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敦煌套色版画对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2022-03-18 00:55巩倩雯齐思佳
天工 2022年15期
关键词:浮世绘版画敦煌

巩倩雯 齐思佳

海南大学

一、关于敦煌版画的出现文献综述

在马德的《敦煌版画的背景意义》中提到敦煌版画多为曹元忠时期的产物,而这一时期正是曹氏归义军政权的强盛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与周边各民族政权和睦相处,这就是敦煌版画出现和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在胡发强的《敦煌藏经洞出土雕版印刷品研究》一文中提到,随着数个世纪的不断开凿,到了五代曹氏归义军政权时期,石窟群崖面窟龛总数早已趋于饱和。正是由于石窟群崖面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修建新的窟龛,使版画作为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兴起,版画如同石窟一样,作为表达信仰的一种载体。由此可见,敦煌版画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二、敦煌版画与浮世绘的关系文献综述

在刘小秧的《中国版画与日本浮世绘的比较》一文中提到日本浮世绘的绘画套色技法、表现内容和文化内涵都受到中国版画的影响。郑建军的《敦煌版画将中国套色版画的历史提前了近千年》提出敦煌版画是考察中国版画艺术史的唯一源头,在五代时期,敦煌就已经开始实际运用套色版画,这些实物使我国套色版画的历史提前了七八百年。据了解,中国的套色版画是日本浮世绘的直接起源,可以说敦煌套色版画直接影响了浮世绘,且敦煌版画的彩色套印技术也曾被日本浮世绘大量借鉴和使用。如果没有敦煌版画瑰丽多彩的彩色套印技术,浮世绘又怎会达到全盛时期令人惊艳的绚丽色彩效果。

从艺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对中国民间版画和日本浮世绘进行比较,揭示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与中国传统版画之间的内在渊源,分析中国传统版画对浮世绘乃至日本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三、日本浮世绘版画如何衍生形成的文献综述

在周安平《由敦煌雕版佛画管窥中国古代版画的美术历史作用》一文中指出,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日本的文化以及艺术发展摆脱不了中国文化的影响,除了赖以生存的本土人文以及历史的发展外,日本美术都受到中国美术的影响。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中国版画美术的深入研究,又因为中国佛像版画和敦煌套色版画东渡对日本浮世绘的渗透,日本浮世绘艺术在中国古代雕版佛画和敦煌套色版画的影响下越来越偏向中国版画美术的版式和构图,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影响颇大。也正因如此,日本浮世绘成为广泛流传的艺术,也间接性地对19世纪的西方美术大师莫奈、梵高等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由此可见敦煌版画在中外美术史上具有值得追溯的不朽地位和价值。

四、关于敦煌版画对亚洲以及欧洲美术的间接影响文献综述

周安平《由敦煌雕版佛画管窥中国古代版画的美术历史作用》一文指出:“敦煌版画通过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的养分,才能获得新生的机运,不同文化间的时空交会,更能衍生新的面貌。东方艺术,特别是吸取过敦煌套色版画养分的日本浮世绘版画,直接推动了日本浮世绘的诞生,而浮世绘对欧美以及近现代艺术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力。”

在敦煌版画和日本浮世绘的对比研究中不难看出,没有敦煌版画的启迪,就不会有日本浮世绘这种艺术形式。周安平《由敦煌雕版佛画管窥中国古代版画的美术历史作用》提到浮世绘给19世纪中叶出现的印象主义画派中的部分代表画家带去了新的艺术思维和造型语言,王朝霞2005年的《敦煌版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报道中提到敦煌版画间接影响了西方的一批美术大师,如莫奈、惠斯勒、梵高等的创作技巧。特别是与19世纪西方艺术思潮重形式、轻写实、反传统及新时代应有新艺术的时代认知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敦煌版画在中外美术史上具有值得追溯的不朽地位和价值。并且从后期印象主义到马蒂斯的野兽派等都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这也反映了敦煌版画对欧洲美术的间接影响。探究其原因可知,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中,要将其他优秀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创新,在继承伟大的民族文化的同时把握好事物变化的规律,才能使我国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迈上新高度。

