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022-03-18 03:36恩格斯
领导月读 2022年8期
关键词:两极化对立面界线

恩格斯

僵硬和固定的界线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甚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界线也不再是固定的了,鱼和两栖动物之间的界线也是一样。鸟和爬行动物之间的界线正日益消失。细颚龙和始祖鸟之间只缺少几个中间环节,而有牙齿的鸟喙在两半球都出现了。“非此即彼!”是越来越不够用了。在低等动物中,个体的概念简直不能严格地确定。不仅就这一动物是个体还是群体这一问题来说是如此,而且就进化过程中何时一个个体终止而另一个个体(“褓母虫体”)开始这一问题来说也是如此。——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转移,对自然观的这样的发展阶段来说,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不再够用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同样不承认什么僵硬和固定的界线,不承认什么普遍绝对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转移,除了“非此即彼!”,又在恰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使对立的各方相互联系起来。这样的辩证思维方法是唯一在最高程度上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当然,对于日常应用,对于科学上的细小研究,形而上学的范畴仍然是有效的。

知性的思维规定的对立性:两极化。正如电、磁等等出现两极化,在对立中运动一样,思想也是如此。正如在涉及电、磁等等的时候不能固执片面性,而且也没有一位自然科学家想这样做,同样,对于思想来说也是如此。

两极性。把一块磁石切断,中性的中央便两极化,但是原先的两极仍旧不变。相反,把一条蠕虫切断,它的正极仍保持着一个摄取食物的口,而另一端则形成一个新的负极,上面有排泄废物的肛门;但是原先的负极(肛门)现在变成了正极,即变成了口,而带伤的一端形成为新的肛门或负极。这就是正转化为负。

【题解】

本文选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的《辩证法作为科学》,标题为编者所拟。《自然辩证法》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本文主要介绍矛盾对立的双方并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认知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截然不同,孤立、静止、片面地考察问题,得出“非此即彼”的结论是必然的;联系、发展、全面地考察问题,才可能超越“非此即彼”的认知偏见,并“在恰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正所谓,在对立面统一中把握对立面。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并相互统一于矛盾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运动变化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矛盾的主次地位、主次方面会适时发生转化,而且在旧的矛盾双方达到更高阶段的统一之时,新的矛盾已然孕育并不断向前运动了。

但是,恩格斯所说的“亦此亦彼”之“恰当的地方”究竟何在?这就必须进一步深入考察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条件。就好比,恩格斯举的磁铁的例子,没有“把一块磁铁切断”的条件,就不会有两极的转化。自然界矛盾转化如此,社会发展领域的矛盾转化同样如此。就比如,中华民族由弱到强之转化的必然趋势之所以得以塑造,便在于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等一系列具体实践条件的创造。如此,民族复兴不可逆转之趋势便将在实践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获得其真理性。

随笔:

合理地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猜你喜欢
两极化对立面界线
The Beasts Within
有界线性算子的Drazin逆的逆序律
网络作家正在“两极化”
恐惧的对立面
如何处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
“相爱想杀”和“粉转黑”英文怎么说
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意见
2015年1~11月,随车起重运输车两极化发展日趋明显
婚姻的智慧,是分寸和界线
我是零