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徽商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2022-03-17 19:34刘宁晖刘璟颉刘春安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徽商经商徽州

刘宁晖,刘璟颉,刘春安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徽商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融合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和优秀品格,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受益无穷的财富之源。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徽商精神,阐释徽商精神的时代价值内核,寻求新时代徽商精神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使徽商精神引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创业观,提升创业能力,从而助力于优秀创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徽商精神的形成

徽商又称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是徽州府(今安徽歙县)籍的商帮。古徽州府地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人口众多,山多地少,徽州人被迫外出,“藉经商以求富”。徽商大多小本起家,他们审时度势,灵活应变,明清时期称雄商界数百年,在民间具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美誉。

二、徽商精神的内涵

(一)“贾而好儒”的崇文精神

“贾而好儒”既是商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人完善自身品格的追求,既是徽商的一大特色,也是创造徽商辉煌历史的关键。“好儒”培养了徽商的文化自觉性,激发了徽商的读书欲望,提高了徽商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好儒”提高了徽商的道德修养,使徽商讲究“儒道经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好儒”让徽商醉心于文化,热衷于延师教子,捐资办学,振兴儒业,树立了诗书传家、富而好礼的优良家风。[1]

(二)吃苦耐劳的“徽骆驼”精神

古代的徽商敢于吃苦,勇于进取。“进取是经商之道”,穷则思变,徽商凭借其矢志千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徽骆驼”精神和精明、乐学、善干、锲而不舍等创业精神以及高超的经商艺术,创造了徽州的辉煌历史。

(三)大智若愚的诚信精神

古代徽商以德治商,恪守诚信。徽商恪守“诚信为本,以信接物,以利取义,仁心为重”的经商之道,[2]不贪图眼前小利,坚守商业道德,一以贯之地恪守诚信,因此获得了良好的信誉。

(四)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

古代的徽商具有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受程朱理学影响,徽商的家族观念和地域观念都很强,他们注重同乡情谊,结帮而出,以老带新,相互扶持,团结协作,并依托徽州会馆和商会,“以众帮众”,[3]从而减少了经商的困难,增加了经商的成功概率。徽州流传的“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亲好人”,说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徽商始终秉承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由此形成“商成帮,学成派,名人成群”[4]的徽州文化特征。

三、新时代徽商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徽商精神历久弥新。徽商在漫长的经商过程中形成了徽商精神,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在新时代,徽商精神凸显出现代价值,高校以徽商教育、徽商故事和徽商文化为载体,将徽商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利于拓宽教育路径,优化教育模式,[5]对于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具有很好的实效性。当今的教育从徽商精神中得到启发,可以概括为“三进”和“四模式”,这也是新时代徽商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一)“三进”

“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

1.进教材:以徽商精神教育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教育课程改革。高校可以提炼徽商的“贾而好儒”的崇文精神、吃苦耐劳的“徽骆驼”艰苦创业精神、大智若愚的诚信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山外有山”的开拓精神和“通权达变”的创新精神等,将其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材中,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在理论授课时突出案例教学的阐释功能和作用,以鲜活的案例教育与引导大学生,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更“实”更“活”更“新”,鼓励大学生在课堂教学外辅修徽商文化类网络通识课,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补充,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徽商的历史和徽商精神的内涵。

2.进课堂:以徽商的故事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古徽州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孕育出多位政治家、教育家和企业家,以胡雪岩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徽商家喻户晓。高校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徽商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计划和实践实习的全过程,[6]以“写故事、说故事、听故事”为主要内容,将徽商故事引入课堂,并且辅之以“徽商大讲堂”“徽商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讲好徽商故事。

3.进头脑:以徽商精神加强思维引导,提升教育的品质。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优秀的品质。高校可用徽商的优秀品质引领学生改变思想理念与行为方式,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徽商精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传承意义,将其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使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得以传承,在大学生中真正入脑入心,会使大学生体会到创业的乐趣及人生的价值所在。

(二)“四模式”

高校应将徽商的思变、进取、创新精神的内涵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制订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结构,结合高校的地域特色,积极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用徽商的创业品质和成功创业经验激励和鼓舞大学生创新创业。“四模式”即“渐进式”教育模式、“课堂教学+项目+团队”教育模式、“一体两翼”教育模式、“云技术平台”教育模式。

1.“渐进式”教育模式。“渐进式”教育模式即将徽商精神融入课堂创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创业实践培训中,循序渐进地为大学生普及创业意识,使大学生形成创业情感,具有创业行为,提升创业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2.“课堂教学+项目+团队”教育模式。“课堂教学+项目+团队”教育模式即通过“双导师”制、工作室项目研究工作等抓住创业教学与实践的关键环节,将徽商精神融入其中,改革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模式,将创业理论与创业精神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在课堂上学习创业基础理论知识,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创业团队。教师进行创业实践与指导,不断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的质量标准,使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3.“一体两翼”教育模式。“一体”是指“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体系。“两翼”是指专业知识培养体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一体两翼”教育模式即通过创业导师团队指导、创业孵化园区支持,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让入驻创业园的创业团队享受到创业孵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等一站式的“管家式”全方位服务,为践行徽商精神培育优质土壤。

4.“云技术平台”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教育信息化手段,通过创新教育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创新教学,智慧教育进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云时代。构建科研实践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基地,加强实践,提供多元化、多层次服务,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四、结语

徽商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将徽商的经营理念和经商哲学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利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讲好徽商故事,用徽商精神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够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学生具有敢于创业、乐于创业的品质,使精益、敬业、专注、创新的时代内涵得到深化,使高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猜你喜欢
徽商经商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从部队到经商,从员工到老板,从200万到2个亿,看好润刘爱民三十载奋斗史
徽州春雪
论“新徽商”的定义
徽州绿荫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