开始逐渐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散文、诗词、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在面对不同文章的阅读时,应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的文章中一些重点知识以及背后的深意[1]。但是,在实际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教师并未针对教材上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统一化的指导方式,导致学生在阅读不同文章时,容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思维逻辑被打乱,无法准确地总结出文章的实际含义以及重点知识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步阶段,正确引导和指导十分的关键,这也养成良好阅读技巧的重点阶段。小学阶段所接触到的散文较多,例如《桂花雨》《珍珠鸟》《搭石》等,然后则是古诗词,《示儿》《题临安邸》《已亥杂诗》《长相思》等。这两种类型的文章阅读存在有非常大的区别,通过散文阅读的形式进行古诗词的阅读,明显存在有不适应的情况。首先,古诗词中包含着大量的古言用词,散文则是白话文,语言用词上出现了较大的不同,但是文体形式也具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综合不同的文章形式,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促使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这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1.2 个人阅读时间不够

小学阶段的阅读学习主要集中在教材课本上,由教师带领进行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章讲述的具体内容以及阐述的主题思想。课堂一共40分钟,教师在讲解、指导时,主角则是教师,而学生在其中仅仅只是学习的被动者,这导致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不多,无法高效化地培养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无法提升个人的阅读能力[2]。例如,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长相思》这首诗词表达的是深厚的相思之情。但是,学生在初接触这首诗词时,并不了解这其中的含义,且其中所采用的表达形式,学生也没有过多的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讲解为主,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学生的自主性减弱,个人思考的时间缩短。这样的阅读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促使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依赖教师的每一次讲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的方式,将阅读学习的主角定义到学生身上,给予学生充足的个人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了解古诗词的含义,这样才能够在独立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产生个人的思考,加深对于重点知识的印象[3]。

1.3 学生的阅读量不够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于不断的积累,通过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以及阅读面,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一过程中,自身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快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要的阅读来自书本,其他的课外阅读相对较少,若仅仅只依靠书本来进行阅读量的拓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阅读量不够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学生阅读量拓展并不重视,重点关注在课本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导致大多数的小学生阅读量十分的有限[4]。另外,由于教师本身的不重视,使得课外经典读物的推荐也相对加少,学生的阅读面无法得到拓展,所有的阅读积累限制在书本当中。在当下的教育发展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是十分关键的工作,许多经典的读物,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课堂上学习到阅读技巧,来进行多方面的阅读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2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课堂构建

2.1 提高阅读指导的准确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区分好不同的文章类型,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正确且高效的阅读技巧。例如,在《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中,生动地描述了四季的变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四季之美》这篇文章从题目上就是获取到对应的信息,主要是讲述了一年中四季的变化。以这一个主题来延展自己的想象,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的四季之美是怎样的,都有哪些特色所在。在这样的阅读指导中,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然后则是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例如“作者笔下的四季有哪些变化?”“不同季节的特色在哪里?”等。这样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目标性,阅读完成后回答对应的问题,使得学生有所成就感。而对于古诗词的阅读,并不能采用同样的阅读方式,在古诗词中,语言的表达更加的含蓄化,许多用词也与白话文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教师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进行提前预习,通过工具书的辅助,加强古诗词中的表达理解,然后再以句段作为一个整体,来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掌握更多的古言表达方式。

2.2 提高学生个人的阅读时间

在一节语文课堂的开展中,时间规定为40分钟,为了能够将这40分钟的价值发挥最大化,教师要学会如何合理的安排,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给予学生充分的个人阅读时间,通过自我阅读、实践探索,提升个人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长相思》和《枫桥夜泊》这两篇古诗词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的翻阅,将古诗词中不懂的词进行翻译了解,然后再通读整个诗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古诗词所表达的真实含义。这两篇古诗词表达的情感不同,《长相思》是深厚相思之情,而《枫桥夜泊》则是深远的家国之忧。所以,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应当明确古诗词中的主调情绪,将自己带入到诗词中,切身体会作者的情绪变化,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诗词、诗句的理解。另外,古诗词的阅读理解需要慢慢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挥,充分表达自己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适当地教师进行相应的提醒和更正,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可以在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相互讨论、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成长。

2.3 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中,阅读量的拓展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对应的经典阅读书籍,让学生可以加强知识面的拓展,在其中得到快速地成长。针对小学阶段的经典阅读书籍推荐,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要适合学生的年龄段,不能够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和认知范围;第二是要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书籍,这样才能够辅助课堂教学的开展,有效、快速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唐诗三百首》《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布头奇遇记》《爱的教育》等。在《唐诗三百首》的阅读中,学生可以利用在课堂上掌握的阅读技巧,来进行诗词的自主学习,加深自己对于古诗词阅读技巧的掌握,这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阅读中,学生能够通过趣味性的寓言故事,懂得一些事实道理,引发个人的思想感悟,这对于学生道德观的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3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重点在于,通过文章的阅读,来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个人素养的提升。在当下的小学高段自主阅读课堂的构建中,可以从提高阅读指导的准确度、提高学生个人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古诗词文章语文
踏青古诗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