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话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03-17 07:24李孟阳
课外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法课文思维

李孟阳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镇中心小学,甘肃 庆阳 745000)

所谓对话教学法,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这里主要指师生对话。它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和联动性,是教师把握学情和掌握课堂教学效果所最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这里的对话教学法,正好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爱护的作用,更能够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也会在无形中对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培养。可见,对话教学法能够保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或真正的“牧者”。

一、对话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思维

对话教学法在小学,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诸多的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一节课上,从师生的第一次对话开始,对话教学法就已经开始发挥它的功效了。它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沉闷”模式和“独角戏”模式,一改往日语文教师演讲式的个人独白,以及强迫学生“做笔记、举手回答问题”等旧局面,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开启新的窗口。当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的讲解,而是变成了以学生动起来、学起来、思考起来为主的良好教学局面,学生的思维定式就没有了依赖,课堂知识也会变得有活性。师生互动、对话、交流,让学生获得了足够的自由表达的机会,这样的话,课堂气氛自然就变得活跃了。同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再加上教师与其他同学对话的启发,学生学习不仅会变得积极、主动,思维也会逐渐活跃起来。

(二)有利于良好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设

对话教学法最直接、最明显的效用就在于对学生积极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对教师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没有什么问题是对话解决不了的”,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同样如此。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去高效解决。在对话教学法主导的课堂上,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会变得浓厚,课堂参与度也被迫提高了,教师的授课热情只会增不会减。师生的课堂配合,发展得好,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学生表现积极,教师自然也会被带动起来,甚至会超常发挥。教师发挥越好,学生就越是积极、主动,这样师生双方都能够高度参与其中,教学环境好,学习氛围浓厚;与“教学”相关的工作,执行起来自然就高效且有序了。

(三)能够密切师生关系且让教师更容易把握学情

人和人之间离不开相互交流,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越交流越密切,越疏远越冷淡。师生之间,看似每天每节课都要见一面,但不交流的话,永远很难搞清楚对方在想什么。对话教学法就能够有效助力课堂教学,密切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就某个课堂问题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还可以顺便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精神状态、听课认真程度、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所以说,对话教学法除了有密切师生关系这一功用之外,还能让语文教师更好地去把握学情。当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时,思维有可能就会被打开、被发散,同时,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思考的不全面性就会被教师发现,自身学习的软肋也会暴露出来。这个过程,既是师生双方对话交流的过程,更是教师了解学情,改变今后或接下来的教学设计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课堂上亦是如此。

二、对话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执行策略

(一)精心备课,预设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情境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落实,都离不开教师课前充分而精心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要以为对话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和学生说说话、聊聊天那么简单;当然,对话教学法的课堂氛围就应该像说话聊天一样和谐轻松;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课前备课要求还是非常之高的。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之外,还要对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要在备课时,备学生、备学情;要提前预设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情境,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离奇古怪的问题和天马行空般的想法。同时,备课时,还要能将对话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其他意外情况提前想到,并有解决对策。只有备课扎实,才能够在课堂对话中做到从容淡定。

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教师准备要跟学生进行的对话台词有:“读了本文,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为何世人对圆明园有如此高的评价呢?”“走进圆明园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等,这是教师在备课时就提前设计好的问题,但是,教师还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一定得提前备好这些问题的所有可能出现的回答,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掌握,提前想好学生可能会说出的对话,以方便后面对话的顺畅、高效进行,方便教学重点的引入与点拨。

(二)善于发问,让对话教学在课堂中有落实

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是专注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专注于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过分注重语文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课堂表现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定要善于发问,采用对话教学法。只有当教师专注于课堂提问时,才能够有效落实课堂对话教学。这里所说的善于发问,并不是毫无原则、毫无条件、毫无准备地胡乱发问,也不是不求质量的连续发问,而是要通过发问,激起学生想要说话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跟教师就课文中的某个重点知识或内容进行有效、高质的对话,直到说出正确答案或将该问题解决。教师不仅要提前准备对话内容,更要临时发现问题,随时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引导并提示学生,理解并掌握重难点。

