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考核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嵌入与实施

2022-03-18 02:27曹刘蕾季海燕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考核课程设计

刘 双,曹刘蕾,季海燕

(南通理工学院 a.机械工程学院; b.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2)

一、引言

信息化教学应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在线考核平台作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信息化教学革新中,还是在课程考核评价创新中,均具有极大的价值性和导向性。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中明确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中也明确指出:“要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要建设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合适、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与之相适应,需要建设人人可考、时时可考、更加便利、更加多元的在线考核平台,嵌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在“互联网+”的理念下,借助公共教育网络平台,在线考核由于弥补了传统考核效率低下、周期长的缺点[1],获得了极大发展。

二、与课程相对应的在线考核平台设计

在线考核平台是课程实施在线考核的载体。在线考核平台设计的优劣,不仅与课程在线考核的质效有直接正相关性,也影响着在线考核平台的使用率和平台后续建设投入的持续性。李海莲[2]认为教育的开放性需要考核平台的设计来实现,形成性考核平台的优化设计是当务之急;胡跃清[3]认为在线考核平台的设计应满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界面的美观性、操作的便捷性、良好的用户体验等要求。熊宗杨、薛学斌等[4]采用B/S的交互技术,设计了涵盖在线考试、成绩统计、试卷分析等功能的过程化在线考试系统。综合来看,课程的在线考核平台设计主要需从理念、流程性、结构性等三个方面做好规划与部署。

理念是平台设计的先导[5]。就在线考核平台设计的理念而言,没有科学理念,就不会有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平台。对此,首先要明确考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6]。此外,谢毅敏[7]认为在线考核平台设计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开展网上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种交流与评价方式。总体而言,在线考核平台的设计应以学生为本,把握学生在线学习习惯和兴趣的脉搏,把住在线考核平台设计的专业性、目标性,从学校、学习、学生的“三学”视域出发,采取“为学而考”的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学考交互、教学混合”的巧妙构思和校本化、人性化的精准设计,实现学校与学生、平台与课程、学习与考核的有力衔接。从课程层面而言,在线考核平台应突出课程性,其理论与技能要详实具体,精准且有深度,相比较于其他搜索引擎及综合性网站,其知识的获取应更快捷、更准确、更有说服力,技能的展示更有针对性、更具示范性、更显现实价值。这既是在线考核平台作为学习平台的基本要义,更是在线考核平台与课程教学实现有效衔接的根本保障。

就在线考核平台设计的流程性而言,首先是流程计划制定和查询实施。考核计划流程中的计划制定和管理员对整个考试计划的实施查询,是整个在线考核平台的重要模块,是整个在线考核过程实施的首要前提[8]。在线考核平台的考核计划流程应避免程式化、线性化,提升开放性、互动性、协同性,提供多人、多地、多模式、多通道、多层次的考核计划。在平台考核资源的获取上,要有一定的门禁,使平台使用者有较好的课程认同感,避免平台“塞车”或信息资源的无意义共享,提高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师授课的主导性。在考核模式上,要保持适当的灵活性,提供一定程度的定制化、专门化考核,满足不同学习目的、不同考核要求的群体需要。在考核中,要进行考核过程免打扰和高阶可介入设计,使整个考核流程平稳可控。同时应设置考核小助手,提供考核暂停、考核加速、考核消隐、考核申诉等功能和指引,实时以资讯、短信、语音等方式提醒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必要的第三方,以公平公正的考核取信于学生,保证考核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就在线考核平台设计的结构性而言,分为物理结构、板块结构、结构关联及拓展等多个层面。在物理结构层面,一般分为小型的扁平式物理结构和大型的树形物理结构。前者引擎搜索便捷,后者目录明晰且存储方便。程建钢、韩锡斌等[9]设计的“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采用显示/逻辑/数据处理分离的三层技术架构模型,采用JSP与XML进行基于模板的灵活输出。在板块结构层面,一般将在线考核平台划分为题型设置、试卷管理、评分评价、留言通告等多个区块。在结构关联及拓展层面,要考虑在线考核平台与课程大纲、教辅教材、技术技能及泛专业领域知识等多维关联,以及其应用环境的适应性、用户负载的伸缩性、平台二次开发的可扩展性等。此外,在线考核平台设计还要考虑知识结构体系及知识广度、指标考核体系及指标要求等诸多因素,其设计的共同核心在于在线考核平台的题库建设,这是在线考核实施的基础。应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不同,以及前后课程知识衔接的需要,采取螺旋式推进方式进行多重、多类梯度化题库开发。应通过题库的不断更新和灵活拆分组合,满足形式多样的在线考核需求。

