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与发展趋向

2022-03-17 23:40夏献军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
环球市场 2022年3期
关键词:客体矛盾政治

夏献军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交往关系,让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伴随着历史境况发生明显变化,所面临的时代任务也有所不同,在思想观念上也与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期的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符合当前的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需求,而思想观念也可以直接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了各项矛盾发生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就“变”与“不变”的主旨进行辩证分析,把握时代脉搏,精准的判断新时期的矛盾内涵,使群众的思想观念处于正确的道路上,为日后的理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科学发展理念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产生对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发矛盾问题,刺激社会不断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直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因为过去的传统思政教育工作者掌握了正确的方向,才能让国家的建设越来越好,朝着笔直的道路前进。而当前面临的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阶段,在新时期,全新的矛盾问题出现,需要辩证的判断,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让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充分的显现,成为群众的正确指引。对于以下四方面的矛盾问题,本文展开了分析。

(一)主体与客体之间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任务由主体承担,由客体进行实现,主客体之间存在客观矛盾关系。早期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认知理念、教育水平和生活环境都存在着较大差距,所以在完成思政教育工作时也具有很大的不同。特殊时期,由于时代需求不同,主体需要发动群众,传授革命思想,与客体之间有着清晰界限。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者思想文化有所转变,社会的进步让新时期的人们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体能够更加主动的接受先进思想,从而也对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思想政治教育也表现出“双主体性”或“主体间性”,虽然矛盾问题仍然存在,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是主客体之间矛盾焦点有所迁移这一点却是社会公认的,并在以下四方面有所体现:首先,主体以客体为对象开展社会化教育,客体对自身个性特质加以保持,能够展现出它的实际作用;其次,主体试图开展一元化教育,而客体思想倾向存在多元化;再次,主体的思想体系稳定且完备,但客体思想是开放且变动的;最后,主体主动思想干预,但客体自愿选择是否接受等。在此类紧张关系下可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出现新的矛盾,这是新时期出现的全新特征,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二)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

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源于三个层面,一是战争年代对共产党思政工作经验加以总结所形成的经验性理论,将革命思想引入我国并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是由革命年代的经验总结而来,充分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本土化;二是思政学科设立所构建的理论,实际上是借鉴或移植道德学科理论或思想;三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构建的理论,以教材性专著或专著式教材为主要表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应相辅相成,相互存在且相互影响,才能够防范空洞或盲目的情况。但就实际来看,经验性理论在当今时代下虽然有效,但无法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二者经常出现偏差问题,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一是,根据对革命年代的经验总结,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时期,过去的革命经验虽然仍然具有闪光点,但是不能过于死守,要不断结合新时期应具备的先进理念,不断完善和优化,结合过去的优秀经验和现在的先进思想,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实现最终的持续前进的目标,尤其对于当今社会的年轻动力,要充分地考虑到新时代学生们的接受度问题,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坚定革命信念,还要满足年轻生命力在新时代的不断实践所产生的新的想法和好奇,要解决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从小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学科理论难以找准独特对象症结,在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探索过程中,要针对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要不断地丰富过去经验的成果,通过不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范本,将更加符合新时期需求的关键点加入其中,转变目前对于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收效不高的情况。在实际的教育中,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改变过去抓不住痛点的问题,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三是,在理论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缺乏一致性,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学生的课本只是进行知识的普及,难以发挥出实际价值和意义,也缺乏对于当今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仅缺少针对性,而且课本只是相对浅薄,不能深入地让学生理解,尤其实际发生问题时,教材上面的内容和知识在引导价值观念时,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从育人树人的角度来看,就更不能起到有效的价值,课程的学习过于浅显,还有待深入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逐渐改变现在对于课程的思考不足的现状。所以说,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解释与指导实践活动方面有所不足,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融合性不足,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能相互协调,导致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作用。

(三)诉求与境况之间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存在,是社会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助力,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有助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但当前社会价值诉求与现实情境之间存在冲突,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点,就是精神引导的需求与物的权威之间产生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超越物质利益而追求精神境界提升,因为最终社会的发展要按照思想观念的指引,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规律,尽管时代不断变迁,但是思想觉悟要跟上,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让思想成为不竭的源泉,但市场经济侧重于物质财富增长,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缺乏超越的理由,一味地追求精神财富,也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要给群众提供精神追求的理由,让精神力也成为一种财富的象征,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说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要达到一个平衡,二者相互扶持,相互促进,相互提供动力和支撑,才能让社会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新时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全新工作要求。第二点,不仅需要重视精神财富,还需要重点关注目前存在的矛盾问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制普遍存在着硬性教育的习惯,尤其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开展,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更加的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就形成了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它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教师为了追求考试成绩而去开展教学,或者是对于课本知识的前显内容开展教学,都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思想政治教师所不同的是,受教育者思想复杂,通常在学生阶段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年纪,而这一年纪的学生思想也逐渐开始走向成熟,这样的两种群体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对等,凸显出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人员之间的矛盾。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遵循国家的发展形式,让个人层面跟随国家的政治决策,了解全球的战略布局,让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也有针对性地进行,然而在社会生活中,思想问题更多显现出的是个人的小问题,这也凸显出了一个全新的矛盾点,小问题和大局观的矛盾问题。而不同的教育水平的人群对待不同的问题,也会产生差异性的看法,这也是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导致的,受到了不同教育水平的价值观念所影响,也会使判断不同,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点,矛盾还体现在一国诉求与全球化影响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强调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思政特色与道德文化特质鲜明,这就需要就全球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认真思考。