例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我就不断地发问,让学生在和我的对话过程中,走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学能力。我准备的对话是:“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还能想起荷花的样子吗?教师在这里也准备了几张荷花的图片,看完图片之后同学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的形状和颜色吗?课文中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的课文里出现了哪些词语呢?文中的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呢?‘冒出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些字,换了好不好,为什么,作者对荷花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我的这一连串发问,其实是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结合起来的,我说一句,学生对一句,这样一来二去的,学生课文也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内容也找到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也理解了。遇到个别较难的问题,我和同学们的对话时间就长一些,问得也更深入一些,与我对话的学生也多一些。通过我的发问,师生间的对话就形成了,教学氛围就变成了对话畅谈的氛围,学生的表现也很活跃;但实际上,教学任务已经在对话之中悄悄完成了。

(三)学会引导,提高课堂对话的条理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高效引导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让语文课堂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更具条理性,教师一定要学会引导学生,绝不能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自由畅谈与课文无关的内容。语文教师要紧扣课文,去与学生对话,并且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有一定的思路或被某个教学线索串联起来的,而不是随意发挥出来的。课堂对话的条理性,主要表现在师生对话的思路是否清晰,对话的问题是否环环相扣等。

比如教学《荷花》这一课时,从上课一开始的“荷花”图片展示,到师生进行对话,以及课程结束,这每一个步骤都是有思路、有条理的,都是贯穿在“荷花的美”这一条线索之下的。对话内容可以稍微游离于文本之外,但很快又会被教师引导着收回来,这就是对话教学法的魅力之所在。我和学生的对话是从谈论荷花的颜色和形状开始的,基本上后面的每一句对话,都离不开“荷花”;哪怕是对课文中的某些句子或关键字眼的分析,也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荷花之美,作者看荷花之详细。不管中间的对话是千条线,还是万条线,但只要有思路、有条理,课堂上的对话就永远不会显得凌乱,甚至是不知所云。

(四)明确主题,提高课堂对话的目的性

当然,所有的课堂对话,都应该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所进行的,不能有多个主题,也不能没有主题。小学语文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要切记这一点。明确主题,提高课堂对话的目的性,才能优化对话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哪怕是对课文中的基础性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回顾复习,通过对话展示出来,那也是有一定的目的的,不能让课堂对话毫无意义地进行。课前的基础知识的提问与对话,那是在对学过的知识的一种巩固与复习;课中对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深刻剖析,那是为了通过对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这些目的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

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笔者和学生的课堂对话主题就很明确,那就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这样的主题指引下,我和学生的课堂对话也是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和课文内容展开的。“从西洋楼的一片废墟中,你看到了什么?昔日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读完课文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你想到了什么?”这是师生对话中教师说的话,学生就会被引导着,从课文中发现今日圆明园与昔日圆明园的天壤之别,从而为失去这样的园林艺术瑰宝和那么多的无价之宝而产生强烈的痛惜之情,同时又有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在这两种情感的交织之下,教师继续深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被再次侵略?”学生很快就能想到“强大自身、国家强盛”等字眼,这就很自然地在课堂对话中升华了本课的主题。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增强了。

(五)注重创新,促进学生多元思维碰撞

对话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尤其是要让学生多元思维发生碰撞。那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对话时,就得注重创新,要通过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多元思维,来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话,让教师的思维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思维碰撞,在不同的思考方式之间合作探究,强化竞争。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话教学法的应用,给学生带去了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也间接地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思考活力,同时也促进了课堂教学进度。

例如,在《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教学中,我就创新性地发起了“推火车”式的课堂对话,由我开始说一句话,接下来全班所有同学都要准备对话,后面的同学可以回答前面任何一个同学的问题,与之产生对话关系。我是这样开始对话教学的:“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会怎样呢,会不会像课文中的主人公一样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下一个同学开始和我对话了,“会的,如果我变成了一棵树,可能我会和主人公一样,和许多的小动物和谐共处”,“不会,我变成树的话,我要想办法让树也动起来,要不然,我一动不动,那多无聊”。这名学生的答案,明显和其他学生的答案格格不入,但这正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体现。只有这些不一样的对话,才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才能与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思维发生碰撞,才能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在对话中成长。

总之,对话教学法如果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会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互动,活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法课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