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2022-03-18 02:27周淑红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尼奥朱丽叶

周淑红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 甘肃 兰州 730207)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女性角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她们不同于传统的“新女性”,被称为“穿裙子的英雄”。《威尼斯商人》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莎士比亚极负盛名的经典剧作。两位女主人公都是“新女性”的典型人物。莎翁通过塑造这些女性形象,表达了自己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是自己的主宰力量,女性同样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地位。

一、鲍西娅与朱丽叶形象的异同

(一)外貌与个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原型是意大利的民间传说,故事发生在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型阶段,《威尼斯商人》的故事同样发生在这个时期。《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鲍西娅出身于富贵之家,是一个新兴的知识女性,有学识有风度,又继承了亡父的大笔财产,追求者众多。巴萨尼奥口中的她是“贝尔蒙特一位富家的嗣女,长得非常美貌,尤其值得称道的,她有非常卓越的德性”“四方的风从每一处海岸上带来了声名藉藉的求婚者”[1],可见其盛名在外。在鲍西娅本人还未出场时,读者就已经在心目中勾勒出一个美丽智慧的形象。与其相似,《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女主人公朱丽叶,也是一位生长在显赫家庭的大家闺秀。凯普莱特家族是维洛那城的两大家族之一。她还未满十四岁,充满青春的活力与朝气,以及少女天真浪漫的情怀。青年贵族帕里斯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她,罗密欧更是在宴会上对她一见钟情。形容她“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她皎然悬在暮天的颊上”“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像鸦群中一头白鸽蹁跹”。可以看出,朱丽叶的相貌也是十分出众,充满少女的灿烂纯真的魅力。

两位女性都是秀外慧中,但内在魅力侧重并不相同。鲍西娅从谈吐和行为上看得出受过良好的教育,机敏聪颖,充满智慧,善用策略,显得更加成熟,富有理性的魅力。她遵循父亲的遗愿,在三只分别为金制、银制和铅制的匣子中择一放入自己的画像,谁能选中放有画像的匣子,她就与谁成婚。在“三匣择婚”时,鲍西娅有意将自己的照片放在铅制的匣子里,预料到追求她的两位亲王浅薄无知,捉摸不到她的巧思。果然,摩洛哥亲王和阿拉贡亲王都自作聪明,选择错误,鲍西娅顺理成章地拒绝了他们。她又旁敲侧击,用歌词暗示自己爱慕的巴萨尼奥选择正确的匣子,既没有违反父亲的遗愿,又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在全剧最精彩的“一磅肉”案中,鲍西娅更是尽情展示她智慧与理性的风采,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护,巧妙利用法律的阐释空间,让不肯退让坚持报复安东尼奥的夏洛克进入了自己的语言圈套:“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她既帮助安东尼奥解了围,又使夏洛克为他的悭吝残忍付出了代价。

朱丽叶的形象更偏向于一个长在深闺、天真纯粹的少女,身上凸显出感性浪漫、真挚热情的人格魅力。宴会上,她对罗密欧一见倾心。朱丽叶的全部身心都被罗密欧所牵制,仿佛生命中只剩下热烈的爱情:“要是他已经结过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月夜与罗密欧互表情意时,更是愿意抛弃身份和家庭:“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了”。她追求爱情的决心坚定而纯粹;她秘密地与爱人结婚。在罗密欧被流放后,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假死追随他出城,最后为罗密欧殉情,这一系列行为都体现出她纯粹而热烈、至情至性的性格[2]。如果说鲍西娅是理性美的体现,那么朱丽叶就是感性美的代表。

(二)家庭与命运

两位女性都出身于名门,这也往往伴随着封建家庭的束缚和父权的控制。鲍西娅的父亲留下遗嘱,用父权的威力左右鲍西娅的婚姻。朱丽叶在未遇到罗密欧之前,父母就已经为她定下了与青年贵族帕里斯的婚约,而此时朱丽叶甚至从未见过这位追求者;在得知她与世仇对家的儿子罗密欧相爱后,更是百般阻挠,甚至将她软禁逼婚,辱骂她是“该死的小贱妇”“不孝的畜生”,放言“星期四给我到教堂里去,不然以后再也不要见我的面。……夫人,我们常常怨叹自己福薄,只生下这一个孩子;可是现在我才知道就是这一个已经太多了,总是家门不幸,出了这一个冤孽!不要脸的贱货!”“我是再也不会认你这个女儿的,你也别想我会分一点什么给你”,要对朱丽叶进行绝对的控制。凯普莱特专制、伪善、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丝毫不顾亲生女儿的自由意志,也无亲人温情可言,是封建势力和男性威权的代表。这致使朱丽叶别无他法,铤而走险假死出逃。鲍西娅与朱丽叶相比,虽然也受到家庭和父权的梗阻,“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箝制……不能选择,也不能拒绝”。但毕竟父亲已经亡故,不能控制她的行为,尚有转圜的余地,因此她凭借自己的聪慧和策略,巧妙地让巴萨尼奥选中了正确的匣子。而朱丽叶则没有这么幸运,家庭对她的掌控是直接的、强有力的,且这段恋情面临的挑战,不仅有家族的世仇、封建礼法的束缚、新旧社会力量的对抗,还有不可知的命运的捉弄,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摧毁这段美好的爱情。虽然她为了爱情不惜以身犯险,以死亡来伪装以逃出禁锢她的家庭,但最终阴差阳错,逃不过命运的无常,以悲剧收场。

