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2022-03-17 19:34叶曼雯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安全观辅导员国家

叶曼雯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国家安全不仅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也与社会安宁与个人发展紧密相连。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一线主力军,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责任,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响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的重要渠道[1]。聚焦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从辅导员视角探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中提高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与意识的新路径。

一、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捍卫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助力剂”。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动荡不稳的政治格局、加速演变的国际秩序皆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形势。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也应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中流砥柱。

2.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织密高校安全防护网的“压舱石”。国家安全与高校安全紧密相连、休戚与共。高校安全不可能脱离国家安全的这个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处于动荡的局势下,高校也难以独善其身。因而,国家安全是高校安全的重要保障,是高校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大环境。

3.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辅导员铸魂育人的必然要求。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面对变动不居的世界局势、严峻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培育胸怀家国情、砥砺报国行之时代新青年的题中要义。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不足

1.高校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而功利化的教育观念使得高校教师将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投入于专业课程教学中,而许多高校辅导员认为国家安全教育应当是军训教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与己无关,导致辅导员自身国家安全教育意识淡薄。且部分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仅限于使用展板、横幅、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难以达到国家安全意识入脑入心的效果。

2.“主渠道”与“主阵地”脱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二者相依相存、相辅相成[2],皆不可或缺。然而,目前许多高校仅重视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忽视了日常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造成课堂教育“主渠道”与日常教育“主阵地”脱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持久化、全面化、系统化机制,导致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收效甚微。

二、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修炼自我,夯实基础

1.提升知识储备,增强专业素养。面对国家安全新形势,辅导员要着眼发展大势,把握时代脉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一方面要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国家安全知识的补缺补漏和深入钻研。另一方面需紧跟时事动态,准确把握国内外安全发展态势,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深刻掌握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思想特点,助力国家安全知识、意识入脑入心。

2.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带头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之基。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把好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素养,提高自身政治定力和精神免疫力,当好青年学子的“引路人”,摆正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引导大学生自觉做好国家安全的有力“捍卫者”。

(二)强化教育,增强意识

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创造性地提出了 “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新理念,要求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深海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现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已成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3],贯彻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也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辅导员可充分利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契机,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充分把握专业特色,开展一系列内容充实、针对性和趣味性强的教育活动,丰富宣传载体,增强教育实效。

2.根植爱国情怀,涵养强国之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筑牢大学生思想防线的重中之重。只有为学生打好思想底色,才能将爱国之情根植于心、将强国之志外化于行。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了,对祖国的信心增强了,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错误思潮渗透的思想定力和抵抗力也将随之提高,进而汇聚成自觉维护祖国安全的强大力量。新形势下教育需有新方法。高校辅导员需在日常爱国主义教育中突出国家安全主题,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激发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例如将“国家安全”元素有效融入爱国主题班会、党日、团日活动,丰富创新活动形式载体,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热情度;牢牢把握国庆节、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教育契机,组织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和国家安全有关的法律知识。

3.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国家认同。坚定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其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国家认同感,是激励大学生把爱国热情化作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举措。辅导员需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讲好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国故事,深刻解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中华文化为什么强”等,用事实说话,用实例证明中华民族值得骄傲,中国人民值得敬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理应更加自信自强。

(三 )加强监管,把握导向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切实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牢牢把好舆论风向标,做好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

一是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丰富教育手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国家安全网络内容建设,利用新媒体加强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好国家安全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制作推介国家安全相关的音视频、网络文章等,创新传播载体,丰富国家安全教育形式和手段,弘扬维护国家安全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是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准确把握舆论导向。辅导员需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在各班、各个专业指定信息员,密切关注学生网络动态、日常思想状态。定期通过和任课老师、班干部、家长沟通交流,掌握学生思想状况,敏锐掌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解决,早纠偏”。同时加强对班级、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干部网络意识的培养,组建一支政治素质强、思想作风正、用网水平高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同时注重加强对党员学生的培训引导,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辅导员把好班级同学思想动向、班级内外舆论导向,及时有效遏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蔓延,营造清朗风正的网络氛围,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和力量。

三、结语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国家安全教育不仅仅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重要。只有“主渠道”与“主阵地”有效融合,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从“修炼自我”“强化教育”“加强监管”三方面着手,才能切实筑牢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织密高校国家安全防护网。

猜你喜欢
安全观辅导员国家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