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2022-03-17 13:54云南师范大学李长吉教授
惠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期情怀云南

(云南师范大学 李长吉教授)

一、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前提。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现象的高质量存在;二是教师教育事业的高质量推动;三是教师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对于不同区域来讲,高质量不只是一个标准,因为活动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如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其就需要不断地到村民家里去劝返辍学的孩子。在云南有一个说法,叫作“控辍保,强边固防”,它是强边固防政策的一个体现,这种活动的高质量,或者说这种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其所具备的能力肯定需要在学校里面来培养,培养这种能力的教师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所以在教师教育现象、事业和活动三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都反映出一个特点,即教师教育存在地方性或多样性。只有承认、认可教师教育的地方性或多样性的存在,才能够谈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否则就只有一二线城市的大学、师范院校,才能考虑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云南师大做了一些高质量发展地探索。

二、云南师大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五点努力。第一,公共课建设问题。云南师大在公共课程设置上与其他院校差不多,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严格地审查教师的课程大纲,注重要求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选修课类的要求,如在书写技能训练上,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常规的书写技能之外,还要学习民族特色的简笔画。另外,在公共课教学团队中设置了课程负责人,负责并监督教材的二次开发。

第二,卓越教师培养4+2模式的教育硕士培养问题。本来教育硕士是分散在各个二级学院的,后来进行了探索,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除了其他职能之外,把4+2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有几个方面与其他院校不同:一是在教育目的是上彰显教育情怀。因为学生毕业后必须扎根相应落后地区,所以彰显教育情怀在云南师大的教师教育工作中排在第一位。二是实习很特别。虽说是4+2的教师培养模式,但实际上是3.5+2.5的培养模式,即在第七学期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习地点是民族边疆地区的农村中学,条件非常差。在18个月的教育实习中,学生要入户访谈,写教学日志,形成专门的调研报告,以此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为他们扎根边疆提供思想和实践基础。在第九学期时,安排在昆明市优质中学见习。第十个学期,则在云南省最好的中学里进行18周的教育实习,以此提高学生的教育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能力。有了思想情怀和专业技能,他们便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此外,在实践体系中,云南师大的“双导师制”的教师类型,一类是边境县中学的老师,再加上城市中学的老师,另一类是云南师大的指导老师,总共有三个导师。

第三,教学教育实训问题。教学教育实训比较难,因为师范生数量多,占云南师大学生总数的47%。据此,云南师大建立了一个包括考核的内容、资源、虚拟实训等内容的平台,以方便学生在任何场地,包括在宿舍都可以做教学教育的自我训练。

第四,建立云南省教师教育联盟。2013年成立教师教育联盟,把云南省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集结在一起。做的主要事情包括三会(理事会、书记校长高峰论坛会和教务处长研讨会)、两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等)、一课题(省教科规划、省教科院联合批准把教师教育专项课题作为省级课题)、七共享等。经费由联盟院校承担,目前联盟还在不断扩充。

第五,教师培训问题。设立了“万名校长培训工作”项目,即通过5年时间对1万名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目的是培养出1万名能够胜任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的一批管理人才。在这个项目之后,又设计了“万名种子培训”,进行为期三个月或一个学期的全脱产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教师教育文化相对缺失的状况。

猜你喜欢
学期情怀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云南邀您来“吸氧”
赣鄱情怀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