(三)爱情与婚姻

面对爱情,两位女性都要求爱情婚姻的自由,执著而纯粹地追求真爱,不考虑世俗的其他因素。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人文主义的精神在她们身上闪光。鲍西娅厌恶贵族亲王的庸俗蠢笨,而唯独倾心于巴萨尼奥这位“文武双全的威尼斯人”,尽管他其实只是一个没落贵族、浪荡公子,还欠下了大笔债款,但鲍西娅钟情于他,并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巴萨尼奥能选择铅匣,也表明了他与那些俗气的贵族子弟确实有所不同,鲍西娅一颗芳心并未错付。朱丽叶更是大胆反抗封建婚姻,冲破了家族仇恨的藩篱,不顾对方的身份和姓名,只忠于爱情本身,在与罗密欧两情相悦后迅速请神父为两人见证,在教堂成婚。在罗密欧犯下杀人罪行被流放后,她依然一心追随他,坚决拒绝“出身高贵的绅士,又有家私,又年轻,又受过高尚的教育,正是人家说的十二分的人才”的帕里斯的求婚。但两人的爱情观是有差异的。鲍西娅对待爱情,不仅认识清晰,怀有美好憧憬;更具有主动性,在两人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主动为与巴萨尼奥的结合扫清障碍,挺身而出为巴萨尼奥的好友辩护渡过难关。巴萨尼奥与之相比,则显得有些被动,爱得也没有非常执著热烈,甚至暗暗怀有看中鲍西娅家产的私心。面对爱情,鲍西娅也能保持冷静和清醒,而非唯爱情即可,对另一半有忠贞不二的理智的要求。她要求追求她的亲王“要是选得不对,终身不再向任何女子求婚”,虽有故意刁难的意味,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她对待感情的“洁癖”,认为爱情是神圣不容亵渎的。在法庭辩护结束后,鲍西娅还特意保持着乔装的身份向巴萨尼奥索要自己送他的戒指,以此试探爱人对自己是否忠诚。而朱丽叶最初对于爱情是迷茫的,在母亲要为她安排婚姻时,她并没有意识到爱情的重大,也没有要自由追求自己的爱情、反抗媒妁之言的意识。面对父母安排的婚约,朱丽叶表示,“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一件荣誉”“要是我看见了他以后,能够发生好感,那么我是准备喜欢他的”。直到遇见罗密欧之后,她才触碰到真实的爱情,感受到爱情的重大与神圣。面对爱情,她全身心投入,因而也处于较为被动的、依附的位置,罗密欧是她感情的主导[3]。罗密欧自始至终都热烈纯粹地爱着她,她也将自己的身心和命运都交付给了爱人,以至于在没有罗密欧之时,她的生命也不再完整。罗密欧遭到流放,她也要跟随罗密欧死去,她也难独活。

对待爱情的态度,使得两位女性在爱情受阻时,都奋起反抗,与阻碍她们追求爱情的障碍作斗争。这不仅是爱情与家庭和社会的矛盾,更是封建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冲撞。鲍西娅的方式是自觉主动、婉转迂回的,靠智慧和谋略化解了父亲留下的难题与巴萨尼奥结合,得偿所愿。她依靠自身力量,男扮女装,为爱人的好友辩护。而朱丽叶则以一种直接的、情绪化的、带有自我牺牲色彩的方式与困难对峙。罗密欧被流放后,她无计可施,只能向神父寻求帮助,而且抱了死亡的决心,“要是一切办法都已用尽,我还有死这条路”;神父为她想了假死的主意后,尽管她也恐惧,“要是我在坟墓里醒了过来,罗密欧还没有到来把我救出去呢?这倒是很可怕的一点!那时我不是要在终年透不进一丝新鲜空气的地窖里活活闷死,等不到我的罗密欧到来吗?”。她也害怕死亡和长夜的恐怖,害怕古墓中阴森的气象,但她还是毅然地采纳了这一风险极大的建议。鲍西娅最终依靠她的智慧、策略与胆识,与爱人顺利地结合,爱人也经受住了她的考验,两人获得了圆满的结局。而朱丽叶在直接强硬的压迫和控制之下,尽管勇敢坚强地向爱而生,却最终没能逃过命运的捉弄,阴差阳错间与爱人生死错身,追随而去,为爱而死。相似的反抗姿态,两位女性却获得了完全相反的结局,令人唏嘘。