(四)手段与效果之间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先辈们探寻出诸多有效教育方式,在新时期要结合革命经验去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抗战时期“整风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忆苦思甜”等,促进了各阶段下历史人物的实现。而将革命时期的宝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将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亮点予以继续使用,不断改进和优化,应用到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来。随着社会境况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效果之间的矛盾逐渐表现出来,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点,过去的模式与现在新时期的矛盾问题,通过传统的经验总结可以发现,当时的口口相传,用图文的纸质报刊表现,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迸发的勃勃生机,让传统的思想观念水土不服,不能解决目前面对的新问题。第二点,面的教育与点中效果,所体现的正是新时期的不同层面的发展需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存在矛盾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重视细节化的教育引导,从而实现最终效果。第三点,短暂灌输与品格养成等方面的矛盾。归根到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可以具有正确的人格、积极向上的态度,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立竿见影的实现目标,这就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价值观念的输出,这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负担。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不免存在灌输性和训诫性,对于新一代群体来说,此种教育方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在学生属于青春叛逆期的阶段,生硬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成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爱,才能让受教育者真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良苦用心,也真正地起到树立人生观的作用,教育人而且影响人。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发展

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主体与客体之间矛盾从根本上来说是观念问题,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问题,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其形成历史条件是影响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不同命运下的国家发展任务与目标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需要明确历史责任与价值取向的不同。在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以凝聚人心为目标和任务,为社会变革提供力量,这就需要立足社会整体发展出发,以社会本位为基本理念。而在社会主义阶段,尽管根本目标仍是整体发展,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给予现实的人以引导,对其需要加以满足,进而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在现代化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拓展,以人为本以“人文关怀”为逻辑要求,就是关注现实的人,解放人类并追求自由。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强调给予心理疏导,落实人文关怀,关注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促进完善人格的塑造,保证其社会性,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因主客体矛盾而得以推动,就人文关怀路径加以探寻,有助于践行以人为本理念,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二)由概念逻辑向实践逻辑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存在一定历史因素与学科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新兴人文学科,具备概念演化逻辑与实践逻辑,也就是说,需要与科学理论相符合,并且要能够对现实加以关照,对未来进行引领。若概念演化逻辑与实践逻辑彼此不能够呼应,则极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协调起来,可从上下和虚实这两条路入手。也就是说,积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其价值与功能,立足主体角度探寻对客体的改造,并从客体角度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方法。与此同时,应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性质,应立足于现实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从实践出发,应用于实践并给予指导,确保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得到解决,并积极探寻新时期下具备应用方法论性质的理论,促进实践问题的解决,并推动实践的发展。

(三)由社会教化向人文关怀发展

就思想政治教育来看,诉求实际上就是精神生活的超越性,境况实际上就是物质生活的世俗性,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切实存在的。就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来看,是在世俗物质利益享受的基础上对思想道德境界加以追求,并且不再局限于个体感官欲望,而是关注社会理性整体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增长是主要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需要就物质生活世俗性与精神生活超越性加以协调。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以优胜劣汰为根本,受教育者生存于各种竞争中,关心并追逐自身物质利益,就不免存在物化之症,心存焦虑,感受到精神压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解放思想,给予引导,促使其保持心灵和谐,开展良性竞争,并谋得幸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就超越性问题加以透彻分析,才能够打造祥和精神家园,为心理障碍与思想困惑者提供帮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以人文关怀为方向,探寻合理路径,对教育客体的思想压力与精神痛苦加以缓解,确保客体能够提高认识、畅通思想、舒缓心情,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教化诉求与人文关怀诉求的协同落实。

(四)由简单灌输向多方渗透发展

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大多采取灌输方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以及共产主义信仰的深入,中国革命强大合力也随之形成。而在当今时代下,社会政治环境宽松,信息发达,多样化观念随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展现,灌输方式的适用性不足,这就需要转变思想价值理念,并且创新教育手段,实现多方渗透,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性,促进共情和共识的达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渗透中,应就已有技术方法加以深入研究,积累经验,比如运用成熟心理咨询方法和技术,或对网络平台加以广泛利用,以现代传媒手段为辅助,分析受教育者思想,对其思想症结加以消解,确保价值冲突得到化解,思想观念的认同得以实现。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复杂性,针对其中存在的矛盾,必须要加以合理分析,把握时代形势,积极更新理念,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找准发展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实践逻辑发展,落实人文关怀,实现多方渗透,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理想效果,更好地适应时代形势,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客体矛盾政治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