三、在线考核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嵌入

课程教学中,实时引入在线考核平台,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又能依据学生学习质量的检验开展知识的查漏补缺及再学习。但在线考核平台在课程教学的嵌入与实施,应注意把握好课程情境和相应的嵌入时机。例如,在视频播放、软件仿真等情形使用在线考核平台,容易引发数据冲突下的网络卡顿、电脑蓝屏等故障,浪费课堂时间且得不偿失。在线考核平台的嵌入,不应是为了嵌入而嵌入,而应是为了教与学而嵌入,实现教与学的协同,做好教与学的调控,提高教的价值和学的质量。

在线考核应以服务课程、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的更为多样、更为鲜活、更为切合教育新形势的模式和方法贯穿并融入学习的全过程。以一堂课的课首、课中、课尾三个阶段而言,在线考核设于课首,有助于温习、复习情况的掌握,做到课程教学有的放矢;在线考核置于课中,有助于转换教学模式,调节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在线考核留于课尾,有助于教师教学的持续性改进,促进学生课下持续性自学互学。在线考核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嵌入及实施,需要做到“五个一”,即平台一键即入、知识一搜即得、测试一点即成、成绩一查即知、反馈一评即达。“五个一”的在线考核平台应植根于实时化、数据化的智能终端,构筑于知识库、试题库的基础之上。

以嵌入时间长短而言,在线考核平台在课程中的嵌入分为五分钟以内的短时嵌入和十分钟以上的长时嵌入两种。短时嵌入主要是为了教学中进行考核案例资源引用、教学实效即时考查、课程学习积极性调动,以及教学模式场景的切换等。因需登录在线考核平台,为提高课程教学的流畅性,应提前打开相应的平台并完成相应的考核设置,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时效性。短时嵌入可与手机等移动终端关联,达到推送与互动的效果。长时嵌入主要是为了阶段性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活动持续改进,以及教学革新等有益探索,分为随堂知识考查、阶段学习测试和期末综合考核等形式。长时嵌入应提前进行规划并发布通知,完善嵌入及退出机制、落实考核设置与调试等。还要对在线考核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形成教学改进的指引。短时嵌入应突出在线考核平台的资源性价值和交互性时效,长时嵌入要突出在线考核不同于闭卷笔试、技能实操等线下考核形式的优势和平台软件数据分析的功能。

四、在线考核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考核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促进课程教学高质量开展的有效手段,在线考核同样如此。在线考核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不仅增强了课程教与学的活力,而且使得课程教学对常规课程模式和固有教学态势的颠覆极具可操作性。除了适用于混合教学、翻转课堂之外,在线考核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亦不失为课上课下一体化教学理念得以实施的一大有效策略。把课上、课下的在线考核纳入到课程实施全过程,通过拟定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等加以具体实施。在具体实施中,课下的在线考核允许学考交替,支持知识盲点的碎片化学习,支持温习、复习等形式于在线考核平台的再开展,拓展学生相互交流以及教师答疑解惑的通道等;课上的在线考核允许学考协同,支持重难点知识标记及强化教学应用提醒,允许小组协同下的课堂互动,支持课下重复性考核,以及考核难易度调整等,都是在线考核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的方式。

在线考核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应充分借助在线考核的灵活性、可重复性、可回溯性、时空跨越性和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在线考核对教与学的边界弥合,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围绕“为学而考”的考核服务理念,打造与课程教学相互贯通的全方位、全场景、全过程的无缝学习环境,以考核学习空间的形式呈现。将在线考核及在线考核平台的应用嵌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实现更为高效且精准的目标导向性学习和课堂学习的课下延伸与持续。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度和教学效果,可利用在线考核平台进行学生学习与考核的回溯;可借助在线平台统计分析功能掌握温习、复习及再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的调整及优化;可通过在线考核中疑难点问题的针对性讲解,凸显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彰显单位时间教学的价值。为促进学生课后的持续性学习和学习质量的提升,可将学生课下利用在线考核平台学习数据纳入课程考核指标体系,适当增加过程性考核的分值比重;可依托在线考核平台,开展平台应用讲座、课程知识竞赛、专业前沿研究报告等方式,促进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及参与性学习。此外,在线考核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还应体现于在线考核系统化与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建设上,通过构建课程专家系统,对在线考核在课程教学的全方位嵌入进行实时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方略,做到“教有所学、学有所考、考有所用”的真正“有用之教学”。