二、女性形象折射出的社会现实

(一)对封建权威的反抗

朱丽叶的形象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成长,她从一个懵懂天真、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执著追爱的女性,对爱情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也有了对封建婚姻和家庭权威的反抗意识[4]。是爱情的力量让她成长,成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新思想的勇敢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爱情的绝唱。

虽然都有反抗封建权威压迫的意识,但鲍西娅和朱丽叶的反抗都是不完全的、不彻底的。朱丽叶将全身心都奉献给了罗密欧而毫无怨言。鲍西娅虽然对父亲的遗嘱不满,却也没有直接地无视和违抗,而是迂回地采取计策,没有彻底的决心和勇气将其推翻。面对自己的爱人,她将自己摆在了一个低贱而卑微的位置,“我但愿我有无比的贤德、美貌、财产和亲友,好让我在您的心目中占据一个很高的位置。可是我这一身确实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不学无术、没有教养、缺少见识的女子……她有一颗柔顺的心灵,愿意把它奉献给您,听从您的指导,把您当作她的主人、她的统治者和她的君王。”[5]通过自我贬低和否定,她把巴萨尼奥推举到一个高高在上的地位,这表现出她向男权屈服妥协的另一面,体现出作品的时代局限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内核比较纯粹,完全围绕两人的爱情与命运展开,因而解读方式较为单一,阐释空间相对较小。相对应的,朱丽叶的形象也偏向特征化、平面化,简单纯粹,色彩单一而浓烈。《威尼斯商人》是喜剧,主题是多元化的,故事内容和内涵都更为丰富,鲍西娅与巴萨尼奥的爱情只是其中的一条线索,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复仇,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的友情都有各自展开的故事情节,夏洛克这个人物身上更有悲剧的色彩,因此该故事的解读角度更多,阐释空间更大,鲍西娅身上体现出的特质也更多元,层次更丰富,形象更复杂多面。

(二)女性觉醒与种族冲突

在法庭辩论一幕中,鲍西娅身上体现出了这一时期的新知识女性的觉醒和个性的追求,出现了男性化的特质。她利用男性身份获取面对法律的发言权,想要与男性平等竞争社会地位和话语权利,打破男权社会的权威与桎梏。她富有知识与智慧,时刻保持仪态与风度,在男权世界里追求自我个性发展的空间,比起男性丝毫不逊色[6]。虽然仍处在消解女性自我身份模仿男性的初期阶段,也已经十分难能可贵。

爱情之外的鲍西娅,在面对夏洛克时又体现出她凌厉的一面。她本意是为安东尼奥解围,按理只需要用文字圈套打破夏洛克的契约即可,但她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借此逼迫夏洛克放弃自己的信仰而改信基督教,否则就要处死他并没收他的财产,这与她宣称的慈悲并不相符。她在劝夏洛克放安东尼奥一马时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但却对夏洛克步步紧逼。她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自己对夏洛克所做的举动是正义的,因为夏洛克是犹太人、异教徒。她逼迫夏洛克放弃原有的信仰,事实上是带有宗教压迫和种族歧视色彩的行为,以现代的视角来看是值得批判的。这一情节使夏洛克这个人物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也给整个故事加入了悲剧的内涵。

三、结语

现实生活是无限丰富和复杂的。从时代背景看,欧洲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型阶段,宗教矛盾、王权统治、家族桎梏、女性地位等因素纠缠交织,对个体的人特别是女性的影响注定是多方面的。但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人物形象一旦确立,就具备了自己独特的走向。在莎士比亚戏剧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鲍西娅与朱丽叶两个形象有着诸多不同,却又有着相似的魅力,从而也注定了她们各自的命运和悲喜。这两个立体、丰满的“新女性”形象,可以用红玫瑰与白玫瑰比喻她们:鲍西娅优雅艳丽、知性聪慧如红玫瑰,朱丽叶天真纯洁、浪漫真挚如白玫瑰。她们都相信爱情,相信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相信女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地位。这些形象是莎翁所处时代的侧写,更与他所塑造的其他众多女性形象一起,构成了莎士比亚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莎士比亚把人文主义的理想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女性形象上,捍卫着女性的尊严和人格独立,反对夫权、父权对女性的压迫。这些敢于捍卫自己权利、追求自己幸福的女性形象,穿越了时空的局限,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和无限的光辉。

猜你喜欢
威尼斯商人尼奥朱丽叶
幸福的天使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现代美国街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雅克德罗邀请嘉娜·维什尼奥娃成为品牌形象大使
浅析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亲爱的,你太胖了
电影《威尼斯商人》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穆拉诺玻璃瓶,“威尼斯商人”的外衣
两句谱曲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