五、日本浮世绘对西方古典绘画的历史影响文献综述

很早以前,外国专家就已经初步针对日本的浮世绘作品给本国早期印象派绘画及其发展进程带来深远意义的社会人文影响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尤其着重研究日本的浮世绘艺术如何对本国早期乃至西方早期新画派美术发展过程带来如此重要、深刻的思想文化影响,同样的,中国的专家学者也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日本主义诸问题》一文由东京大学的高阶秀尔博士等所作,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因为日本本国学者进行的相关研究仍然是局限于某个层次,所以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便在此基础上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除了日本之外,其他各国关于日本浮世绘艺术的研究通常对日本浮世绘作品的主要画风内容和创作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例如,由英国的学者保罗·史密斯亲自撰写的论文《印象主义》和由美国的学者约翰·雷华德著述的著作《印象派绘画史》,对日本早期浮世绘的发展历程也有过一定的介绍。不过另外一些研究者更加独特,因为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从这个独特的角度针对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绘画带来的影响和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对于目前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中国的现代美术界,学者们还是侧重从这两个学术角度分析、研究日本前后的西方浮世绘艺术形式对西方早期古代绘画美术与创作带来的一些重大影响,一方面是对西方印象画派画家及其创作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与分析对早期西方的绘画美术和创作产生影响的一些重要作品。目前某些重要研究已经在国内外较有名的研究文章中有所体现,如李谋超的论文《从形似到神会——梵高对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的摹仿与超越》和陈芳的论文《莫奈绘画色彩的情感表达》等,都从美术理论研究与绘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入手,来研究和总结浮世绘艺术产生的不同效果。比如李谋超的文章针对梵高的画风、艺术风格等进行研究,然后再总结这些特点,并与日本浮世绘相结合。另一方面是从吸收东方艺术文化元素的研究角度进行的比较艺术研究,这一方面的许多研究者往往是把自己从日本时代的浮世绘画家中引申的联想应用到研究当代西方印象派画家,与钱磊等人恰恰相反。比如英国学者索理的著作《日本浮世绘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影响》,以及周潜所著的著作《浮世绘的风格特色与影响》等。日本浮世绘不断与西方文化相融合,这在东西方文化艺术史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除此之外,南京艺术学院的王蕾也撰写《论日本浮世绘对马奈绘画的影响》一文,并在论文中首次对日本浮世绘创作的时间、背景、条件进行了分析,然后从这个研究角度进一步分析并理解马奈先生的其他作品,从作品的画风、颜色等入手分析日本浮世绘对其造成的影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其画作中东方的感觉那么强烈。

除上文所述以外,很多学者都对日本浮世绘和西方绘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笔者通过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改变了之前的一些错误看法,避免了一些错误。

六、日本浮世绘精神内涵、文化内涵的研究

该研究是关于日本浮世绘艺术作品所要揭示的人文思想、精神内涵问题以及文化内涵问题所进行的一项系统理论研究。主要研究作品有吉田二所写的《浮世绘美》、刘建平的《浮士绘的启示》和刘平的《中国清代武戏年画与日本同期浮世绘武士绘之比较研究》等。在《中国清代武戏年画与日本同期浮世绘武士绘之比较研究》一文中,学者首先对日本的浮世绘作品中首次出现的武士绘形象做了比较认真的研究,文中除了对日本武士绘文化的产生源头等进行了深入的考查研究外,还从日本浮世绘文化中常见的武士绘人物形象的画风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还重点分析和论述了中国武士绘艺术中特有的思想、人生观、美学等。而另一篇短文《浮世绘与江户町人文化》同样是从中国历史艺术和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宋元明清的版画风格对西方浮世绘创作的影响。

七、针对浮世绘艺术形式的研究

四川大学的王潇莎的《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与日本浮世绘美人画之比较》和福建师范大学的练春海、李豫闽的《试论漳州木版年画与日本浮世绘的异同》等主要是从浮世绘的美术形态方面进行剖析。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与日本浮世绘美人画之比较》,这篇论文主要是从日本史学的新视角研究日本国的浮世绘艺术,并且对日本美人像等的历史起源进行了分析,然后又根据其画风等特征,对日本美人画的美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八、敦煌版画研究现状

在对敦煌版画进行研究之前,笔者针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笔者发现,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大力宣传以及中国很多人的文化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敦煌,但是关注的仅仅是敦煌遗址,而忽视了敦煌版画,针对敦煌版画的研究往往只有敦煌相关研究机构和专业研究人员。而且在这些研究中,很少有人从美术研究的角度对敦煌版画进行研究,敦煌版画大多时候只出现在论文的插图、论据中。所以针对敦煌版画的研究在国内仍然比较少,这就需要后续研究者进行相关完善。

针对敦煌版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向达先生撰写的《唐代刊书考》,该书第一次在文中引用了敦煌版画,它引用了《金刚经》的扉页画《祗树给孤独园》。后来,来自日本的松本荣一和菊竹淳一等学者都针对藏于日本、英国、法国等地的敦煌扉页画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敦煌版画的了解。

21世纪初,敦煌研究院成立了相关课题组,其成为研究这方面内容的单独机构。机构致力于对版画的考古、修复等进行研究,让人们感受到敦煌版画的美。敦煌版画由此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提起敦煌想到的不再只是壁画,还有版画,这都是这些年的研究成果。但针对敦煌版画的研究仍然较少,笔者检索相关论文时,发现的论文数量仍然较少,希望后续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完善这部分的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浮世绘版画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版画作品选登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