五、在线考核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试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各类网络学习平台的涌现,为在线考核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依据新时代高校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客观规律,笔者就个人所主讲“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线考核平台进行了多年持续性建设。鉴于“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专业性、创新性,笔者整合课程组师资,组建由专任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创新创业导师,以及企业产品设计开发人员等组成的在线考核平台建设小组。从课程的知识面、学生的学情面、知识的应用面、师资的职能面、社会的需求面等角度出发,拟定课程在线考核平台的建设框架,设定课程知识的难易程度和优先等级,择定在线考核的考核形式与考核指标,确定课程在线考核平台的总体建设方案,确定相应的建设计划并责任到人,最后交由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

在课程在线考核平台总体建设上,采取资源建设与平台建设同步的策略,即学习资源库、试题资源库等资源的收集整理、优化整合、细化分类,与在线考核的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流程、考核反馈等平台的顶层架构、中层布局、底层实施相同步。实现在线考核平台与具体专业课程在知识体系、学习认知、教与学的实施相一致,达到在线考核与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上相统一。按照“课赛结合”的定位,做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目标和常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能力培养目标相衔接,在知识体系层面,从课程核心的基础知识向常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泛专业知识的扩展延伸;在习惯认知层面,采取课程专业知识考核与常规知识竞赛相结合的模式;在总体建设与持续完善层面,采取集中与分散、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赋予在线考核平台建设充分灵活性。

在课程在线考核平台的具体实施中,“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构建以资源库、试题库等为依托的在线考核平台。在考核评价上,采取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的形成性考核模式,强调知识的平时学习与积累[10];在考核数据分析上,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诊断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因材施教[1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在线考核随堂嵌入的办法,一般置于第一节的课尾或第二节课的课首,用于强化一、二节课教与学的重难点、关联性与关注度,作为教学的一种惯常模式,将学生随堂在线考核表现及考核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期末终结性考核上,采取机房全监控、集中化在线作答的考试方式,参考机械工程师认证考试的题型形式,设定题型要求与难易度,由试题库随机组卷或人工自主选题。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随堂在线考核,还是期末在线考试,都应严格执行依据不同考核要求所制定的考核规则,以免考核流于形式而影响考核目标的阶段达成度。针对期末在线考试不理想的情况,其后课程在线考核平台规定学时的自主学习经认定后(课程教学结束后至学期结束前的阶段),允许学生申请二次考试。具体操作程序为经教务管理部门同意、信息化中心认可、二级学院组织、学科专业教师参与,可再次举行期末在线考试,其成绩以历次成绩的最高分为准。

经过在线考核平台“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试点,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较大发挥,学生怠惰情绪得到有效遏制;传统考核中存在的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形式唯一、考核评价不统一等现象[12]得到有效解决。学生课余持续性学习的动力明显增强,后课程阶段阶段是指课程教学结束后至学期结束前的阶段,在此阶段,自主学习及申请重复考试的积极性十分踊跃,课程的及格率和各项成绩指标均有较为显著提升。总体看来,通过在线考核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有意识、有方向、有主观能动意愿的学习逐渐增多,课程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技能更为娴熟,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感明显增强。

六、结语

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与学习方式,同时也推动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变革与课程教学的不断创新。在线考核平台既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课程教学信息化开展的一种重要且有力的途径,对于发挥师资与技术各自优势,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赋能,有一定意义与价值。“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线考核平台的建设,不仅为课程教学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条件,通过课程教学中的嵌入及实施,还有效提升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使得课程综合评价形式和期末考核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更为重要的是,在线考核平台不仅弥合了教与学的缝隙,成为教与学的有力工具,增强了师生之间有意识的教学交流与持续改进,而且延伸了后课程阶段学生对课程的持续性学习,为学生持续性深度学习提供了一个可供提升及检验的平台。

猜你喜欢
考核课程设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